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欽洪

海洋文化是人類文明的源頭,而福建是海洋資源大省,海洋文化是福建文化中最重要的、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可以說,福建海洋文化是中國海洋文化的杰出代表。
在中國版圖中,與其它省相比,福建算是比較特殊的存在,可謂“福建特色”。這種特殊性離不開一個關鍵詞——“海洋”,這是福建文化在中華文明中極其鮮明的。海洋是福建政治經濟文化的特殊符號,自然,也深刻地塑造著福建人的性格特質,深深地影響著福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最具移民性省份
福建是移民省份,居民不僅大量遷入,也大量遷出。福建居民中有百分之八十是中原移民,而福建又是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的主要來源地。從魏晉開始福建已經接受大規模移民,經唐宋,到明清,長達一千五百年之久,從明清開始又逐步向臺灣和海外的移民。可以說,沒有移民就沒有今天的福建,福建的發展史就是一部移民史。這種頻繁的移民和變動,造就了福建人處事靈活、視野開闊、做事精細、敢于創新等特性。
最具海洋性省份
福建是中國最具海洋色彩的省份。在遠古的新石器時代,福建人已經通過大陸橋從東山跨過淺淺的海峽,抵達臺灣,從那時候起已然注定福建人蹈海踏浪,遠渡重洋的特性。宋元時期,在300多年時間里,福建是大航海運動的先驅,泉州刺桐港一直是與埃及亞歷山大港并列的東方第一大港,福建引領大航海時代,是中華文明對外傳播的橋頭堡。明初,鄭和七下西洋,六次從福建起錨,明中后期漳州梅嶺港、月港曾經一度是中國對外貿易門戶,到清末民初,福建是中國海軍搖籃,是中國海軍及海洋國防工業發祥地,福建人還是下南洋的主體,今天依然是中國遠略的起點。同時,福建海洋文化在中國全球化過程中,具有巨大的啟發意義。
海陸并驅型省份
福建依山伴海,經濟有山有海,需要山海協作。今天,海洋產業以及延伸的相關產業依然是福建支柱產業之一,而以茶葉和瓜果花卉為主的農業也是福建支柱產業之一。東南丘陵特性又注定了福建無法全面工業化,地域限制其工業的深度發展,無法像江浙滬和廣東那樣深度發展。在發展海洋產業和對外貿易的同時,其農業、生態的保持和發展具有重要性,所以,福建經濟是工業與農業并重,海洋與山地齊驅。
海內外“兩個”福建
福建面積12.4萬平方公里,人口3800萬,經濟總量在全國第十位。無論資源稟賦,還是人口數量,抑或經濟實力,在全國范圍看都屬于中等量級的,并不顯眼。但如果加上閩籍海外華人華僑,加上部分臺胞,隱形的福建實力和張力,恐怕要超過絕大多數省市。據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莊國土院長研究,海外華人華僑有近5000萬人,福建就占1800萬人,達到三分之一,而東南亞的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五國經濟命脈是華人占主導地位,尤其閩裔與粵裔,而閩裔又似乎略勝一籌。看福建不僅要看本土福建,也要看海外福建,而“兩個”福建加起來實力驚人,較其他省市有很大的優勢。
多元文化的交融
從全國來看,福建是多元文化交融的典型;從遠古來看,福建有百越族,而后有高山族、畬族,可謂多民族聚居地。福建又有幾撥大規模移民,有兩晉客家移民,有初唐、中晚唐和五代的中原河洛移民,這些移民與土著居民雜處。宋元時期福建人領導大航海運動,在泉州港又出現各種來中國定居的海外移民,出現儒、釋、道和景教、伊斯蘭教、拜火教、摩尼教等并存現象,今天因文化多元化使泉州被評為中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
受海洋文化影響,福建又誕生了包括媽祖在內的多種民間信仰,各種信仰相互融合。受移民和多山的影響,福建至今都有“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的奇特現象。
經略海洋橋頭堡
福建自古就是中國人下海的第一站,曾經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是中國對外交流的重鎮。世界將福建人與歐洲的荷蘭人類比,將福建人視為東方的“海上馬車夫”,不僅體現福建在海外交流的活躍,也體現了福建人的聰明與開拓進取精神。今天,福建是國家“一帶一路”海上核心區,是中國走向深海的起錨地,加上遍歷世界的閩裔,福建注定要成為中國經略海洋的領航員。歷史上,福建的海洋發展史、對外貿易史和移民史,依然能給今天走向藍海,走向深海的中國以啟發。
離不開的“臺”與“僑”
福建永遠離不開“臺”與“僑”。3200萬名臺胞有八成祖籍福建,海外華人有1800萬人是閩裔,臺胞與僑胞總數不低于4000萬人,超過福建本土人口。歷史上,閩裔華僑在辛亥革命、抗日戰爭和改革開放等三個中國關鍵歷史階段都扮演了極其重要角色。今天,福建的發展離不開臺海穩定,也離不開臺商、僑商的投資,福建深度發展離不開“臺”與“僑”。今天,福建是充分利用地緣、血緣、文緣等獨特優勢,團結海外華人重要地區,也可以借助閩裔推動海外投資,帶動福建產業走出去,有利于福建經濟高速發展。
濃厚的家國情懷
在安土重遷的古代,家土觀念伴隨著每一位中國人,到今天依然將祖籍作為自己的地域身份。長期的移民,使福建人對故鄉內涵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和眷念。
福建是全國宗祠最多,宗祠文化最盛的省份,這是精神家園,也是家族團結、傳承和興旺的紐帶和地標。近代,福建誕生了黃乃裳、陳嘉庚、胡文虎、莊希泉等對中國貢獻卓著的著名僑領,也出現了像林紹良、郭鶴年、林文鏡、陳永栽、施至誠等很多回報桑梓的著名企業家,這是福建人身上擁有的家國情懷在驅動。
極富文化創造力
海洋文化賦予人們開闊的視野,勇于拼搏和敢于創新的精神,這種精神是經濟和文化創造的原始動力。福建誕生了如美團網、今日頭條、美圖秀秀、人人網、飯否網、網龍等著名IT企業、新興企業,正是福建人善于創新,極具創造力的體現。福建電子信息業、民營企業發達,出現很多創新型科技和知名品牌。在文化上,福建也善于吸收海外先進文化,融合創新,這是在全國各省中都比較突出的。
未來成長新高地
福建擁有強大的海外資源,是國家”一帶一路”海上核心區,福建民營企業發達機制靈活,福建擁有電子信息等良性產業,福建生態環境優越,地理位置優越,這些造就了福建具有較大發展空間。在國家經濟戰略遷移的大背景下,未來,以福建為核心的海西經濟圈,以廣西沿海、海南和廣東湛江為核心的北部灣經濟圈,從四川成都到安徽合肥的沿長江經濟帶,三大經濟圈將在未來20年高速發展,成為三個極具潛力的崛起之地,而福建無疑最具戰略優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