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玉玲
【摘要】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很多學生英語讀寫甚至聽的能力都較好,但是口語表達能力較弱。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師生對口語練習重視不夠、學生存在口語表達心理障礙、缺乏一定的語言環境等因素。本文通過探究并提出通過培養學生口語表達的興趣,豐富教學手段、因材施教、激發潛能、調節課堂氣氛、豐富教學手段、多方營造英語會話環境等方法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關鍵詞】中學生 英語口語 原因 對策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載體。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加入WTO,申辦奧運、一帶一路等活動的逐步開展,我國與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日益頻繁,世界經濟一體化已成共識,培養中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也愈發重要。然而,在教育改革不斷探索和進步的同時,我們仍然發現:有些學生英語讀寫甚至聽的能力都很好,但在口頭表達時,或結結巴巴,或辭不達意。總之,大多數中學生難以用學過的英語知識來口頭表達自己的思想。對此,本文將就中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欠缺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一、中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欠缺的原因分析
1.師生對口語練習均不夠重視。從語言的學習規律來看,任何一種語言,有聲語言是第一性的,文字語法是第二性的。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學生甚至教師對英語口語不夠重視,覺得英語口語測試不直接納入高考成績,對高考升學影響不大,再則大多數人學了英語也很少有機會與外國人交流。因為不重視,所以少練習,許多教師和學生不注重口語能力的培養,只注重詞匯、語法和閱讀等方面的教學,對教材中安排的大量口語活動不愿意花時間練習,或者口語操練很少。結果許多學生學了多年的英語,筆試成績不錯,閱讀水平就尚可,卻無法開口,更不用說與人英語交流了,造成了啞巴英語現象:只會讀,不會講。
2.學生存在口語表達心理障礙。因為平時缺少英語口語訓練,基本功不扎實,不少學生對開口講英語總有一種懼怕心理,怕出錯,怕受老師責備,怕被同學取笑。這種恐懼心理常常導致學生在用口語表達情感時顯得焦慮和緊張,影響他們的思維和正常工作的交流。有時教師也是影響學生課堂產生焦慮感的重要因素,部分教師的課堂言行態度,易造成學生過分緊張,使他們不能充分表現自己,影響他們積極參與課堂口語訓練活動的熱情。如在糾正學生語言錯誤的問題時,何時糾錯、糾錯的次數、怎樣糾錯等都會影響學生口語訓練產生焦慮的程度。“恐懼”心理阻礙了學生英語口語訓練和表達,結果越怕越不敢說,越怕越說不好,以致于后來直接不敢開口。
3.口語表達缺乏語言環境。每一種語言都需要一定的環境,我們能夠很好地表達漢語是因為我們生活在漢語的環境中。但中學生接觸真實英語交際情景的機會非常局限,他們英語的學習和知識的獲得主要環境就是課堂,英語角等大學常見的英語學習活動在中學還相對少見。而在目前大部分英語課堂還是那種教師一支筆、一本書、一言堂、一板書的形式,缺少學生創造使用目的語的氛圍和場合,口語練習也往往是教師控制的、機械的操練,缺少師生之間思想上、信息上、情感上互動而有意義的交流,這樣的語言環境嚴重影響了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由于受母語的干擾和缺乏真實語言環境,學生在用英語交際時不能直接用英語表達,總想譯成漢語;在人前頻繁出錯,產生羞恥心理;意志薄弱者,“逢”難便退。
二、提高中學生英語口語表達水平的對策建議
1.培養學生學習口語的興趣。柏拉圖說過:“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愛因斯坦也說過:“熱愛是最好的教師”。外語學習興趣是一個外語學習者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外語知識而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活動。當學生對某門學科感興趣時,就會產生力求掌握知識的理智感而使大腦感官處于最活躍的狀態,引起學習中的高度理智感而使大腦感官處于最活躍的狀態,引起學習中的高度注意,使感官更加清晰,思維更加深刻、想象更加活躍、記憶更加牢固、能抑制疲勞產生愉快情緒,能夠最佳接受教學信息。一個人要是 對某一件事情感興趣,他就不會感到有困難,即使有暫時的困難,他也會以極大的毅力和堅忍不拔的勇氣去克服它,戰勝它。可見,興趣是學生外語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所以外語教師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可采用英語口語競賽、英語節目演出、英語座談會、創設情景、小組對話、講英語故事、學唱英語歌曲等各種途徑和豐富多彩的活動緊密結合,不斷給學生表達的機會,以培養他們對口語表達的濃厚興趣。
2.重視跟讀、朗讀、復述和背誦。長期跟讀純正的英語發音是訓練標準英語語音和語調的有效途徑。朗讀能加強口語表達的連貫性和流暢性,掌握語言表達中的爆破、連讀、重讀、語調、節奏等技巧,快速提高口語表達能力。老師在課上課下要督查學生背誦重點句子及段落,并要求學生在熟練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復述和背誦,不但能夠積累精彩的語言材料,更能培養口語表達能力,做到出口成章。
3.因材施教,激活潛能。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習者為中心”,強調外語教學要從學生實際出發來確定教學目的,注意因材施教。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要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他們不同的性格、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別培養和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對活潑大膽、反應迅速的外向型學生既要保護他們的積極性,同時要嚴格要求,讓他們說得正確、標準。而對于性情膽小、反應緩慢的內向型學生應該采用激勵和鼓勵的方式,可采取教師先帶頭說或與他們共同操練、表演的方法誘導他們多說,培養他們敢于發言和勇于提問的良好習慣。故而,因材施教是解決口語表達問題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4.調節課堂氣氛,豐富教學手段。課堂氣氛是影響學生心理的重要因素,教師應當善于調節課堂氣氛,有張有弛,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穩定學生的情緒,獲得最佳學習效果。口語課的課堂氣氛尤為重要,要盡力創造輕松、自然、愉快的氛圍,并要始終讓學生處于興奮狀態,教師不僅語言要生動、幽默,而且教學方法要豐富。應該充分利用圖片、幻燈、直觀教具以及微課多媒體等手段,采用情景對話,看圖說話,小組討論,模擬表演,講故事等發揮方法進行口語訓練,同時對學生語言的準確性和語言語調的標準,培養口頭表達力求標準,提高訓練效果。
5.多方營造英語會話環境。學說語言與語言環境有直接聯系。語言環境優越,學起語言來就又快又好。學校和教師要努力營造一個英語會話的良好氛圍,英語會話不僅只是在課堂上進行,而且要延伸到課外和日常生活當中,從簡單的問候語開始,慢慢到小對話甚至到自由會話。鼓勵學生應充分利用模擬的語言環境來學習外語,可以利用一些英語APP,如“英語流利說”等模擬聽說訓練。課余布置一定量的課外口語作業,定期舉行課外活動,如英語班會、興趣小組會、學習交流會、討論會、英語角、朗誦比賽、辯論賽等;引導鼓勵學生看英語節目、英文電影、聽英文廣播、多朗讀或背誦經典對話、關注生活中出現的每一處英語等,讓英語盡可能融入我們的生活,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使英語學習達到最佳效果。
三、結語
中學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不少,但教師必須抱著客觀的態度去面對。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思考對策。因為不斷提高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是基礎階段口語教學的目的所在,通過不同方法把課內外口語訓練結合起來,一方面,將極大地促進有限課堂的利用率,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另一方面,將使口語教學與學生的課外活動緊密結合,從而促進學生交際習慣的培養和口語實際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曾瓊.淺談中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2]劉海平.影響中學英語口語教學的不利因素和對策.
[3]汪淑英,盛躍東.影響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因素及口語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