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戈
高危妊娠產婦危險因素分析與治療方法探究
黃曉戈
目的 了解高危妊娠產婦各類型危險性因素, 同時總結專業治療措施。方法 90例存在高危妊娠指征產婦作為甲組, 另選100例同期健康產婦作為乙組, 比較兩組產婦分娩結局, 并對甲組產婦高危妊娠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總結。結果 甲組產婦中順產17例(18.89%)、剖宮產44例(48.89%)、陰道助產22例(24.44%)、胎兒死亡7例(7.78%), 乙組產婦中順產61例(61.00%)、剖宮產25例(25.00%)、陰道助產13例(13.00%)、胎兒死亡1例(1.00%), 乙組產婦的妊娠結局明顯優于甲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甲組產婦危險性因素集中于:高齡初產、早產、胎兒窘迫、胎位異常以及盆骨異常等因素。其中, 高齡初產12例(13.33%), 早產29例(32.22%), 胎兒窘迫17例(18.89%), 胎兒異常13例(14.44%),盆骨異常19例(21.11%)。結論 對于存在高危妊娠風險的產婦, 其危險因素臨床類型多樣, 要引起足夠重視。
產科;高危妊娠產婦;分娩結局;危險因素;治療措施
高危妊娠臨床風險因素表現出多樣性特征, 同時高危妊娠在產科臨床還表現出轉歸難度大、預后條件差等特征, 在高齡初產、早產、胎兒窘迫、胎位異常以及盆骨異常等因素直接影響下, 除了會使產婦健康水平大打折扣外, 還可能使胎兒健康水平受損, 甚至影響到臨床母嬰結局, 所以深入了解機體危險因素, 并且予以展開專業處理尤其關鍵, 已成為改善產婦指征及其妊娠結局的重要手段[1-3]。為了解高危妊娠產婦各類型危險性因素, 選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進入本院產科的90例存在高危妊娠指征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旨在對各危險因素展開專業防治, 以實現對產婦妊娠結局的綜合改善?,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進入本院產科的90例存在高危妊娠指征產婦作為甲組, 年齡21~41歲,平均年齡(28.81±5.34)歲;孕周29~42周, 平均孕周(41.00±1.21)周;50例(55.56%)屬初產婦, 40例(44.44%)屬經產婦。選取同期健康產婦100例作為乙組, 年齡22~42歲, 平均年齡(29.03±5.40)歲;孕周28~42周, 平均孕周(40.76±1.30)周;58例(58.00%)屬初產婦, 42例(42.00%)屬經產婦。兩組產婦年齡、孕周、產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2.1 兩組產婦臨床妊娠結局比較 甲組產婦中有順產17例(18.89%)、剖宮產44例(48.89%)、陰道助產22例(24.44%)、胎兒死亡7例(7.78%), 乙組產婦中有順產61例(61.00%)、剖宮產25例(25.00%)、陰道助產13例(13.00%)、胎兒死亡1例(1.00%), 乙組產婦的妊娠結局明顯優于甲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臨床妊娠結局比較[n(%)]
2.2 甲組產婦臨床危險因素分析 甲組產婦危險性因素集中于:高齡初產、早產、胎兒窘迫、胎位異常以及盆骨異常等因素。其中, 高齡初產12例(13.33%), 早產29例(32.22%),胎兒窘迫17例(18.89%), 胎兒異常13例(14.44%), 盆骨異常19例(21.11%)。見表2。

表2 甲組90例產婦臨床危險因素分析(n, %)
孔東萍等[4]研究表明, 高危妊娠除了會使產婦健康嚴重受損外, 同時還會使胎兒健康受損, 以至于給妊娠結局帶來不利影響, 所以產科日常工作中, 除了要重視高危妊娠的專業防范, 深入了解其危險性因素外, 同時還要對臨床治療措施進一步改善與完善, 通過規避風險因素, 進而實現對妊娠結局的綜合改善。此次所選的甲組與乙組產婦中, 甲組產婦中順產17例(18.89%)、剖宮產44例(48.89%)、陰道助產22例(24.44%)、胎兒死亡7例(7.78%), 乙組產婦中順產61例(61.00%)、剖宮產25例(25.00%)、陰道助產13例(13.00%)、胎兒死亡1例(1.00%), 乙組產婦的妊娠結局明顯優于甲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 綜合分析甲組病例危險性因素, 具體表現于高齡初產、早產、胎兒窘迫、胎位異常以及盆骨異常等因素。其中, 高齡初產12例(13.33%), 早產29例(32.22%), 胎兒窘迫17例(18.89%), 胎兒異常13例(14.44%), 盆骨異常19例(21.11%)。
