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蘭晏
摘要:小學生年齡小,思維有限,社會認識更有限,孩子的成長和思想品德的教育要從小抓起,從現在抓起。但是,在目前的教學中,思想品德教育課并沒有受到學校、老師及家長的重視,他們仍然將其作為輔助科目放在了次要位置上。特別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思想品德教育更是形同虛設。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對孩子的人生和國家的未來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存在一些問題,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
關鍵詞:小學生 思想品德 教育 重要性 措施
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深入開展,目前我國已全面覆蓋小學生九年義務教育,孩子的教育要從小抓起,孩子的思想教育也要從小抓起,所以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孩子的成長階段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也要從小抓起。就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我將從以下幾方面談起。
一、小學生思想品德教學的重要性
1、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可促進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
小學教育是小學生初步建立人生理想的初級階段,在這個年齡階段,他們無法靠自己來制定人生理想,需要教師的一步一步引導,思想品德教育對小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有一部分在提供小學生適應社會生活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這部分內容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和社會認知教育。要從小培養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德育的發展。進而培養和發展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養。
2、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能夠加強學生的團隊凝聚力
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能夠加強學生的凝聚力,就是指通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共同價值觀,從而使學生團體的凝聚力得以增強,這樣就能夠很好的擺脫每個家庭“小皇帝”“小公主”寵愛的陰影,體現出學校開展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其主要表現在:一是價值觀被學生群體共同認可后,就會成為一種粘合劑,從各方面把青少年聚合起來,從而產生一種巨大的向心力;二是引導小學生有一個正確的社會認識,懂得對待事物實事求是,明白做人誠實守信。
二、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面臨的問題
目前,我國相關政府教育機構、學校及家長都普遍缺乏對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視,比起思想道德教育,他們更加關注的是學校的升學率及學生的成績,而家長則是在虛榮心的驅使之下形成了攀比心里,攀比誰的孩子考的大學更好,誰的孩子工作更好。每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的心理,但是在虛榮心和攀比心的驅使下導致父母對于孩子在學習上的要求都過于苛刻,使小學生在學校時馬不停蹄地學習基礎知識,而在課后又在父母的要求下參加各類補習班,完全沒有時間用于思想品德的學習與提高之上。在大部分學校都存在重文化教育,輕思想品德教育的情況,甚至有些思想品德課程會被文化課程所占用,即使沒有取消思想品德課程,學生在教師及家長的影響之下,對于思想品德課程的重視度也逐漸降低,常常出現在思想品德課上進行其他課程作業的現象發生。一味的追求成績,應付統一的考試,教師會直接給學生提供類似考試內容的練習題目和答案,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記住答案,強化思維模式,應對考試。從這些現象來看,思想品德與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長越走越遠。總而言之,思想品德在小學課程中的地位并不突出,沒有引起相關人員的重視,這與我國提倡孩子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觀相違背。
三、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措施
1、營造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環境,熏陶學生思想
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環境絕非僅僅是外在的物質之美,更需要內涵之美,具體體現在教學環境之美,師生交流中流露出的情感之美等等。如:學習氛圍、生活氣氛的營造,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相處,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使他們感受心靈的熏陶。因此,我們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并通過語言、表情不斷給學生創設思想品德滲透的情境,在耳濡目染中影響學生的思想;在課后我們也可以結合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引導學生有著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從而間接地對孩子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2、挖掘教材德育因子,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現行的小學教材中,尤為注重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這方面的素材可謂蘊含在各個單元。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捕捉這些德育因子,將其適當放大,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得以良好心靈的升華。比如:學習數學時,在學到數學廣角—搭配《排列組合》時,通過簡單事物的排列組合讓孩子們意識到社會的多樣性,和社會事物發展的變化性,從而引導了小學生對社會和事物的正確認識。
3、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滋養學生思想品德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瞄準時機,巧妙地將德育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做到“潤物細無聲”不留痕跡的效果。否則,生硬的灌輸、牽強附會的生拉硬扯都會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弱化德育教育的效果,結果也往往適得其反。
4、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塑造學生心靈
思想品德教育,重在感化熏陶,一味地說教不僅起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遭致學生思想上的反感。因此,教師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要巧于設計,精于謀劃,通過一些學生情感上樂于接受的活動,讓學生內化為思想上的認識。如通過課余的閱讀、演講比賽、課本劇表演等活動,培養學生尊重他人,與他人合作的意識。總之,思想品德感化無處不在,我們教師要針對小學生的身心特點,選擇正確的方法,恰當的時機,將思想品德教育與教學巧妙的融合起來,持之以恒,堅持不懈;這樣,長期以往,美好的品德必然猶如雨露,深深扎根在學生的心田,使學生成長為自信、健康、向上的社會棟梁。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應該清楚孩子的心靈就是一張白紙,思想品德教育就是老師手中的畫筆,因此思想品德教育的成功與否,對孩子優良品質的形成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而孩子的品質直接關系到了祖國的未來。
參考文獻:
[1]孟雅男。淺談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J]。教育視界2010。01
[2]楊娜青。提高品德與生活課堂時效性的多種情景構建[J]。福建接觸教育研究,2014(7)
[3]胡逼蓮。情感因素在《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