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灃,欒振昌
?
原始點按摩配合運動療法對肱骨內上髁炎康復治療效果研究
徐 灃,欒振昌
牡丹江師范學院,黑龍江牡丹江,157012。
目的:運用原始點按摩手法與運動療法治療肱骨內上髁炎,尋找最佳手法與運動治療方法。觀察原始點按摩配合運動療法中康復訓練治療肱骨內上髁炎的療效。方法:通過11例患者治療前、后療效(治愈,顯效,有效,無效)對照,檢查Mills征(伸肌腱牽拉試驗)結果,比較Mayo肘功能評分、治愈率情況。結果:所有患者均無并發癥。治療后3d及一周后Mayo肘功能評分明顯改善,達到治愈標準。治療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采用原始點按摩配合運動療法中的功能康復訓練。原始點按摩可以舒筋活血,運動康復訓練提高了患肢的肌肉力量和質量使治療效果顯著,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原始點按摩;運動療法;肱骨內上髁炎
肱骨內上髁炎指的是前臂屈肌總腱肌腱的起始位置周圍疼痛和壓痛的慢性勞損性的運動損傷。例如:網球發球時的發高壓球、羽毛球運動中的殺球。尤其是高爾夫球反復揮桿與連續訓練投擲標槍的最后出手,這樣前臂屈肌止點周圍就會出現勞損,是因為肘關節的外展應力很明顯,尺側肘關節存在拉張應力,加上腕屈肌突然收縮所造成的,因此,又被叫做“高爾夫球肘”或“標槍肘”。如此看來,只要使前臂外旋和屈腕運動的工種都易發生此病。目前對此癥治療主要手段是推拿針灸相關的經絡穴位、中藥外敷肘關節患處、注射封閉(強的松龍,普魯卡因等)或手術,但效果并不理想。長期患有肱骨內上髁炎的患者除了肘關節疼痛和功能受限外,前臂屈肌群力量降低并且肌肉也會發生變性。因此,該病在臨床上成為多發病和疑難病。本文旨在對11例肱骨內上髁炎患者采用原始點按摩配合運動療法的康復治療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為臨床提供參考。
經選取2014年5月-2017年6月被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醫院確診為肱骨內上髁炎患者11例,其中男患者7例、女患者4例,都是業余體校或者學校運動隊的青少年運動員,年齡在18~25 歲,平均年齡為21歲,其病程最短1d最長6 d。其中因網球損傷3名、羽毛球2名、標槍3名、高爾夫球1名、體操2名。實驗參照標準:(1)患者存在肱骨內上髁炎征象和體征:主要表現為內上髁處局限性疼痛和壓痛,患側上臂內側有麻木和皮膚感覺減退感,Mills征呈陽性;并且伴有明顯的活動受限。(2)局部腫脹程度明顯不高,進行前臂內旋,腕關節背伸的動作,并使肘關節伸直時局部疼痛會加劇。(3)患臂抗阻下壓手臂,握拳且伸展手臂內側有酸麻脹痛感。入選標準:身體健康,在常規體檢中無其他異常。排除標準:(1)結合影像學下骨折以及肌肉筋腱等組織完全斷裂者。(2)不能按照實驗要求完成者。(3)女性生理期者。剔除標準:(1)未按時治療者。(2)不積極配合治療者。
1.2.1 原始點按摩方案 每次45min,患者采用坐姿或平臥位,施術者在其患肢側。(1)用滾動法在肘部患處周圍重復滾動,同時做肘關節的搖動。再用拇指按揉內上踝尖下方與壓痛最明顯處,先從患處到周圍,接著自內上髁經小臂內側至少海穴,按揉3—4次,重點在天井、尺澤、曲澤、四瀆穴以及尺側腕屈肌上所有的原始點(即壓痛點),每穴操作1min,以酸脹為度;將患者手臂呈屈肘位,施術者用托肘之手固定之,另一只手的拇指與食指呈相對鉗形提彈患肘尺側各筋,先深后淺各4—5次,再用手掌根輕揉數次。(2)拔伸肘關節,并作小幅度內轉、外旋。(3)最后使用云南白藥噴劑,紅花油,傷痹通酊擦拭肘關節損傷部位,以透熱為度,每次治療15min。
1.2.2 運動療法 制定運動康復訓練方案,通過一個有效且實用的提高手腕和前臂力量的運動項目可以對肱骨內上髁炎的康復起到良好的作用。每人每次運動50min。(1)投擲鐵餅運動,要求以胸帶臂投擲鐵餅,肘關節自然伸平,不可彎曲。出手的撥餅動作尤其主要,要求從小拇指依次到食指撥餅,剛好起到遞進性鍛煉尺側腕屈肌的作用,不要求投擲距離,要求動作標準度充分。共投擲15次。在前臂感到疲勞后休息,等疲勞感過后繼續練習。(2)直臂支撐雙杠,雙手分別握雙杠的兩杠,兩臂支撐在雙杠上進行支撐,軀干、上肢與雙杠垂直保持靜止,頭正挺胸頂肩,堅持10~20s,落地休息1min。重復3次。(3)進行單杠靜力引體,反握(掌心向后)單杠,握距略寬于肩,兩臂自然下垂伸直,兩腳離地,伸展軀干,懸掛于單杠上,堅持10~20s,落地休息1min。重復3次。另外,對于肘部關節周圍肌肉的靜力練習比如雙手倒立或者做指臥撐與運動都是較為合適的運動治療方法。
1.2.3 療效評價方法 患者治療前、后自身對照,觀察:(1)Mayo肘關節功能評分標準。見表1。

表1 Mayo肘關節功能評分標準
參考范圍:優90分—100分;良75分—89 分;中60分—74分;差60分以下。
(2)治愈:癥狀完全消失,經過3個月以上的隨訪調查沒有再次發作,可以勞動和正常工作,且無后遺癥。檢查:mills征陰性,不存在明顯和隱在的壓痛點。顯效:癥狀雖然消失,但是隨著氣候的變化和過度勞累后會感到不適,麻木和疼痛癥狀不再出現,即使工作勞動也無復發現象,經過3個月以上跟蹤調查癥狀并無明顯加重。檢查:mills征陰性,治療末或特定部位末治療可以發現隱隱壓痛點。有效:癥狀有所改善,但麻木或疼痛依然存在;或癥狀消失,但后期會出現輕微麻木或疼痛,僅能進行正常工作或者簡單體力勞動。檢查:mills征陽性,不能徹底治療的部位顯性壓痛點仍然較多。無效:根本沒有效果或者癥狀稍微有改善;當時癥狀完全消失,后期疼痛或麻木反復發作。檢查:mills征陽性,明顯壓痛點大量存在。分別在就診時、治療后5天及1周進行評估。