如果產婦已處于高齡階段, 且屬初產產婦, 其宮內胎兒的染色體可能存在異常風險, 除會加大胎兒早產風險外, 還可能會使產婦妊娠階段出現各類型并發癥[5-7]。不僅如此,如果存在胎位異?;蚺韫钱惓? 就可能會有難產情況發生,以至于母、嬰安全直接受到威脅, 所以要深入了解機體危險因素, 通過展開專業防治, 實現對母嬰結局的充分改善。鑒于此, 高危妊娠產婦專業治療工作中, 產科醫師要重視:①指導產婦改進睡眠質量, 日常休息中, 應以左側臥位作為首選,通過對機體子宮系統內血液循環質量的改善規避危險因素[8]。②充分防治早產, 孕期觀察產婦是否存在下腹部鎮痛征象以及陰道出血現象等, 如果有異常情況發生, 要囑咐產婦保持臥床休息狀, 避免隨意運動, 同時予以抑制宮縮的專業藥品, 規避早產。③對孕婦展開專業體重管理工作以及營養管理工作等, 對其飲食結構專業搭配, 囑咐產婦避免出現偏食行為或者挑食行為, 同時科學搭配營養結構, 酌情補充鐵酸霧、維生素物質以及鈣元素等, 以確保其進食的科學性與合理性[9]。④給予產婦酌情使用葡萄糖以及維生素C等,通過提升胎兒耐受能力, 在降低缺氧風險的基礎上使機體胎兒發育遲緩現象充分緩解。在具體用藥環節中, 需將維生素C(2.0 g)充分融于葡萄糖注射液(500.0 ml)中, 再給予產婦靜脈滴注, 并且維持緩慢靜脈滴注速度, 給藥頻率維持1次/d,持續給藥5~7 d即可。⑤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 給予產婦展開專業吸氧療法, 30 min/次, 2次/d即可, 可實現對機體胎盤功能充分改善。⑥重視對產婦的產前專項檢查。及時篩查高危病例, 定期對其展開專項檢查, 通過明確辨別其高危風險, 再施予針對性處理, 在對危險因素臨床影響力充分控制的基礎上, 以確保母嬰安全[10]。
綜上所述, 對存在高危妊娠風險的產婦, 其危險因素臨床類型多樣, 在產科日常工作中, 不僅要對高危妊娠對象展開專業檢查, 還要對其危險因素展開專業辨別與處理, 以確保母嬰安全, 改善產婦轉歸。
[1] 馬俊苓, 田秀英, 張馨丹, 等.高危產婦分娩新生兒的復蘇情況及需要氣管插管復蘇的危險因素.中華圍產醫學雜志, 2015,18(9):661-665.
[2] 顧穎. 前置胎盤的危險因素及其對妊娠結局的影響. 中國婦幼保健, 2012.27(33):5279-5281.
[3] 張珂. 妊娠期高血壓危險因素及其對妊娠孕產婦結局的影響分析. 中國民康醫學, 2015(13):49-50.
[4] 孔東萍, 陳雪蘭. 48例高危妊娠產后出血產婦應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的效果研究.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5, 36(22):3306-3308.
[5] 彭玉嬌, 林華, 易雋.住院孕婦高危妊娠Nesbitt評分、疾病不確定感和焦慮狀態調查及相關性分析.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 22(33):4837-4840.
[6] 李揚, 曉燕, 焦紅燕, 等. 高齡孕婦羊水細胞染色體核型分析用于診斷新生兒染色體疾病的療效. 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 2015(4):69-70.
[7] 方春妹, 張衛華. 高齡孕婦胎兒染色體異常篩查方法的選擇.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 2017(2):93-94.
[8] 王群英, 馬麗娜, 孫養玲, 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應用于高危妊娠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分析.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28):119-120.
[9] 顧素亞.卡孕栓舌下含服和直腸給藥聯合縮宮素防治高危出血產婦剖宮產產后出血的臨床療效對比.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 8(7C):76-77.
[10] 王瑞姣, 韓汝芳, 顏杰文, 等.縮宮素聯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預防高危產婦剖宮產產后出血的效果研究.中國婦幼保健,2016, 31(15):3033-303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3.034
250001 濟南市婦幼保健院
1.2 研究方法 對兩組產婦臨床信息進行詳細記錄, 包括家族疾病信息、妊娠史信息以及藥品過敏信息等, 同時分析甲組產婦危險因素, 判斷是否存在高齡初產、早產、胎兒窘迫、胎位異常以及盆骨異常等因素。對兩組產婦妊娠結局作詳細追蹤與記錄。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產婦妊娠結局, 詳細記錄順產、剖宮產、陰道助產以及胎兒死亡等情況。對甲組產婦危險因素做專業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01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