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涵妃
在這個言必稱“匠人精神”的時代,《了不起的匠人》系列成為了傳統手藝紀錄片中的一股清流,團隊走出一條區別于傳統紀錄片的路子,根據市場制作出差異化的內容,為大眾提供傳統人文方面的認知,讓更多的人“看見好奇東方”。

如今打開一個視頻App,匠人、手藝這樣的詞已經成為了大數據中的熱門關鍵詞,隨手一搜,就能看到二三十個成系列的紀錄片結果,留住傳統手藝的呼聲越來越高,在許多平臺上談起“匠人精神”也常能引發話題熱度。而發聲于2016年的《了不起的匠人》紀錄片系列,迄今為止已拍了三季,令人印象深刻的,也許不是它像同類作品卯著勁在片子里談匠心,而是片子本身顏值高, 內容表達十分年輕化,再加上與商業品牌聯合,一經推出,傳播效率很高,使其在一眾同質的作品中脫穎而出。

一手策劃了《了不起的匠人》的發起人李武望2016年開了一個豆瓣ID,自片子開始拍攝,他持續記錄并寫下“攝制組日記”,各種幕后的細節中,既有凌晨時分的北京,也有穿著雨衣穿梭在江南小城的舉著攝像機的團隊。免不了俗地問起李武望關于拍攝紀錄片的初心,導演回憶起個人經歷,簡單利索:因大學時的專業是視覺傳達,常年學習美術而涉及傳統手藝及審美,后來從事廣告策劃,他發現傳統的東西都非常精細,但在表達方面卻顯得很過時。

從2013年開始,關于為手藝人拍紀錄片的想法斷斷續續地醞釀了三年,李武望一直在思考怎么把傳統手藝通過現代媒介表達出來。2015年,他從湖南廣電辭職,開始獨立創業,當時內心最迫切地、最想做的項目就是拍攝手藝紀錄片。一開始團隊去甘南、新疆、日本各地拍紀錄片,遇到了不少困難。因為公司新成立,沒什么知名度,不像過去在湖南廣電,既有的平臺依托下,采訪溝通上都比較順暢,而當下只得一步步地慢慢來。

在豆瓣上,李武望給自己的《了不起的匠人》第一季打了四分,評語是:我覺得還可以更好。實際第一季推出之后,各個視頻平臺的點擊率很高,甚至打破了紀錄片類的播放記錄。選材是決定成片的重要因素,團隊未將拍攝的手藝人囿于國內,而是選取東方文化的區域,視角獨特,第一季就搜集了二十位不同行業的手藝人,讓大家一飽眼福:四十年如一日的漆人坂本雅彥,木下生花的潮州木雕手藝人,六年全靠妻供養的柴燒界“李安”……幾季下來,越來越多的匠人被挖掘出來,有更多的人通過“了不起”系列了解到傳統手藝。

拍攝的過程中,李武望也在不斷地關注手藝人群體。傳統手藝的美學教育十分薄弱,很多手藝人做的東西不錯,但是審美卻是落后的,市場意識也非常差;現下很多手藝人都把心思花在評選“非遺傳承人”這樣的稱號上,而不是沉下心來專心手作。走訪的時候他還發現,很多過得特別好的、東西也做得精細的手藝人都有美術功底,他也愈發篤定審美價值在傳播手藝過程中的重要性。想要改變傳統手藝的現狀,需要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入進來,加強 對其價值的認可。
跳出片子本身,其背后的運營模式也為同類的紀錄片提供了范本。隨著第二、第三季的推出,團隊集結線上線下各種平臺,舉辦見面會、手藝展,發布同名書籍等,來配合紀錄片的播出。跟傳統紀錄片的方式不一樣,團隊根據市場來確定內容,每次拍攝前,都要通過微博、豆瓣等平臺對大眾的關注度進行分析。除了制片團隊之外,背后還有一支內容運營與營銷的團隊,圍繞“亞洲,看見好奇東方” 這個主題 ,持續地進行長線運營與推廣。

如今,“了不起”系列成為了十分有力的招牌。李武望的團隊不僅制作觀眾想看的、有價值的高品質內容,還圍繞生活方式和商品做文章。為了滿足用戶需求 ,“了不起”系列正在研發一些收費的手藝課程,讓更多的人親身體驗手藝的復雜與樂趣。近期團隊還在籌備一部電影以及衍生品,每個項目都計劃出書等;在不同城市,人們還可以看到“了不起”系列的手藝展覽以及文創產品。通過差異性的內容與服務,越來越多的商業品牌愿意為“了不起”系列買單。
在李武望看來,“了不起”系列未來要做成中國年輕人喜歡看的紀錄片,它的核心競爭力,是通過新視聽的語言,與不同以往的知識科普和新的運營方式,保證內容觀眾的關注度。“其實就是說人話,一些做傳統節目的人把自己架得太高了,而我們不僅制作內容,還給用戶提供認知方面的東西,了解許多地方的地理與人文風情。”

◎ 對話:海峽旅游×李武望
海峽旅游:對當下越來越多的商業力量關注傳統手藝、拍手藝人的紀錄片,怎么看?
李武望:對于越來越多的人關注與加入,首先我認為是一件好事,其次,大家都做紀錄片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慢慢淘的過程。任何一個行業都有從雜亂到規整的一個過程,就像滴滴打車,它也為行業的規范樹立了不少標準。我們做了幾年,接下來會幫助這些手藝人, 找到國內非常好的設計師進行重新設計與手藝再造。
海峽旅游:未來還打算推出哪些內容?

李武望:我們打造了“了不起”頻道 ,對標要做成未來中國人年輕人喜歡去看的紀錄片,包括接下來即將推出的“了不起的村落”,打算做一個一百個村落的計劃,借這個項目把快消失的傳統村落提煉出來,如今城市化帶來了一些缺失,我們就想把這些快被忽略的人文風情呈現出來。還有一個“三天三夜”的紀錄片,通過一些群體的故事的呈現,洞見人性,看見好奇東方。最后通過這些來提升觀眾關于品牌的認知度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