(1)患者治療前、后一般情況進行比較所有患者均無并發癥。未按要求就診治療者僅有1例,因此將其剔除。治療結束完成可供統計分析例數為10例。
(2)經過3d 5次原始點按摩與3次運動康復訓練后觀察10例患者(表2),有效3例占30%、治愈7例占70%;mills征檢查陰性7人占70%。
(3)患者治療前、后Mayo肘功能評分、治愈率情況比較。

表2 實驗3d時療效評價情況比較(n=10)
由表3可以看出,所有患者治療后日常生活功能評分得到明顯改善,均達到臨床治愈標準。其中1周治愈3例,3d治愈者7例。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1)。

表3 患者治療前、后Mayo肘關節功能評分、治愈率情況比較
小臂屈腕功能的障礙及屈腕肌群走行方向和肱骨內上髁處的傳導疼痛時肱骨內上髁炎的主要表現。從解剖看,肱骨內上髁是旋前圓肌的起點,主要功能為屈腕、握拳,其次是前臂旋前運動。主要是手和旋前圓肌受到極為暴力的被動牽拉,總腱附著處的牽拉應力特別集中,導致總腱周圍組織出現瘀血和部分纖維撕裂。肱骨內上髁炎通常是由錯誤的運動和外力引起的,尤其是以上肢為主的運動。例如肩關節韌帶柔韌性較差的標槍運動員,在標槍投擲的最后用力階段,如果出現肘關節低于肩關節的情況,翻肩動作就無法完成,造成肩外投槍;或者標槍運動員最后出手階段肩關節在肘關節之前發力,造成“撇槍”動作;還有部分標槍運動員對運動前的準備活動不夠重視,熱身不充分,肌肉粘滯性較高,肘關節韌帶溫度較低,不能達到適應投擲標槍時對關節的要求。因此,導致肘關節損傷,多發于肱骨內上髁。因此我們通過原始點按摩的方法,在患肢上尋找肘關節原始點(多為患臂壓痛點)和患肢異側下肢膝關節內側周圍的原始點即膝關節內側周圍痛點(中醫經絡理論,上病下治、左病右治)進行有節奏的,有層次的手法按摩,把所有原始點的壓痛轉化為酸脹感為宜。最后疏理整個患肢的肌肉,解決伸肌、屈肌走行傳導疼痛以及肌肉痙攣。
恢復肘關節活動能力可以通過牽拉關節內與周圍軟組織來提高致密結締組織的柔韌性,并增加相關的肌肉力量來改善關節的活動范圍和穩定性。采用同類投擲項目進行器械替換,通過投擲、拉伸、懸吊等方法,對肱骨內上髁炎進行干預,因為標槍項目是反關節用力,極易造成肘關節損傷,大多導致肱骨內上髁炎。而擲鐵餅的過程中恰好可以放松肘關節,也是因為鐵餅在手上具有離心力,剛好可以對肘關節有一個向外拉拽的作用,通過其肌肉工作原理可了解肘關節周圍的肌肉群有一個牽拉的作用,同時鐵餅撥餅的動作正好可以起到一個遞進性的旋前圓肌和尺側腕屈肌的一個肌肉功能性的鍛煉,其次,雙杠支撐可以有效的拉伸到尺側肌肉,對旋前圓肌,尺側腕屈肌都有良好的拉伸效果。最后配合單杠靜力引體,是自身懸掛于單杠之上,是肘關節通過自身體重大幅度牽拉,對肘關節起到松解作用。
這些損傷大多涉及韌帶、肌腱等,有時會造成關節面的小關節脫位,導致肘關節內部結構的破壞。常規治療包括制動、冷敷、加壓、抬高患肢、癥狀性鎮痛和早期的康復訓練。中醫理論認為,肱骨內上髁炎屬于肌腱損傷的分類,也就是中醫所謂的“筋傷”范疇。經常采用保持固定、中藥外敷肘關節患處、推拿周圍經絡、針灸相應的穴位等治療方法。其中“捋筋”是治療肌腱損傷的主要傳統方法,原理為按摩促進肌肉毛細血管的擴張,增加肌肉橫截毛細血管的血流量,改善微循環,加速體內活性物質的降解和轉運和炎性物質排泄,有助于改善粘連,促進肌腱的再生,促進受損肌肉組織的恢復。
目前,肘關節損傷的診斷和療效評價尚無統一的參考依據。通過引入Mayo肘功能評分系統客觀評價治療效果,定量觀察指標,避免治療效果評價的主觀性。結果表明,治療前后患者日常生活功能評分明顯提高,均達到治愈標準。其中,3d治愈7例(70%),治愈1周(100%),總治愈率為100%。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原始點按摩結合運動康復訓練是治療肱骨內上髁炎有效方法之一。本方法具有痛苦小、副作用小、成本低、易于推廣普及等優點,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1] 卓 倪. 排球運動中魚躍墊球肘關節損傷預防研究[J]. 科技通報,2015(02):16~18.
[2] 徐建武,陳克夢,馬 馨,劉道滿. PNF拉伸對機體局部大負荷運動后快速恢復的效果[J]. 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15(10):962~966.
[3] 李新偉,譚克平,杜 嘉,沈亞芳. 浮針療法治療肱骨內上髁炎30例臨床觀察[J]. 江蘇中醫藥,2015(10):58~59.
[4] 李 鐵. 乒乓球運動員過度訓練對肘關節損傷康復治療[J]. 科技通報,2015(12):24~25.
[5] 吳 強. 康復運動療法在肘關節損傷中的應用[J]. 中國傷殘醫學,2014(03):194~195.
[6] 繆奇祥. 電針肘部原始點治療肱骨外上髁炎24例臨床觀察[J]. 吉林中醫藥,2013(03):298~299.
[7]. 肱骨內上髁炎[J]. 風濕病與關節炎,2013(04):76.
