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瓊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042-02
語言是人類開展思維活動、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語言能力是人類智能最重要的基礎能力之一。語言作為人們思想交流的工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新《綱要》中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幼兒期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語言教育活動是幼兒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語言教育活動中,如果教師能有效地創設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注重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引導幼兒積極、健康、有效地學習語言,對幼兒今后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對于幼兒語言教育活動,應在新《綱要》背景下給予多元的評價,以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一、語言教育內容是否注重從幼兒認知和生活經驗出發
語言教育的許多內容都是直觀、形象的,因此語言教育所選的內容能否讓幼兒接受是非常重要的。在評價語言教育的內容時應該考慮以下幾點。
首先,語言教育內容是否與幼兒的日常生活經驗相關。如“玩具展覽”、“有趣的書”、“錢幣”、“中國漢字”等。這些來自于幼兒自身及日常生活的內容,通過教師的合理組織和引導,有利于幼兒在回憶相關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對有關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并整理成較規范的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同時又能引導幼兒去關注自身及日常一些司空見慣的現象,發現現象背后的“真理”。
其次,語言教育內容是否與社會信息相關。如“每日新聞”、“天氣預報”、“抗洪救災”、“交通規則”等,諸如此類的內容讓幼兒感到新奇,同時對幼兒本身的思維、語言要求也較高,有一定難度。對于幼兒來說,他們開始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也有一定的語言基礎,能夠理解這些社會信息,也能夠進行表述交流。幼兒對這樣的活動很感興趣,他們極愿表達和交流自己的所見所聞,并常常會圍繞一個“熱點問題”進行熱烈的討論,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的語言表達、概括能力得到發展,也培養了他們遇事獨立思考的習慣,并使他們的社會性情感得以提升。
再則,語言教育內容中是否有幼兒可接受的科學信息。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一些幼兒易接受的科技發展信息作為語言教育的內容。如“電話”、“特殊電話號碼”、“環保標志”、“橋”、“家用電器”等。這些活動內容有較大的科技含量,涉及一些專業用語、專業知識,不僅使幼兒的語言表述、運用的量大大增加,而且有利于幼兒自主進行加工、概括的思維訓練,使幼兒的語言和思維在相輔相成的過程中得到整合的發展。
二、語言教學方法是否能調動幼兒學習語言的積極性
教師在開展語言教育活動時,能否靈活、有效地運用教學方法促進教學、調動幼兒學習語言的積極性也是一個重要的評價指標。如通過看圖片、演示桌面教具、情境表演、做游戲等直觀形象的方法,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再如活動中利用小實驗、選擇、匹配、比較、記錄等操作方法,幫助幼兒獲得直接經驗,更好地感知、理解和體驗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多媒體輔助教學在豐富幼兒語匯、加深理毹記憶上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一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精心設計課件,用聲像再現或創設教學所需的情境,為幼兒提供形象化的語言學習氛圍,使幼兒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語言教育活動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及其理解、接受特點,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需要而運用的教學方法,是衡量語言教育活動成效的標準之一。
三、語言教育活動是否有利于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在日常的教學中有時會看到這樣的現象:當幼兒在集體活動中積極舉手要求發言的時候,有些教師有意或無意地總讓一些語言能力較好的幼兒回答,久而久之,就使得相當一部分幼兒成了等待教師點名發言的被動的“交往者”。如果這些教師不在乎幼兒發言多么準確或者優美,讓每個幼兒說說哪怕是不正確的、不成熟的想法;或者在很多幼兒爭著要說的時候,用分組或者三三兩兩自由討論的方式來讓每個幼兒有說的機會,讓他們交往的愿望得到滿足和鼓勵,自然他們也就得到了語言表述、運用的機會。新《綱要》強調“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在不斷運用的過程中幼兒的語言能力才能自然而然地提高。同樣的問題還出現在幼兒說話的過程中,有些教師出于“教育”的目的,經常打斷幼兒的話而要求他(她)“說完整”、“說正確”等。實際效果是幼兒在說話的過程中一經打斷后,往往就說不下去了。這是因為,幼兒表述的愿望在這樣的“打斷”過程中受到了挫傷,覺得教師認為他(她)說得不好。有關幼兒語言表述行為的研究發現,沒有表述的愿望或傾向就沒有表述行為的產生,也就談不上語言的學習和運用。因此,教師應當允許幼兒暫時說得不正確、不完整,要相信幼兒會在語言表述、運用的過程中說得越來越正確,越來越完整。其實,這個指標就是評價活動的教育效果如何,因為一切語言教育活動都是為了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只有有利于幼兒運用語言、提高語言能力的活動才是好的活動。
總之,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語言活動時,不應僅僅只是教會幼兒運用一些詞匯、背會一首詩歌、講出一則故事,而是要注重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引導幼兒掌握學習的方法,幫助幼兒領悟到做人做事的真諦,讓幼兒“學會學習”、“學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