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生
千錘鍛打,可使新鑼規格合適,外形美觀,而一錘定音才可使新鑼臻于完美。即使鍛打得再好,若定音不準,此鑼也非好鑼;但若少了鍛打又是萬萬不可,可見唯有先千錘鍛打,再一錘定音,方可得一好鑼。
生活的道理亦是如此,需要經歷鍛打和定音兩大步驟。
我常想,進入清華北大的學生,包括那些本就天資聰穎者在內,絕大多數人都是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在書海之中遨游,在生活的磨煉之下,進入這高等學府的。他們在教室中勤奮苦讀不放棄每一絲希望,用血與淚的艱辛在那繁瑣的題目之中奮戰,他們經歷的是精神上的洗禮,是靈魂上的錘打,但他們收獲的是內心的強大。可見,重重磨煉之下方可成才。
然而,若找不到合適的定音部位,即使是金鑼也無法臻于完美,故有清華學子被聘為城管,有北大學子落戶農村,做起了村官。有人認為這是大材小用,其實不然,他們正是找到了自己合適的定音部位,找到了能發出最美鑼音的那一點,他們的人生會因為他們的奉獻,他們的拼搏,他們的勇敢而散發出燦爛的光芒。
個人如此,更別說一個企業,特別是那些面向全球的大企業。阿里巴巴集團,有過輝煌,也有過彷徨。這一龐大的集團在與國外眾多優秀企業的競爭中找準定位,用自己的方式獲得了成功,即使每一步都困難重重,他們依然堅持著,在科技與發展的前沿奮戰著。
誠然,阿里巴巴經歷了無數的磨煉,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廝殺而獲得無數戰績。但其準確定音亦是成功之所在,正是因為他們對中國網購市場的獨到開發,才能一次又一次獲得勝利。所以,一個集團,一個企業也要經歷磨煉,找準定位,才能獲得最終的成功。
國家的富強,離不開在實踐中摸爬滾打所汲取的經驗,也離不開獨具慧眼的能力,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經歷了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抗日戰爭的中國體會到要強大,要崛起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于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斷探索,日益強大,改革開放的提出,中國自此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與發展。我們的祖國日益強大,少不了歷史的洗禮,少不了改革的浪潮,一個國家也需磨煉與定音。
毋庸置疑,千錘萬打后的事物尤其美觀,但是也需找準合適的定音位才可完美。正如俗話所說:“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評點】
文章開篇提煉材料,提出了“錘煉與定音”的辯證觀點,簡潔有力,不蔓不枝。然后橫向展開,從個人、企業和國家三個層面分別論證了“千錘打鑼,一錘定音”的重要意義。文章主體部分,例子鮮活,條分縷析,將論述逐步引向深入。文章結尾再次點出中心論點,呼應開篇,使結構完整,首尾圓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