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麗君
摘要:跟隨改革開放的腳步,我國的市場經濟也在不斷發展,而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國有企業占著主體位置。在國資委的監管體制下,國有企業的審計工作也在穩步向前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內部風險也逐漸暴露出來。國有企業的內部風險問題是急需解決的。本文主要分析當前國有企業存在的審計風險,并提出幾點審計風險防范措施。
關鍵詞:國有企業;審計風險;防范措施
1.國有企業審計工作進行的意義
對于一個國有企業來說,審計工作的進行能促進企業的規范發展,從而改善企業的經營狀況,對國有企業的工作進行更好的管理。在審計工作中,能及時發現企業的內部管理缺陷,對于問題所在及時進行處理,還能對企業的發展狀況進行及時地監督,保證一個企業發展的健康性;除此之外,還能對企業的資金狀況進行管理,保證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對此,國有企業應重視審計工作的地位,對審計工作的風險進行及時處理,保證國有企業在國家中的主體地位。
2.國資委監管體制下國有企業中的審計風險
2.1審計風險之國資委的雙重身份
在我國,國資委既代表國家部門行使所有權,又代表政府部門行使管理權。因為這個特殊的原因,導致國資委在進行監管過程中,所行使的職權往往代表了兩方面的內容,因此在國有企業的審計過程就可能出現風險。大家都知道,在企業的財務決算中出現的假賬行為,或者是在審計工作的程序與內容上出現嚴重的缺陷,國資委應按規定進行處理,停止其審計工作的繼續進行。同時國資委作為企業管理部門,在企業審計工作的進行過程中,要及時對審計工作的進行情況和審計結果的正確性進行監督。所以,國資委對國有企業的審計工作既有檢查處理的職責又有進行監督的義務,這樣在進行管理過程中就有可能出現檢查處理與監督過程的風險。
2.2審計風險之企業的假賬行為
近年來,國家對各行各業都進行了規范性的要求,通過各種政策來對企業的經營成果進行判定。各個企業為了向政府和人民展示自己的經營成果,在財務結算過程中就很有可能上報虛假信息,通過做假賬展示自己的實力。在我國,一個地區企業的發展往往能帶動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時也展示了當地政府和企業的實力,個別企業為了凸顯自己的實力,更可能去記錄虛假信息,從而就難以進行審計的順利完成。由于這些情況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審計工作的風險。
2.3審計風險之國有企業的固有風險
因為國有企業長期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內部管理制度的缺陷的存在,就導致國有企業在審計工作的進行過程中存在一些固有的風險。國有企業經歷了長期的發展過程,在以往的審計工作方面也會留存一些問題,而企業在進行審計工作時,就是需要對以往的各種工作進行具體的審查以得出企業具體的發展狀況。但現實的情況是,大部分國有企業對很久之前的審計工作的完成都沒有具體的記錄與報告,加上企業的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在人員管理上存在各種問題,在以往問題的審查過程中,根本沒有具體的報告去查看,更甚至于只能依靠相關人員的陳述,這樣得到的結果也極不準確,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國有企業審計工作的風險。
3.審計風險防范措施
3.1重視關鍵指標
資產質量指標和經營成果指標是審計工作進行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對于它們在一個會計期間內有沒有提前或者是滯后計入會計報表進行檢查。就比如,在一個國有企業經營過程中,在年末進行會計核算時,突然暴增會計利潤,這時就要對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進行具體的調查,通過調查發現,此國有企業為冰箱生產企業,在年末與某大型連鎖飯店進行合同簽訂,約定明年的冰箱購買事宜,而企業在年末就將其收益計入會計報表中,這就是提前收益的行為;還有的企業,所擁有資產已經減少,而在會計報表中沒有及時進行處理,這個就是明顯的滯后收益行為。這些情況的存在都不利于降低審計工作的風險,因此在審計過程要對關鍵指標進行重點的關注以降低審計風險。
3.2加強審計制度建設
傳統的審計風險定義就是重大的錯報風險×檢查風險,這種審計制度明顯不適應當前的審計工作進行,很可能增加審計風險。因此,有關部門要重視起對審計工作的管理,積極提出審計風險方法制度。根據企業實際的工作環境、企業的性質與企業的發展目標,建立起具體的內部控制管理機制。對于審計人員的工作狀況進行監督,建立一個考評制度,提高從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保證審計完成的質量。比如,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表現優良,工作態度認真負責,企業就要對其進行獎勵,而對于那些工作不負責,在審計過程出現重大失誤,影響企業發展的人員進行相應的處罰,以此來保證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審計風險。
3.3提高審計人員素質
在當前的審計人員中,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員的素質不高,這就嚴重制約了審計工作的順利完成。對此應采取嚴格的制度對審計人員進行管理。在人員選拔的過程中,要加強考核制度,不能只是進行面試,還要通過具體的考核以選拔出專業水平更好,道德素質優秀的工作人員。在從業人員的管理過程中,要經常組織一些專業講座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鼓勵審計工作者積極參加,以此來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并對時代要求進行及時地了解;還要開展道德講座,來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水平,防止在審計工作中徇私舞弊行為的出現。因此在國有企業以后的發展中,要積極尋找各種有效的辦法,以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水平,從而降低審計工作進行中的風險,提高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狀況。
小結
對于我國國有企業來說,內部管理機制就是順利進行審計工作。而在當前的審計工作進行中存在一系列的風險,對此,有關部門要及時重視起來,保障國有企業的順利發展,以此促進國家市場經濟的向前發展,這也是目前我國國有企業工作的首要任務。
參考文獻:
[1]傅健.對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職責轉變的幾點思考[J].財訊,2017(03)
[2]楊晗.國有企業審計風險分析[J].華章,2014(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