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亞平

【摘要】 目的:探討分析環狀混合痔患者采用“8”字懸吊術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60例環狀混合痔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療方法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8”字懸吊術+術后抗生素治療+中藥坐浴治療+常規每日1次換藥)和對照組(30例,傳統外剝內扎術+術后抗生素治療+中藥坐浴治療+常規每日1次換藥),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治療效果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等情況。結果:治療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等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治愈率(90.0%)顯著高于對照組(7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100%)與對照組(96.7%)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術后出現便血、水腫、肛門下墜等并發癥發生率(10%)顯著低于對照組(2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環狀混合痔患者采用“8”字懸吊術治療的臨床療效較為理想,可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治愈率,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值得大范圍推廣應用。
【關鍵詞】 環狀混合痔; “8”字懸吊術; 治療療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2.09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32-0180-02
環狀混合痔是臨床肛腸科較為常見的一種難治性疾病,目前臨床主要采用外科手術治療[1]。不同的手術治療方法,其治療效果也不一,如何一期治愈環狀混合痔,盡可能保護患者肛門功能,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已經成為當前肛腸界學者思考的重點問題[2]。傳統外剝內扎術雖然應用較為廣泛,但是手術創面較大,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疼痛,而且術后愈合較慢,容易發生肛門溢液、肛門狹窄等并發癥[3]。筆者所在醫院采用“8”字懸吊術治療環狀混合痔患者,結果均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為進一步分析環狀混合痔患者采用“8”字懸吊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本文對比分析了筆者所在醫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60例環狀混合痔患者分別采用傳統外剝內扎術+中藥坐浴治療及“8”字懸吊術+中藥坐浴治療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60例環狀混合痔患者,排除合并內分泌疾病患者及代謝疾病患者。現將60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療方法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治療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20~60歲,平均(52.8±7.2)歲;病程2~16年,平均(9.1±3.2)年。對照組中男14例,女16例;年齡20~60歲,平均(52.3±7.1)歲;病程2~15.7年,平均(8.8±3.1)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病程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混合痔外剝內扎術治療,于患者齒線周圍采用組織鉗提起混合痔,行一道“V”型切口,從外痔頂部慢慢切開皮膚一直到外痔外側緣,仔細剝離外痔組織。注意保留三角形皮瓣等部分外痔皮膚,將外痔部分全部剝離,一直到齒線上方大概0.3 cm處。于內痔基底部進行雙重結扎,部分痔核應完全切除。
治療組患者采用“8”字懸吊術治療,術中實施局部浸潤麻醉處理,取患者側臥位,常規消毒、擴肛,通過肛門鏡檢、直腸指檢全面檢查痔核的形態、部位、數量和肛管內外病變狀況。綜合考慮患者痔核分布、數量在3點、7點、11點母痔區分段設計三個外切口,然后再結合痔核大小合理設計兩個外切口,注意切口間皮瓣距離應保留0.5 cm以上。按照垂直方向采用小彎鉗夾住一枚內痔痔核進行固定,采用彎血管鉗距離齒狀線一定距離處夾持基底部,選擇7號絲線進行“8”字縫扎懸吊處理,需要注意的是結扎點不能在同一平面,結扎點之間的黏膜橋應注意保留,還需要完全剪除痔瘡體殘端。治療外痔瘡的過程中,應根據瘡體形態行弧形切口或者梭形切口,妥善切除部分痔瘡體,鈍性剝離痔瘡組織一直到齒線下方約0.5 cm處,對創面進行適當修剪,保持引流的暢通。采用碘伏紗條覆蓋創面,采用塔型包扎方式固定外置輔料。
兩組患者術后控制排便2~3 d,術后5~7 d都需要常規應用2 g頭孢西丁(加入250 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積極預防感染。同時,術后第1天開始兩組患者都需要進行中藥坐浴治療,中藥坐浴方如下:苦參20 g,黃柏20 g,蒲公英20 g,馬齒莧20 g,五倍子20 g,地膚子20 g,芒硝15 g,冰片5 g。上述中草藥1劑/d,中藥房代煎,每天便后先用熱氣熏蒸5 min左右,待藥液溫度在40 ℃左右,坐浴10 min。采用碘伏常規消毒換藥,牛黃痔清栓納肛。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統計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等指標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臨床治療效果評價標準;治愈,患者主要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肛門功能恢復正常,脫出痔塊消除;好轉,患者主要臨床癥狀相對治療前有所改善,脫出痔塊有所縮小;無效,患者主要臨床癥狀及體征并沒有明顯改善,肛門功能也沒有明顯好轉。總有效=治愈+好轉。
