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久芳
【摘要】很多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因此受到了家庭中父母、爺爺奶奶的過分溺愛,甚至放縱,這對于小學生的性格和品德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影響了孩子正確的三觀,本文就結合實例談談筆者對于小學德語教學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小學德育;言傳身教;思想品德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083-01
當前我國有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的“地位”可比小皇帝、小公主,基本上是要啥給啥,而且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有些家庭確實較為富裕,對于孩子也“舍得花錢”,但是這種“大方”的家長對于孩子的成長確實不利的。很多小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漸漸養成了自我主義的性格,缺少集體觀念,不知道也不會關心他人。只注重個人的得失,受不得半點委屈。這雖然有很大一部分是家長的過分溺愛造成的,但是作為小學德育教師的我們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那么,作為一名小學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怎樣教育和引導學生,使他們改變已形成的思想觀念呢?我認為教師的言傳身教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學生的第一任老師,能夠讓他們形成不健康的精神品質,完全是他們在言傳身教的潛移默化中造成的,所以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要想改變學生身上存在的毛病,也必須用言傳身教來實現。因為少年兒童天性中的一個最大的的特點,就是極善于模仿和接受。只要教育者能夠采用正確的方法,用自己的言行去教育學生感染學生,在長期的潛移默化之下,一定會讓他們改變到已明確的方向上來,從而實現我們的德育目標。
言傳身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言傳,就是用老師準確,溫馨的的語言向學生傳遞正確的信息,來教育學生。二是身教,就是用老師的自身的規范。道德行為來感化學生。
當一名學生犯了錯誤,教師往往生氣進而是披頭蓋腦的批評。這樣非但不能改不了學生的錯誤行為,而且往往會使學生和老師產生對立情緒,從而疏遠老師,我就曾經有這樣的經歷。
十年前,有一名學生在我講課時他不注意聽講,在下面搞小動作,我幾次用眼神示意,可她不但不接受,還向我做鬼臉。我當時就火冒三丈,把他拎出教室,嚴厲的教訓他一頓,這孩子當時是服了,可過后他不但沒有改,而且比以前更加放肆了。這個學生反常的表現,讓我意識到了自己教育方法的失誤,于是,我又找來這名學生,然后如平常的態度心平氣和的和他仔細交流,指示了他的錯誤行為將會造成的后果,最后提出我希望她原諒老師的錯誤,如他交朋友通過這次交流。這名學生再也沒有犯同樣的錯誤,并且成了忘年之交的朋友,這個事例告訴我們,老師的言傳不能是簡單粗暴地批評,而更不能高高在上的空洞說教,而要采用恰當的方式方法,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上,心平氣和的用心誠懇的態度告訴學生應該做什么,怎么做,為什么要這么做,為什么不能那樣做,同時要推心置腹地與學生交流,讓學生把心里話講出來,以便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把學生的錯誤消滅在萌芽狀態,逐漸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言傳絕不僅僅是對學生批評教育,它還包括對學生的表揚和鼓勵,在某種程度上說,表揚和鼓勵對學生的教育意義更大,因為少年兒童的心里承受能力都比較差,即使是成年人也都愿意聽表揚和鼓勵的話,而對批評較反感。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何不抓住孩子們這一心理特征,進行教育呢?我們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特別是品質較差的學生,老師往往只看到他們的不足之處,很少注意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適當地進行表揚和鼓勵,往往會改變他們的人生軌跡,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我曾教過這樣一位學生,他的學習成績很差,平時比較散漫,老師和同學都對他另眼相看,可是我看到他有一付熱心腸,誰求到他,他都會盡自己的全力去幫助別人,于是,我就把他樹為班級樂于助人標兵,后來,這名學生不但改正散漫的毛病,學習成績也有很大的提高,最后以優秀的成績考入了中學,現在還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當起了老板。
身教,包括用歷史和現實中的優秀人物的行為品質去感染學生,老師可以經常給學生講述英雄人物的事跡,使學生以這些人物為榜樣,在不知不覺中學習英雄的優秀品質,從而樹立起遠大的理想,追求高尚人的人生目標。
老師是學生學習和模仿的對象,老師的言行品質,對學生有著就定性的影響力。特別是小學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更為重要,這是由少年兒童的特點決定的。因此,若想教育好學生,老師必須首先注重自身的道德品質修養。常言道,正人先正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老師都能夠用正確的語言來傳授學生,用高尚的行為教育學生,那么,我們理想的德育目標就一定會達到。
參考文獻
[1]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初探[J].黃海濤.小學德育.2010(16).
[2]小學道德底線教育的回歸[J].劉冬梅.基礎教育研究.2010(15).
[3]提高小學德育實效的途徑探析[J].劉玉艷.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05).
[4]灌輸在小學德育中的意義及其價值實現[J].張莉莉.教學與管理.201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