[8] 李 放. 按摩患側肌肉加手法復位聯合針刀松解骶髂關節周圍軟組織治療骶髂關節損傷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 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3(10):126~127.
[9] 王友仁. 按摩治療骶髂關節損傷60例[J]. 按摩與導引,1998(02):14~17.
[10] 蔡品一,劉元奇,夏仲海,李鳳杰. 圍刺法配合推拿治療肱骨內上髁炎30例[J]. 中醫外治雜志,2009(04):19.
[11] 周衛東,張曉英,郭曉兵主編.實用運動醫學研究[M].2012
[12] 張宏宇. 推拿按摩治療急性踝關節損傷的臨床應用[J]. 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18):2454~2455.
[13] 陳香仙,朱國萍. 肱骨外上髁炎的推拿與抗阻運動康復研究[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06):71~74.
[14] 程 曉. 青少年投擲運動員核心力量訓練效果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
[15] 高 青. 肱骨外上髁炎的康復治療[J]. 山西醫藥雜志(下半刊),2008(08):743~744.
Study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Original Point Massage Combined With Exercise Therapy on the Treatment of Medial Epicondylitis of Humerus
XU Feng, LUAN Zhenchang
Mudanjiang Nornal College, Mudanjiang Helongjiang, 157012, China.
Objective: to use the original point massage technique and sport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o treat humeral epicondylitis, and to find the best technique and the method of sports rehabilitation.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primary point massag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medial epicondylitis. Methods: 11 patients were trea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curative, effective, effective, ineffective)control, Mills sign(extensor tendon traction test)results were compared, Mayo elbow function score and cure rate were compared. Results: all patients had no complications. The scores of Mayo elbow function in 3D and one week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reaching the standard of cu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Conclusion: the original point massage combined with movement therapy in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e original point massage can relax the muscles and invigorate the circulation of blood, and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muscle strength and quality of the affected limb, so that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remarkable, a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Raw point massage; Movement therapy; Medial epicondylitis
1007―6891(2017)06―0028―03
10.13932/j.cnki.sctykx.2017.06.07
G804.54
A
2017-06-14
2017-07-29
牡丹江師范學院研究生科技創新項目,運動員“標槍肘”常規治療中兩種康復訓練效果對比研究,項目編號:kjcx2017-02mdj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