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榮
【摘要】有感教育是一個重要的教育過程,通過觀察學生個人品質、情感調控能力,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數學作為基礎教學課程,在數學課堂開展有感教育,對學生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與發展價值。為此,本文將圍繞“情感因素”,分析有感數學課堂教育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有感教育;數學課程;情感因素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263-01
情感因素是有感教育的核心理念,直接決定者有感教育質量及社會價值。在數學課堂上對學生開展有感教育,注重情感因素在學生學習、生活中的重要影響力,教師運用正確的引導方法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端正學生學習態度,使學生具備情感調控能力,使學生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情感因素在有感數學課堂教育中的原則
從情感因素入手,分析情感因素對學生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影響力,根據數學教學體系,結合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歸納出情感因數在有感數學課堂教育中的基本原則。
(一)思想性原則
數學教育與情感教育均需要具備一定程度的教育性,堅持馬列主義思想政治觀點,堅定政治立場,該教學過程被成為有感數學教育中情感因素的思想性原則。需要數學教師對學生進行科學態度教育,培養學生探索精神,使學生具備舉一反三的應用能力與理解能力;端著學生學習目的,積極調動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毅力和自信心,培養學生創新精神,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推陳出新;開展唯物辯證主義世界觀教育,培養學生辯證能力,開過學生思維,使學生具備邏輯性思維能力。
(二)主體性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戰略,將學生作為教學任務開展的中心,尊重學生人格,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關注學生個性發展,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該教學過程被成為有感數學教育中情感因素的主體性原則。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應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人格,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轉變傳統教學觀念,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知識的探索者與發現者,提升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自信心,培養學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良好心境,增強學生情感認知能力,使學生能夠擁有良好是學習心態;開展多種活動,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的結合,開闊視野,陶冶情操。
(三)愉悅性原則
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運用各種教學手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開展學習活動。“樂學”是有關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愉悅性原則”是對“樂學”理念的發展與創新,更加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控制教學變量,調節學生情緒,使學生從“外在樂”朝著“內在樂”的方向轉變;教師發揮教學活動的主導作用,遵循“愛崗敬業”原則,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一個愉悅的學習氛圍。
(四)動力性原則
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能夠發自內心的想要學習。首先教師應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生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激發學生求知欲;做好學生心理疏導工作,通過溝通與交流了解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個性想法,做好因材施教工作,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善于發現學生個人閃光點,正確評判學生的德與失,端正班級風氣,提升學生團隊精神,使學生懂得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
二、深化情感因素對有感數學課堂影響的辦法
(一)注重師生溝通與交流,積極對學生進行鼓勵與引導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工作。通過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了解每一位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所遇到的困難與問題,教師根據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所存在的具體情況,結合實際發展需求與需要,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并正確、有效、科學的解答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問題與困難。例如,教師在數學課堂上開展小組交流與討論活動,教師走下講臺,聆聽學生在數學知識中所存在的問題與見解,從中分析每一位學生數學知識水平,了解學生在學習中所存在的共性問題與個性問題,對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及時的做好解答工作。除此之外,教師還應適時對學生進行表揚與鼓勵,無論是語言、動作、物質等多種形式的表揚與鼓勵形式,均能夠激發學生內在潛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感化學生內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注重學生情感培養,提高學生數學知識鑒賞能力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將德育、智育、美育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其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教學、引導的過程中,提升學生道德素養,使學生擁有發現美的眼光,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鑒賞能力,使學生能夠發現數學知識的獨特性與重要性,激發學生學習意識,增強學生邏輯性思維能力,端正學生學習態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例如,幾何證明題是數學教學中的難點與重點,學生面對具有較強抽象性、邏輯性的數學知識,為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合理的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快速融入教學課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通過自主性學習與合作性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與合作性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發現數學知識的奧秘與意義,激發學生想象力、創造力與創新力。
三、總結
綜上所述,情感因素直接影響到有感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能夠端正學生學習態度,激發學生創造力、創新力與想象力,使學生能夠在數學學習中體會到快樂與收獲,增加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教師應堅持思想性原則、主體性原則、愉悅性原則、動力性遠著,注重學生情感指導,落實因材施教,轉變傳統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主人,教師作為引導者,通過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在情感因素的影響下達到質的的飛躍與突破。
參考文獻
[1]楊建.有感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情感因素[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1,(06):65-66.
[2]杜尚榮.感悟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3.
[3]黃成興.臨滄市佤族高一學生數學學習現狀的調查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