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構裕
納洛酮聯合腎上腺素治療心肺腦復蘇的臨床效果分析
歐構裕
目的 研究分析納洛酮聯合腎上腺素治療心肺腦復蘇的臨床療效。方法 200例心臟驟停患者, 根據隨機對照原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10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心肺腦復蘇治療, 觀察組在常規心肺腦復蘇治療基礎上加用納洛酮和腎上腺素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急性生理學及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Ⅱ(APACHEⅡ)評分、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評分、血乳酸、腦內s100蛋白(中樞神經特異蛋白)水平及自主循環和自主呼吸恢復情況。結果 觀察組APACHEⅡ評分(18.37±2.46)分、血乳酸水平(0.005±0.010)mmol/L、s100蛋白水平(163.45±13.46)ng/L均分別低于對照組的(20.34±3.48)分、(0.586±0.280)mmol/L、(215.34±31.26)ng/L, GCS評分(7.68±1.58)分高于對照組(6.73±1.34)分,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自主循環恢復率為85.00%、自主循環恢復時間為(8.48±1.38)min、自主呼吸恢復率為77.00%、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為(83.27± 7.01)min, 均優于對照組的71.00%、(16.30±2.74)min、62.00%、(113.73±11.57)min,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納洛酮聯合腎上腺素可有效提高心肺腦復蘇成功率, 同時還可輔助治療。
納洛酮;腎上腺素;心肺腦復蘇
心肺復蘇(CPR)是搶救心臟驟停的重要技術, 加上除顫器的應用, 近年來, CPR成功率已經有了明顯升高的趨勢, 而對于原因復雜的心臟驟停患者而言, 院內存活率并不高[1,2]。尋找一種有效的復蘇方法及藥物, 對提高心肺腦復蘇成功率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對本院急診科接診的200例心臟驟停患者進行隨機對照試驗, 旨在探討納洛酮聯合腎上腺素治療心肺腦復蘇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試驗納入本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急診科接診的200例心臟驟停患者, 根據隨機對照原則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100例。觀察組:男58例, 女42例;年齡23.5~74.6歲, 平均年齡(49.05±8.52)歲;發病原因:急性中毒7例, 器質性心臟病53例, 腦血管意外36例,不明原因4例。對照組:男60例, 女40例;年齡23.3~74.4歲,平均年齡(48.85±8.52)歲;發病原因:急性中毒8例, 器質性心臟病55例, 腦血管意外33例, 不明原因4例。兩組患者均符合試驗條件。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本組患者接受常規心肺腦復蘇治療, 首先進行胸外心臟按壓, 并反復靜注腎上腺素。快速補液, 實施氣管插管, 同時給予呼吸機支持通氣。胸外按壓的同時, 對患者實施心電監護, 對室顫患者行電擊除顫處理, 根據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 使用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升壓, 用冰帽進行降溫處理, 積極治療原發疾病, 保持患者機體內環境的穩定。
1.2.2 觀察組 本組患者在常規心肺腦復蘇治療基礎上,靜脈推注腎上腺素[遠大醫藥(中國)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42021700, 規格:1 ml∶1 mg×10支/盒], 1 mg/次,每3~5 min重復給藥, 同時靜脈推注納洛酮(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7857, 規格:1 ml∶400 μg),2 mg/次, 每30 min重復給藥, 每日總劑量<10 mg。
1.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APACHEⅡ評分、GCS評分、血乳酸、腦內S100蛋白(中樞神經特異蛋白)水平。采用《急性與慢性健康狀態評分》進行APACHEⅡ評分, 分值越低恢復越好;采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數評分》進行GCS評分, 分值越高越好。患者恢復自主呼吸后24 h, 抽取外周靜脈血, 檢測血乳酸和s100蛋白水平。記錄患者自主循環、自主呼吸的恢復率以及恢復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APACHEⅡ評分、GCS評分、血乳酸、s100蛋白水平比較 觀察組APACHEⅡ評分(18.37±2.46)分、血乳酸水平(0.005±0.010)mmol/L、s100蛋白水平(163.45±13.46)ng/L均低于對照組(20.34±3.48)分、(0.586±0.280)mmol/L、(215.34±31.26)ng/L, GCS評分(7.68±1.58)分高于對照組(6.73±1.34)分,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自主循環和自主呼吸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自主循環恢復率為85.00%、自主循環恢復時間為(8.48±1.38)min、自主呼吸恢復率為77.00%、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為(83.27±7.01)min, 對照組自主循環恢復率為71.00%、自主循環恢復時間為(16.30±2.74)min、自主呼吸恢復率為62.00%、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為(113.73±11.57)min, 觀察組自主循環恢復率、自主循環恢復時間、自主呼吸恢復率、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腎上腺素是CPR時最常用的藥物, 該藥物有激動竇房結β受體和血管壁α受體的作用, 從而提高心肌興奮性, 增強心肌收縮力, 提高心臟輸出量[3-6]。但需要注意的是, 腎上腺素的β-腎上腺素能效應會增強心內膜及心肌負荷的灌注, 從而影響CPR的成功率。