1.4 統計學處理
通過SPSS 12.0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對比
治療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等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對比
組別 術中出血量(ml) 手術時間(min) 住院時間(d)endprint
治療組(n=30) 15.71±2.49 20.12±3.48 6.63±1.58
對照組(n=30) 40.89±5.59 32.55±3.24 14.25±3.13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治療組患者治愈率(90.0%)顯著高于對照組(7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100%)與對照組(96.7%)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治療組患者術后出現便血、水腫、肛門下墜等并發癥發生率(10.0%)顯著低于對照組(2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環狀混合痔是痔瘡發展的最后一個階段,痔瘡出現中重度脫垂,此時肛管的正常生理功能及解剖結構已經喪失,齒線也已經消失,因此具有一定的臨床特殊性[3]。目前,臨床主要采用傳統外剝內扎術及內痔瘡注射、分段齒形結扎術等改良手術治療環狀混合痔患者,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PPH)治療混合痔瘡的效果已經得到大多數學者的認可和肯定,相比傳統術式在治療上確實存在諸多優勢,但是該種手術治療費用比較高,很難在基層醫院大范圍推廣應用[4-5]。本次試驗研究表明,治療組患者采用“8”字懸吊術+中藥坐浴治療,結果治療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等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患者治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組患者術后出現便血、水腫、肛門下墜等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這和胡響當等[6]研究報道結果基本一致。“8”字懸吊術將內外痔瘡分開治療,術中將齒線區肛管移行上皮區保留,針對內外痔瘡分別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這樣可以保留完整的齒線,避免肛門功能受損[7-9]。本次兩組患者術后均進行中藥坐浴治療,藥方中苦參、黃柏、蒲公英、馬齒莧、五倍子、地膚子、芒硝、冰片等中草藥可達到活血化瘀、清熱利濕及消腫止痛的效果,有利于緩解患者術后疼痛感,降低肛門水腫、肛門下墜等并發癥發生率,幫助患者盡快康復[10-11]。
綜上所述,環狀混合痔患者采用“8”字懸吊術治療的臨床療效較為理想,可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治愈率,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值得大范圍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祁衛華.改良術式結合中藥坐浴治療環狀混合痔的臨床療效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6,7(14):22-23.
[2]吳喜華,魏志軍,何日明,等.TST術加外痔切剝治療嵌頓環狀混合痔臨床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15(8):229-231.
[3]謝林,沈洪明,易清秀,等.環狀混合痔改良分段齒線結扎術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31):131-132.
[4]平措,普布羅杰.PPH術與改良分段結扎術治療環狀混合痔的療效觀察[EB/OL].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19(10):3872-3873.
[5] 沈奎,朱競,張承岳,等.封閉式分段結扎術治療環狀混合痔的療效觀察[J].安徽醫藥,2015,06(11):1130-1132.
[6]胡響當,陳艷,李帥軍,等.分段剪口結扎結合內括約肌松解術治療環狀混合痔60例[J].湖南中醫雜志,2012,2(9):45-46.
[7]李薇,毛紅,唐平,等.縱切橫縫加部分內括約肌切斷術配合中藥熏洗治療環狀混合痔40例臨床療效分析[J].四川中醫,2014,10(7):101-103.
[8]譚迅,劉渝陵,陳宇,等.改良式分段結扎術治療嚴重環狀混合痔臨床療效觀察[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3,6(11):391-393.
[9]王傳思,謝貽祥,鄭學海,等.PPH結合懸吊術治療環狀混合痔的療效分析[J].安徽醫藥,2013,17(8):1317-1319.
[10]陳慧.外剝內扎痔核懸吊保留齒線術治療環狀混合痔臨床觀察[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3,19(3):80-81.
[11]張傳舉,南炳輝,李紅波,等.用“8”字懸吊術治療環狀混合痔瘡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4):134-135.
(收稿日期:2017-07-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