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創”引領發展
“雙創”理念從中國走向國際,說明了我們“雙創”實踐的持續發展和有效成果。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相信“雙創”事業會繼續更好地引領經濟社會發展,“雙創”理念會更加深入人心,激發出更廣泛社會活力。
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編寫,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科技部火炬中心、人事科學院等單位研究人員參與撰寫的《2016年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報告》介紹了2016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現狀,是了解近年我國“雙創”事業的權威讀本,現摘編部分內容,以饗讀者。
2016年,我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向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發展,我國也成為首個躋身全球創新25強的中高收入經濟體。創新創業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為培育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增加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呈現全面拓展、升級發展的態勢。
市場主體持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2016年全國新登記市場主體1651.3萬戶,同比增長11.6%,平均每天新登記4.51萬戶。截至2016年底,我國實有企業數量達2596.1萬戶,同比增長18.8%,企業數量連續4年實現兩位數增長。
創業質量明顯提高。工商總局抽樣調查顯示,新設立的小微企業周年開業率達70.8%,近八成企業實現營業收入。互聯網創業繼續向更廣領域拓展,共享單車、自媒體、微創業等蓬勃興起。新創企業科技含量不斷提升,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生物醫藥等領域創業企業大量涌現。
高成長性企業快速涌現。全國有71家互聯網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進入“2016年獨角獸俱樂部”。據統計,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6全球50家最具創新力科技公司”的中國初創企業數量已達到5家;根據2016年CB Insights公布的“全球獨角獸企業”,中國新上榜企業數量與美國旗鼓相當。

《2016年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報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編寫,人民出版社2017年8月版
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從草根到精英,從城市到鄉村,從內容創業到自媒體,創新創業正在全社會成為一種價值導向、生活方式和時代氣息。
更多大學生主動投身創業。據有關機構調查,全國近九成的在校大學生具有創業意向。相關研究報告顯示,青年創業占創業者總體的比例為41.7%。
“海歸”創業熱潮持續高漲。各級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高端留學人才吸引計劃,越來越多的“海歸”主動回國創業,成為引領創新創業最為活躍的群體。截至2015年底,我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到221.86萬,全國建成各級各類留學人員創業園321個,入園企業2.4萬家,6.7萬名留學人才在園創業。
返鄉下鄉創業呈現星火燎原之勢。有越來越多的中高等院校畢業生、白領、退休人員、退役士兵、科技人員和企業家返鄉下鄉創業,做起了“新農人”,從事農村電商、農業觀光旅游、綠色農產品生產和加工等行業。
大企業成為創新創業的重要生力軍。初步統計顯示,中央企業已建成各類互聯網雙創平臺110個,平臺用戶注冊數近204萬;中央企業內部子企業和創客數量達51萬,帶動社會企業和創客數量達153萬。
創業投資更加青睞技術創業。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醫療健康行業發生的投資案例數和投資金額快速提升,超越電信及增值業務,位居第二、第三位,成為創業的“新風口”。2016年,互聯網領域獲得早期投資的案例數同比下降47%,資金規模下降31%,電信及增值業務所獲投資案例數下降40%。信息技術領域早期投資案例數、金額數分別比上年增長83%和86%,生物技術/醫療健康行業早期投資案例數、金額同比分別增長120%和51%。
商事制度、科技成果轉化與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等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創新創業生態進一步優化。
“放管服”改革繼續走向深入?!拔遄C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兩證整合”,進一步取消職業資格許可、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商標注冊和質押融資便利化等改革事項不斷推進。
科技成果轉化等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印發《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全面深化。2016年,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達11407億元,首次突破一萬億元大關。
金融對創新創業支持程度大幅提升。銀行業穩步推進投貸聯動試點,金融機構不斷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完善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截至2016年底,創業擔保貸款余額964億元,全年累計發放719億元。保險業針對特定產業鏈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融資需求,開展信用保證保險等業務。2016年保險業為16.39萬家小微企業提供7141.11億元的風險保障。
創新創業市場環境不斷改善。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加大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據統計,2016年專利行政執法辦案總量突破4萬件。其中,專利糾紛案件首次突破2萬件,同比增長42.8%。
創新創業文化氛圍更加濃厚。通過舉辦全國“雙創周”、“創客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國際創客交流周等一系列創新創業活動,積極匯聚全球創新創業資源。據統計,參與2016年全國“雙創周”的創新企業超過200家,各類科技成果展品超過400項,涉及全國26個省區市,意向交易額超過100億元,累計參觀總人數超過2000萬。
以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加速成長,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產業化加快,共享經濟等新模式快速發展,跨境電商、移動醫療等新業態蓬勃興起。
2016年我國共受理發明專利133.9萬件,同比增長21.5%。云計算市場規模接近500億元,增速超過30%;大數據核心產業的市場規模達到168億元,增速達45%。
2016年分享經濟快速向知識、技能共享等新領域拓展,共享單車則成為創新創業的熱點和亮點,自媒體推動網絡直播成為超級互聯網入口,吸引了近千家初創企業進入。2016年,戰略性新興產業26個主要行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6萬億元,同比增長9.1%。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以工業機器人為例,我國已連續三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
創新創業對增加就業發揮重要作用。據有關機構對全國248個城市初創企業的招聘需求信息統計,近年來我國初創企業用人需求快速上升,網上招聘人數由2015年5月的1.24萬人迅猛上升到12月的22.19萬人,2016年繼續保持高位,全年累計提供招聘崗位需求超過240萬個。
編者按
201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呼吁各國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雙創”理念正式寫入聯合國決議,為國際社會實現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貢獻了中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