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梅
中小學教師“生涯角色”團體輔導
張冬梅
中小學教師;生涯角色;團體輔導
在人生的舞臺上,我們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不同時期不同角色的組合構成了我們的生涯和生涯形態,這些角色滿足我們的心理需求,也帶來困惑與挑戰。中小學教師“生涯角色”團體輔導從探索生涯角色開始,繼而探索生涯發展任務,旨在協助中小學教師通過生涯角色規劃,提高自己的生涯自主意識與責任意識。
舒伯提出了生活廣度和生活空間的生涯發展觀,將生涯發展階段與角色間的交互影響描繪成一個多重角色生涯發展形態。生涯發展理論包括時間、領域和投入程度三個層面:第一,生涯時間層面,個體在他的生命歷程中都要經歷成長、探索、確立、維持和衰退五個階段;第二,生涯領域層面,一個人終生會扮演各種不同角色,如兒童(子女)、學生、休閑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長、父母和退休者等,而且往往同時扮演多種角色;第三,生涯深度層面,生涯角色的投入程度,除了受年齡增長和社會對個人發展任務期待的影響外,往往和個人在角色上所花的時間及感情投入的程度有關。
通過“生涯角色”團體輔導,促進中小學教師思考對事業、家庭及自我三方面的關注程度,特別是對教師角色給予什么樣的定位。協助教師學會平衡各種角色,對各種角色付出的精力及實施的時間順序做一個理性規劃。
1.繪制生涯彩虹圖。
生涯彩虹圖中(見圖1)的每一圈均代表一個角色。輔導者引導成員完成下面的任務:請在某個年齡希望扮演的角色區域,按照自己認為的重要程度,依比例將之涂黑。可以給每一個角色圈涂出不同的大小空間,以及按前后位置涂色,代表在不同時期需要對不同角色付出的心力和時間。角色的重要性或分量的變化,可以用角色圈粗細的明顯改變來表示。接下來與小組其他成員討論。(1)在一生中,你為自己預定了多少歲月?(2)一生中有哪些角色?最主要的角色是什么?(3)為什么如此重視這些角色?這些角色對你的人生有什么意義?(4)目前哪些角色是你積極投入的?(5)哪些角色是你想投入而不能做的?(6)哪些角色是你無法免除的?

圖1 ××的生涯彩虹圖
生涯發展包括發展階段、生活空間以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內涵。輔導時,成員對未來的時間透視能力較為重要,生涯彩虹圖為成員提供了一個最佳的透視工具,透過這張彩虹圖,可以幫助成員具體、清晰地了解不同的角色是如何構建個人特有的生涯類型,不同的角色如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出現,如何合理組合安排角色才能達到最佳的自我實現。
既然是一生彩虹圖,自然不能隨便涂抹,輔導者應當引導成員考慮三個問題:第一,人生有些角色是傳承的,必須擔當,不可避免,如子女角色,而更多的角色是可以選擇的,如教師、戀人;第二,在生涯的哪個時段扮演哪種角色,有人選擇在剛入職就做妻子,而有人可能在工作一兩年后選擇這樣的角色;第三,每種角色投入多少精力、持續多長時間,這種投入對以后的生涯發展有什么影響,如二孩媽媽。
2.我的成長故事。
成員通過回顧成長經歷,探索生涯發展任務,理清與調整自己的生涯角色。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并與小組成員分享交流:(1)你過去的角色是什么?(2)你現在的角色是什么?(3)目前最主要的角色是什么?主要發展任務是什么?(4)目前哪個角色投入的時間與精力最多?時間分配是否合理?
這個活動促使成員回顧自己成長歷程中的一些特殊經驗,生活中對自己有重要影響的人物,個人的態度與感受,以及各個階段所扮演的角色和個人角色目標間的差異。輔導者應引導成員對每一階段自己扮演的角色加以分析,特別是回顧入職以來自己扮演了哪些角色,教師角色扮演的成功與否,投入的時間與精力是否合理,以促進成員對自己發展歷程的認識,特別是要理清目前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什么,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解決問題及設計未來發展計劃的行動中。
3.生涯形態選擇。
團體成員填寫下面的生涯形態項目選擇表(見表1)。在選擇的項目后劃“√”,看看自己認為非常重要的是什么,然后選出三項最重要的。與成員分享自己想過怎樣的生活。

表1 生涯形態項目選擇
輔導者要協助成員思考自己未來要過怎樣的生活,引發成員對生涯規劃的興趣。美好的生活不會從天而降,將來想過怎樣的生活,必須提前做出規劃并為之努力,有準備地面對未來生活或是即將扮演的角色。
4.關于角色的討論。
人生的意義是什么?我們通過生命意義的追尋來認識角色的重要性,然后才能進行生涯角色的選擇與組合??梢哉f,生涯規劃是通過認識、選擇、組合各種生涯角色的過程構筑生涯,實現生命意義。
輔導中應重視對生涯角色理解的討論與分享。有些教師可能更重視“職業角色”,忽略了生活中的其他角色,如有些教師忙于工作,忽視了自己的父親角色、兒女角色,對自己的孩子及父母照顧不夠。教師生涯是由生命中的各個角色組合而成,生涯規劃不應該只局限于“職業角色”的定位?!奥殬I角色”為其他角色提供經濟來源,甚至可能決定其他角色的發展空間,因此,我們更重視“職業角色”。但是,我們不能把“職業角色”看成人生的唯一角色,工作是為了生活,而生活卻不是為了工作,在人的一生中,除了職業角色之外,還包括與工作有關的角色,如父母、兒女、退休者的角色等。輔導中,要引導成員思考生涯角色間的關系、職業角色與其他角色的關系、角色與生涯形態的關系,進而構筑自己的理想生活形態。
5.團體輔導后分享。
——最近大半年的時間里,我什么角色也沒有扮演好,戀人這個角色使我的生活完全亂了套。也許是因為第一次交男朋友,我根本無法處理好各種角色之間的關系,一切亂七八糟。我的心思不在工作上,我帶的學生期末考試一團糟,我把教師這個主要角色搞砸了。以前,在學生眼里,我是個好老師,現在我認為不再是了;在父母看來,我一直是個很聽話的女兒,而我卻欺騙了他們;就是連戀人這個角色我也沒有處理好,最后慘淡收場。我沒有認清自己該做些什么,沒有認清自己的主要角色是什么。這段經歷使我懂得,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做任何事都要考慮清楚,該不該這樣做。
——非常感謝團體輔導給了我這個機會訴說心中的故事,這既是一種抒發,也是一次讓我思考人生的很好的機會。在寫做“女兒”這個角色的過程中,我又一次深深地體會到父母對我無私的愛,而我為他們做的卻遠遠不夠。在做“教師”這個角色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一定的壓力,因為這個角色是我生活里最重要的角色,教師角色扮演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我的前途,而這個角色也是困擾我最多的。通過與小組成員的交流,我更加明白努力工作、學習的重要性。
——聽了我們小組其他成員的故事,我對他們的成長歷程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發生了許多事,我們都不同程度地迷茫過、困惑過,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獨自承受著這些,沒有人與我們分擔。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最需要的是同事的關心和開導,在交流中我發現自己對同事的關心實在是太少,理解和溝通是建立友誼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卻都忽視了它。在今后的日子里,我相信能夠做好這一點。
G445
A
1005-6009(2017)88-0040-03
張冬梅,江蘇理工學院(江蘇常州,213001)心理教育研究所副所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團體心理輔導、心理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