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燦
哥哥當總理三起三落,但都沒完成任期,如今弟弟正準備接班,開啟另一個謝里夫時代。
8月1日,巴基斯坦前石油和自然資源部長沙希德·阿巴西當選新總理,不過他只是個過渡總理,不久之后就要讓位給旁遮普省首席部長夏巴茲·謝里夫,后者是納瓦茲·謝里夫的弟弟,只待補選成為國會議員之后就能接過哥哥的政治遺產,繼續維持謝里夫家族在巴基斯坦的政治地位。
7月28日,巴基斯坦最高法院以涉嫌貪腐為由,宣布取消總理納瓦茲·謝里夫的任職資格,謝里夫隨即宣布辭職。這一消息引起國際社會嘩然。巴基斯坦至今沒有一任總理能干到任期結束,幾乎全是半路下臺。雖然納瓦茲·謝里夫下臺了,但他領導的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仍是執政黨,控制著議會多數席位,而他不過是從臺前轉到了幕后遙控,依然對巴基斯坦政治有著強大的控制力和影響力。于是有評論戲稱:一個謝里夫倒下了,另一個謝里夫站起來。
旁遮普的“大地主”
納瓦茲·謝里夫下臺了,他選擇的繼任者是弟弟夏巴茲·謝里夫,這讓謝里夫家族再次浮上水面。比起巴基斯坦另一個傳統政治大家族——布托家族,謝里夫家族可以說是后起之秀,布托家族已經完成了第一代和第二代的最高政治權力更替,而謝里夫家族打頭陣的主要還是納瓦茲·謝里夫。
布托家族選擇信德省作為其大本營,謝里夫家族則把大本營安在了旁遮普省,他們在此經營了半個多世紀,在旁遮普實現了從商業大亨到政治豪門的轉變。
謝里夫家族是在19世紀后期從克什米爾移民到旁遮普的。1939年,19歲的穆罕默德·謝里夫與其他6個兄弟一起,在拉合爾創建了一家鑄造廠。之后幾十年,謝里夫兄弟將家族企業發展成為伊特法克集團,成為巴基斯坦最大的工業企業之一,穆罕默德·謝里夫便是這家大企業的掌門人。
1973年,時任巴基斯坦總理、人民黨創始人阿里·布托推行國有化政策,要把銀行、交通運輸、鋼鐵等重要行業收歸國有,以鋼鐵鑄造業起家的謝里夫家族遭到重創。老謝里夫不得不將一部分家族事業轉移到中東地區,但伊特法克集團的財富已經大幅縮減。1977年,時任陸軍參謀長穆罕默德·齊亞·哈克發動軍事政變,阿里·布托政府被推翻。因老謝里夫注重發展與齊亞·哈克的關系,原來被收歸國有的鑄造企業得以歸還。
收回家族企業后,老謝里夫將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在英國、沙特、阿聯酋和巴基斯坦收購了多家與農業有關的產業。到20世紀80年代末,伊特法克集團已擁有30余家企業,主要涉及糖業、紡織業、工程建造、造紙、鋼鐵、刨花板等業務。
旁遮普省首府拉合爾
不過由于家族成員數量已經膨脹到100多人,為爭奪財產,家族內斗不已。在納瓦茲·謝里夫第一次當選總理后,老謝里夫便開始獨自經營項目。1996年,家族企業分裂成三部分:謝里夫集團、伊特法克集團和哈西卜·瓦卡斯集團。老謝里夫仍舊掌管伊特法克集團。
謝里夫家族在旁遮普省深耕細作,納瓦茲·謝里夫和夏巴茲·謝里夫在主政旁遮普省期間,都很重視大力發展當地經濟。如今,旁遮普省已成為巴基斯坦當之無愧的超級大省。
旁遮普省位于巴基斯坦東北部,是巴基斯坦人口最多的省,集中了約1億人。旁遮普省也是巴基斯坦的經濟重鎮,該國的工業體系基本上是在這里建立的,紡織業、醫療器械、電器、體育用品、自行車、金屬制品、食品加工、地板、重型機械等工業門類非常齊全,全國90%的紙張、75%的化肥、70%的食糖、40%的水泥也都在這里生產,貢獻了巴基斯坦60%的GDP。同時,這里也是“國家的糧倉”,出產巴基斯坦全國近80%的糧食。
在基礎設施方面,旁遮普省擁有巴基斯坦五分之四的高速公路,是該國唯一實現縣縣通公路的省份。旁遮普省每年的經濟增長率超過6%,是巴基斯坦經濟發展最快的省份。此外,旁遮普省也是巴基斯坦的軍事活動中心,參謀長聯席會議、陸軍總部都設在該省的拉瓦爾品第,陸軍9個集團軍中的6個就駐扎在該省。這種軍事上的影響力也加重了旁遮普省的分量。
難怪有人這樣形容:“贏得旁遮普,就等于贏得巴基斯坦”。納瓦茲·謝里夫的內閣被稱作典型的旁遮普省人主導的機構,從總理、總統到參謀長、國會主席等要職都由旁遮普省人擔任。謝里夫還在旁遮普省內排除異己,讓謝里夫派系牢牢掌控這個超級大本營。
夏巴茲·謝里夫正式接任總理一職后,就必須辭去旁遮普省首席部長職務,但謝里夫家族不可能讓旁遮普省的掌控權旁落,夏巴茲·謝里夫選定的繼承人是自己的兒子哈姆扎·謝里夫,后者將成為謝里夫家族第三位旁遮普省首席部長。
謝里夫的“三起三落”
作為旁遮普省最大的家族和財團之一,謝里夫家族的真正崛起主要得歸功于納瓦茲·謝里夫。在30多年的政治生涯里,納瓦茲·謝里夫從旁遮普省的地方財政局長、首席部長,一步步登上這個國家的最高權力舞臺,三次當選總理,三次折戟。這種政壇起伏經歷,是其他巴基斯坦政治家難以企及的。
納瓦茲·謝里夫出生于拉合爾,父親的商業帝國為其成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他從拉合爾政府學院畢業后,進入旁遮普大學攻讀法律。大學畢業后,納瓦茲·謝里夫進入家族企業,幫助父親經營鑄造廠。在軍方領導人齊亞·哈克的引領下,納瓦茲·謝里夫涉足政壇。從政早期,他順風順水,先后做過旁遮普省的財政局長、體育部長,32歲被提拔為首席部長,1985年當選國會議員和旁遮普省議會議員。
1988年齊亞·哈克搭乘的飛機失事,納瓦茲·謝里夫聯合十個保守派政黨組成伊斯蘭民主聯盟,與人民黨領導人貝·布托展開大選角逐。貝·布托贏得大選后,納瓦茲·謝里夫一直反對新政府,促使后者在1990年辭職下臺。在同年舉行的國民議會全體會議上,謝里夫被推選為新總理。這是巴基斯坦首次由旁遮普人出任總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