S100蛋白是人體必需的多功能神經營養蛋白, 正常情況下, S100蛋白能夠發揮重要的生理功能, 但腦損傷后, S100蛋白的水平會逐漸提高, 導致腦內Ca2+平衡失調, 引起神經功能紊亂, 對神經系統有一定損害。納洛酮的主要成分為鹽酸納洛酮, 是一種阿片類受體拮抗藥, 能夠競爭性拮抗各類阿片受體, 對μ受體具有較強的親和力[7-10]。目前, 該藥物的作用機理尚不完全清楚, 可能與該藥物具有拮抗S100蛋白的作用有關。納洛酮具有拮抗內源性嗎啡樣物質介導的多種效應, 并通過多種途徑抑制其應激反應, 從而有效提高腦細胞對缺氧的耐受力, 減少神經系統后遺癥的發生, 提高腦復蘇成功率[6]。納洛酮能夠拮抗內啡肽, 逆轉內啡肽對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的抑制反應, 在CPR過程中, 提高腎上腺素效應, 為腦組織供血, 減輕腦水腫, 從而提高CPR成功率。本研究結果提示, 觀察組GC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說明納洛酮聯合腎上腺素的使用增強了腦細胞對缺氧的耐受力, 起到了明顯的腦波腦保護作用,患者腦功能有所改善。
乳酸是由葡萄糖無氧代謝后的產物, 也是組織灌注不足, 氧氣輸送不足的重要指標, 臨床通常將乳酸作為死亡預測指標[11-13]。本研究結果提示, 觀察組患者的血乳酸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明納洛酮和腎上腺素的使用改善了患者的組織灌注, 提高了氧氣輸送量, 使患者的器官灌注不足和缺氧現象得到改善。觀察組APACHEⅡ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明觀察組患者的搶救效果更理想。在實施心肺腦復蘇過程中, 使用納洛酮可幫助患者恢復自主循環和呼吸循環, 減少腎上腺素的用量, 從而避免大劑量使用腎上腺素引起的不良反應[14,15]。本研究結果證實, 觀察組的自主循環恢復時間和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研究結果與湯旭等[7]研究相符。
綜上所述, 采用納洛酮聯合腎上腺素治療心肺腦復蘇可明顯提高患者自主循環和自主呼吸的恢復率, 提高復蘇成功率。
[1] 陳天鐸, 董晨明, 李培杰. 納絡酮用于心肺腦復蘇21例療效觀察.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 2001.13(3):182.
[2] 楊立山, 高超. 大劑量腎上腺素聯合納洛酮在心肺復蘇中的應用. 寧夏醫科大學學報, 2004.26(3):193-194.
[3] 郭美華, 任景艷, 趙莉. 納洛酮聯合腎上腺素心肺復蘇33例療效觀察. 中華全科醫師雜志, 2005, 4(9):553.
[4] 劉曉亮, 孫明莉, 谷莉娜. 心肺腦復蘇時納洛酮劑量對大鼠心、腦組織形態學影響的研究.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06, 15(12):1102-1104.
[5] 陳少霖, 姚志軍, 陳興旺, 等. 納洛酮在心肺腦復蘇中的臨床應用研究. 山西醫藥雜志, 2012.41(15):756-757.
[6] 胡紹勤, 劉黎彪, 朱進森. 納洛酮對10min內心臟驟停腦復蘇的療效評價. 實用醫學雜志, 2008, 24(1):104-105.
[7] 湯旭, 陸克銀. 納洛酮聯合腎上腺素用于心肺腦復蘇的臨床效果觀察.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 10(10):63-64.
[8] 顧彩鋒, 申捷, 張峰, 等. 心肺腦復蘇時聯合應用腎上腺素和納洛酮. 中國臨床醫學, 2011.18(4):487-488.
[9] 楊振偉. 納洛酮聯合腎上腺素用于心肺腦復蘇的臨床研究. 中國現代醫生, 2010, 48(27):121.
[10] 蔡彥. 血管加壓素聯合腎上腺素和納洛酮在心肺腦復蘇中的應用(附66例臨床分析).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1.22(12):1468-1469.
[11] 李保山, 趙華頭, 韓琴, 等. 納洛酮聯合腎上腺素用于心肺腦復蘇效果觀察.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2.12(15):3889-3890.
[12] 吳冰, 菅向東, 謝永勝. 心肺腦復蘇中聯合應用腎上腺素、血管加壓素、納洛酮效果觀察. 山東醫藥, 2009, 49(15):65-66.
[13] 孔秋生. 腎上腺素聯合納洛酮在心肺腦復蘇中的應用. 醫學信息, 2013(13):117.
[14] 薄麗紅. 納洛酮在心肺腦復蘇中的治療體會. 實用醫技雜志,2008, 15(5):584-585.
[15] 尚祥光, 湯彥, 王蒙, 等. 心肺腦復蘇中聯合應用腎上腺素、山莨菪堿及納洛酮療效觀察. 湖北醫藥學院學報, 2010,29(6):529-53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3.081
528000 佛山市禪城區中心醫院急診科
表1 兩組患者APACHEⅡ評分、GCS評分、血乳酸、S100蛋白水平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例數APACHEⅡ評分(分)GCS評分(分)血乳酸(mmol/L)s100蛋白(ng/L)觀察組100 18.37±2.46a7.68±1.58a0.005±0.010a163.45±13.46a對照組10020.34±3.486.73±1.340.586±0.280215.34±31.26t4.62264.585620.736815.2462P0.00000.00000.00000.0000
表2 兩組患者自主循環和自主呼吸恢復情況比較[n(%),±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例數自主循環恢復自主呼吸恢復恢復恢復時間(min)恢復恢復時間(min)觀察組100 85(85.00)a8.48±1.38a77(77.00)a83.27±7.01a對照組10071(71.00)16.30±2.7462(62.00)113.73±11.57 χ2/t5.711025.48985.307222.5164P0.01680.00000.02120.0000
2017-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