張芮瑜
周六上午的作文課上,老師說要帶著我們做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你來比劃我來猜”。一說玩兒游戲,同學們的熱情立即被點燃了,興奮地聽從老師的安排,一個個臉上都洋溢著掩蓋不住的喜悅。
老師讓班里的8位同學通過抽簽分成4組:我和好朋友井思彤被分到A組。游戲規則這樣的:每組會分到15個詞語,其中一位同學通過動作和語言來描述看到的詞語,但不能出現詞語中的任何一個字,另一位同學來猜。不限時間,猜出詞語最多的一組獲勝。一切準備就緒,游戲就開始了。
第一個上場的就是我和井思彤,我來比劃井思彤來猜。因為沒有前車之鑒,所以很緊張。游戲開始了,我看到的第一個詞是“西瓜”,簡單!心里甭提多開心了。“黑色的皮。”“黑人。”“不是,是一種瓜……”話一出口,就被老師無情地提示犯規。我一吐舌頭,完蛋了!這么簡單的一個詞語被浪費掉了。悔之晚矣,我腦門上的汗就出來了。
我小心翼翼地比劃著下面的詞語。我指了指自己的外套:“這是什么?”“衣服。”“對!你早上起床要干什么?”我用手在臉上比劃一下。“洗臉。”“對!”當我看到“張牙舞爪”這個成語的時候,心里沒底了。我張大嘴巴,指指牙齒,原地轉了一圈,最后伸出雙手,井思彤一頭霧水,不知道我在做什么,我急得重復了一遍動作,她依然是一臉茫然,我只能氣急敗壞地喊“過過過……”痛失一分。最后,我們組只猜對了6個。我心里默默祈禱,其他組可不要表現太好呀,阿彌陀佛!
B組上場了。有了我們A組的寶貴經驗,他們表現起來順風順水,一舉拿下了9分。我和井思彤伸伸舌頭,表示認栽。C組遇到了一個詞“奧特曼”,小強同學像打拳一樣在原地蹦跳,搭檔小希不假思索地說:“武術。”“不是,就是,就是嘀……”“打架?”“不是,就是那個……”小強急得面紅耳赤,就是想不到合適語言。我在心里想:“你說打怪獸小希不就猜出來了嗎?”想到這,我立馬捂著嘴,天機不可泄露。最后他們還是放棄了。歐耶!
游戲在緊張和歡笑中進行,最終D組以10分贏得了冠軍。我稍微有點失落。但是老師跟我們說,誰輸誰贏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這次游戲,我們發現自己的表達能力和反應能力很欠缺,需要努力提高。同時,團隊之間的默契也需要慢慢培養。最關鍵的是,通過這次游戲我們收獲了快樂。是呀!雖然我們組輸了,但是依然收獲滿滿。我一定吸取經驗,期待在以后獲得更好的名次。
【作者通聯:鄭州市管城區外國語小學五(三)班】(輔導老師王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