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衍
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護理對策和臨床分析
林衍
目的 探討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護理干預對策和臨床效果。方法 90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 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 每組45例。參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 研究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及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7.78%(44/45), 顯著高于參照組的80.00%(36/4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肺結核治療有效率為71.11%(32/45), 血糖控制良好率為77.78%(35/45);參照組肺結核治療有效率為35.56%(16/45), 血糖控制良好率為48.89%(22/45);研究組肺結核治療有效率及血糖控制良好率均顯著高于參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干預, 能有效促進臨床治療效果以及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糖尿病;肺結核;護理對策;臨床分析
如今臨床上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均伴有肺結核疾病, 其病情復雜, 患者承受的心理壓力較大, 所以進行合理的護理干預顯得尤為重要[1]。相關研究顯示, 對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的治療過程中給予科學合理的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高治療效果[2]。在本文中, 作者通過對本院的90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進行分組研究, 著重探討患者給予優質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 每組45例。研究組男27例, 女18例;年齡20~73歲, 平均年齡(41.32±10.96)歲;病程1~15年, 平均病程(7.42±2.75)年。參照組男25例, 女20例;年齡21~74歲,平均年齡(41.96±10.98)歲;病程2~16年, 平均病程(7.87±2.91)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參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包括維持病房衛生、日常監測、病癥觀察、藥物指導等。研究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包括:①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講解相關的疾病知識, 如發病因素、治療方法、治療過程、注意事項等, 讓患者對自身疾病有一定的了解, 從而能以正確態度去配合治療。②心理輔導。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交流, 掌握患者的心理變化狀態, 對患者的不良情緒及時給予疏導, 多關心鼓勵患者, 向其舉例成功的病例, 幫助其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治療。③飲食護理。了解患者的飲食偏好, 為患者設計有針對性的飲食方案, 主要以保護肝臟、控制血糖為主。④運動指導。向患者講解運動對身體康復的好處, 建議患者每天進行慢跑或散步等有氧運動, 提高自身的免疫力。⑤用藥指導。由于該疾病需要堅持用藥, 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自身病情對藥物進行用量調整, 叮囑患者嚴格遵循醫囑, 并對家屬進行指導, 讓家屬共同監督。同時嚴密監測患者的臨床反應,若出現異常, 則立即告知主治醫師。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治療效果根據患者的肺結核治療效果以及血糖控制指標進行評測。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定, 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其中, 非常滿意:>85分;滿意:60~85分;不滿意:<60分。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7.78%(44/45), 顯著高于參照組的80.00%(36/4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肺結核治療有效率為71.11%(32/45), 血糖控制良好率為77.78%(35/45), 參照組肺結核治療有效率為35.56%(16/45), 血糖控制良好率為48.89%(22/45);研究組肺結核治療有效率及血糖控制良好率均顯著高于參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

表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近年來, 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方式的變化,糖尿病的患病人群明顯增加, 而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傳染病,可侵及多種臟器, 對人類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因為糖尿病患者通常免疫力差、營養不良、代謝紊亂, 所以較容易感染上肺結核[3]。相關研究顯示, 糖尿病患者患肺結核的幾率要比其他疾病患者高3~5倍, 這與糖尿病患者糖代謝失常而導致的結核菌傳染繁殖具有緊密聯系。同時, 臨床上血糖控制指標又與肺結核的治療效果密切相關, 在血糖指標正常的基礎上, 患者的肺結核治療效果明顯高于血糖不達標者[4-7]。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疾病使得臨床治療更為困難, 若病情未得到良好的控制, 則對預后康復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5,8-10]。因此, 對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實行一種合理、科學、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 能夠有利于患者的身體康復, 有效控制疾病。
在本文中, 研究組給予優質的綜合護理干預, 通過健康教育、心理輔導、飲食護理、運動指導和用藥指導等全面措施進行護理干預, 研究結果表明,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肺結核治療有效率、血糖控制良好率均顯著高于參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證實了對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干預, 能夠增強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的身心健康。原因分析為:該病患者需長期用藥, 受到經濟以及個人意志力的影響, 通常難以堅持, 容易產生不良情緒, 甚至有部分患者由于用藥周期過長而懷疑藥效, 最終私自停藥、換藥、不遵循醫囑用藥等, 給治療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 要轉變患者的這些不良觀念, 就應從護理干預入手。優質的護理服務應該要讓患者掌握疾病知識, 用理性的心態去配合治療, 遵循醫囑堅持服藥, 定期檢查肝腎功能, 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 促進患者的身體恢復。在本次綜合護理干預中, 健康教育和用藥指導能夠能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知識的了解, 增強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心理輔導能夠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和治療配合度;飲食護理、運動指導則能夠提高患者的預后能力, 最終獲得較為良好的治療效果。由于受到時間與樣本的限制, 關于兩組患者的疾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 有待進一步臨床研究。
綜上所述, 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干預, 能有效促進臨床治療效果以及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郎華, 倪曉琴, 劉瑞. 探討循證護理在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7, 21(16):140-142.
[2] 方麗. 護理干預對促進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作用.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7):217.
[3] 張天瑤.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體會.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 13(12):119-122.
[4] 程燕琴, 沈兵. 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臨床護理措施分析.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 16(10):292-294.
[5] 胡永紅. 臨床護理路徑在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基層醫學論壇, 2017, 12(62):1527-1528.
[6] 王艷蓉. 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護理.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08,24(2):68.
[7] 臧永運, 趙永娜. 糖尿病合并肺結核臨床護理對策.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3, 15(4):352-353.
[8] 葉麗芬, 陳錦蘇, 李美蘭. 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護理對策和臨床分析. 吉林醫學, 2013, 34(24):5030.
[9] 鄭佳娜, 李麗娜, 黃志玲. 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的臨床特點及護理. 護士進修雜志, 2002.17(11):875-877.
[10] 晏蘭, 王心靜. 整體護理干預在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 中國醫藥導報, 2012, 9(34):134-13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3.104
110021 沈陽市鐵西區結核防治所
201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