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騫
【摘要】醫務人員職業道德是職業道德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指醫務人員應具備的特殊道德觀念與道德行為,是醫務人員與患者、社會以及醫務人員之間關系的總和。醫務人員職業道德是在長期的醫療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的,主要表現為醫務人員的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愛崗敬業,患者至上,文明禮貌服務;平等行醫,尊重患者的人格與權利;廉潔行醫,不以醫謀私;虛心鉆研,團結協作等。而如今在大陸,出現了較多醫務人員與患者之間的矛盾,與國際上醫務人員與患者之間相互信任的局面形成鮮明對比,本文重在探討大陸醫務人員與國際之間的差距。
【關鍵詞】醫務人員;職業道德;差距
【中圖分類號】R19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279-02
一、醫務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
(一)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們所做的工作,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其本質就是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本,把滿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社會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醫務人員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是要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要,切實保證人民群眾的利益。
(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大會議上提出,2020年我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要建成小康的精神基礎則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醫務人員是否擁有平等、友善、誠信、敬業的價值觀,則顯得尤為重要。
二、淺談大陸與國際醫務人員職業道德水平的差距
我國大陸最近幾年醫患關系緊張,除了患者本身素質欠缺外,還有一最重要的原因是大陸醫生的職業道德。國際醫患關系相對和諧,從醫務人員自身的職業道德方面分析,大陸醫務人員缺少對患者的理解和尊重;缺乏引導患者合理檢查,合理消費;職業動機欠缺人文關懷。
(一)大陸醫務人員缺少對患者的理解和尊重
自由、平等一直是國際上許多國家提倡的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最佳狀態,包括師生關系,醫患關系等等。作為醫生,確實你在醫療方面的知識勝過你的患者,這并不能成為醫生與患者之間不平等,不尊重對方的原因,相反,作為一名醫生,應該充分運用自己專業知識,以平等、尊重的態度對待患者。國際上的醫務人員對待來訪的年輕人,像長輩一樣關心患者的心理狀況,問問他最近焦慮產生的原因;對待年老的爺爺奶奶,醫務人員會像患者的孩子一樣,反復詢問和確認患者的身體狀況,以免因年歲已高的患者因表述不清而診斷失誤。大陸醫務人員則缺少耐心與尊重,甚至當患者表述自己的想法時,喜歡緊皺眉頭或者直接忽視,這種不尊重患者的表現與國際醫務人員相比,實在是一個較大的差距。
(二)大陸醫務人員缺乏引導患者合理檢查,合理消費
任何事情都追求合理性,避免意氣用事。合理是一種理智,對于醫生來說,合理檢查和合理消費是醫務人員必須做到的。但是在大陸,當患者來看病時,只要患者說到哪里不舒服,便不會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做排除,完全是一股腦地寫下所有和患者所陳述語言有關的檢查,更有甚者擅自加幾項無關的檢查。將一系列的檢查放在首項,也就是暗示如果不服從檢查,就沒有就醫的機會。當你好不容易做完一系列檢查,醫生的藥單上的項目可能也會讓患者大驚失色。在國外,醫生會列出檢查的必要項,同時也會列出選擇項,讓患者有選擇的權利,同時說明可能承擔的風險。
(三)職業動機欠缺人文關懷
醫務人員在工作中應始終以“患者為中心”,以服務患者為主要工作任務。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醫療雖然具有道德責任和追求利益的雙重需求,但為患者的最大利益著想是醫護專業最根本的道德規范與責任。從事醫務不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它是神圣的,社會上公認醫生是“白衣天使”,天使最初來源于英語單詞angel,它是侍奉神的靈,神差遣它們來幫助需要拯救的人,傳達神的意旨,是神在地球上的發言人。由此可見,醫務人員在大眾心目中的地位是高大的,它不像資本家對待自己的工作一樣,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不惜犧牲一切為代價。它是像教師一樣,每天的工作主要是與人打交道,教師擁有濃厚的教育情懷,以強烈的責任感讓學生在校的每一天是充實的,快樂的,幸福的。而醫務人員擁有其崗位獨有的人文情懷,以解決患者的痛苦為己任,以讓患者滿意為最終目標,一心一意為患者著想,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而如今醫患關系緊張最核心的原因就是醫務人員欠缺這種難能可貴的人文情懷,是我國醫務人員需要追求的目標。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處在社會不同崗位人員的共同努力,相對職業的專業技能,更加重要的是崗位職業道德。當醫務人員以尊重、理解的態度對待患者,當醫務人員引導患者合理檢查,合理消費;當醫務人員擁有獨特的人文情懷。當我們國家也能相對于地采取措施,諸如:推進醫療收費模式改革凸顯醫療機構的社會責任;建立“以技養醫”機制,突出醫療行業的技術價值。我相信醫患之間的信任感會增加,從而讓醫患關系更為和諧,以點帶面地影響從事其他領域的工作人員。
參考文獻
[1]王敏,蘭迎春.社會轉型期重塑醫務人員職業聲望的對策研究[J].醫學與哲學,2014,9:58-59.
[2]丘梓華.醫務人員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06,5:114.
[3]姜玲,醫生職業道德現狀與對策研究[J].中國西部科技,2010,10: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