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日報報業傳媒集團黨的十九大報道特色"/>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郭蠶根
(嘉興日報報業傳媒集團,浙江 嘉興 314000)
紅船旁黨報“十九大時光”的創意表達
——嘉興日報報業傳媒集團黨的十九大報道特色
□郭蠶根
(嘉興日報報業傳媒集團,浙江 嘉興 314000)

嘉興“南湖紅船” 嘉興日報社記者盛建業攝
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帶領新當選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一行,專程從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興,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繼續追尋中共一大足跡,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宣示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的堅定政治信念,并在浙江嘉興南湖紅船上發表指示,要求結合時代特點大力弘揚“紅船精神”。96年前的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從上海緊急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一條小船上繼續進行,紅船由此得名并名揚天下。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也是在黨的奮斗歷程中具有劃時代、里程碑意義的大會,舉國關注、舉世矚目、萬眾期盼。作為黨的誕生地、紅船旁的黨報集團,嘉興日報報業傳媒集團高度重視,把迎接、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作為今年的宣傳主線、頭等大事和首要任務,貫穿于各項重大主題報道、中心工作宣傳、媒體融合傳播之中,周密部署,精心策劃,銳意創新,使得兩報一網和新媒體矩陣的十九大報道精彩紛呈。
在迎接十九大的宣傳報道工作中,集團各媒體嚴格按照中央、省、市宣傳部門的要求,及時轉載中央主要媒體、省級主要媒體推出的重要報道、評論言論、理論文章,及時轉載央媒對嘉善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的集中報道,精心組織好“紅船精神”“八八戰略”的宣傳報道,其中10月7日至14日,《嘉興日報》每天安排四個版面,全文轉載《浙江日報》推出的“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的探索與實踐”特別報道,嘉興日報微信公眾號每天同步推送。

在做好規定動作的同時,集團充分發揮各媒體的特色,精心策劃自選動作,把創新思維貫穿于兩報一網、兩微一端全媒體,貫穿于迎接十九大宣傳報道全過程。《嘉興日報》及其分社策劃推出了“‘八八戰略’實踐者說”“一船紅中國喜迎十九大——踐行新理念的嘉興微樣本”等16個各具特色的專欄報道,累計發稿206篇。《南湖晚報》推出了貫穿會前、會中、會后的“喜迎十九大我是紅船精神踐行者”大型新聞行動,以及“喜迎十九大歡度國慶·圓夢時刻”“喜迎十九大砥礪奮進嘉興好故事”等專欄報道,以晚報市民化、個性化的視角,反映最近五年嘉興市在大力踐行紅船精神、推進創新創業的新成效、新變化、新業績。嘉興在線精心組織承辦了喜迎十九大“紅船精神在嘉興的實踐”——2017全國網絡媒體嘉興行活動,來自新華網、人民網、中新網、鳳凰網等全國20多家網絡媒體記者齊聚南湖之畔,從紅船啟航之地出發,探訪“紅船精神”在嘉禾大地的生動實踐。
集團結合融媒體發展的現狀,創新使用包括MG動畫、VR全景、H5等在內的一系列新媒體表現形式,制作一批形式豐富多樣、內容深入淺出、表現手法新穎的融媒體系列產品,豐富十九大宣傳報道內容。一是制作系列MG動畫《嘉興動動看》,用MG動畫手段,以輕松詼諧的方式,將枯燥的數據和官方總結轉變為簡潔直觀的動態卡通,以提高觀眾接受度和傳播效率。二是制作系列VR作品《嘉興腳步——全景之美》,采用VR技術,制作發布一批能展示嘉興之美、嘉興之魅的VR全景作品。三是推出系列H5作品《“跬步千里——砥礪前行,嘉興新成就”》,圍繞紅船“護旗手”、改革“弄潮兒”、全面接軌上海“橋頭堡”、創新“領跑者”和打造具有國際化品質的現代化網絡型田園城市等內容,制作了5部互動H5作品。
從2017年10月18日開始,集團兩報一網進入“十九大時間”,全力以赴做好黨的十九大報道,拿出重要版面、頁面刊播好新華社統一播發的十九大重要程序性報道,重點做好十九大開閉幕會、大會主席團歷次會議、十九屆一中全會、中央紀委全會和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同中外記者見面等重要活動報道,刊播好新華社播發的十九屆一中全會公報、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的選舉結果及名單、介紹和照片。
在做好大會程序性報道的同時,兩報一網均在特色報道上下功夫。《嘉興日報》《南湖晚報》均開設了“十九大時光”專欄,組織記者分赴各地,從機關黨校,到一線企業;從南湖紅船,到基層農村;從武警官兵,到高校學子……生動記錄了南湖兒女對十九大召開的熱切期盼和認真學習十九大報告的生動場景。兩報都連線采訪了在京出席十九大的三位嘉興代表,及時精準地傳遞十九大會議盛況與精神。《嘉興日報》還關注十九大報告中的嘉興元素,及時報道了桐鄉首創的“自治、法治、德治”寫入十九大報告。據統計,從10月18日至26日,《嘉興日報》共推出27版“十九大特別報道”,《南湖晚報》共推出41版“十九大時光”。
《嘉興日報》專門為十九大代表、浙江海港嘉興港務有限公司乍浦雜貨操作分部經理張益平開設了“我的黨代會日志”專欄,以“代表日志+記者采訪”的形式,通過基層黨代表的視角展現大會盛況。《南湖晚報》開設了“南湖兒女寄語十九大”專欄,用改革、法治、生態、民生、黨建、創新等關鍵詞,串起黨的誕生地干部群眾對過去五年輝煌成就的“點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寄語。晚報策劃的“我是紅船精神踐行者”大型新聞行動,在十九大召開期間,從會前的“我推薦”轉到會中的“我報告”,推出了“十九大時光·我報告銘記總書記的囑托”專欄,刊發了《“紅船精神”的嘉興實踐》《“縣域善治”交出嘉善答卷》《一樣的古鎮演繹不一樣的烏鎮》等7篇報道。晚報還在封面表達上精心謀劃,獨辟蹊徑,精準把握黨的十九大的深刻精神內涵,緊扣黨的誕生地嘉興獨有的紅色元素——紅船,在內容和價值上凸顯主流的“氣質”和“厚度”,在視角表達上體現親民好看的“顏值”和“角度”,推出的十九大開幕、閉幕以及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集體亮相等報紙封面,極具視覺沖擊力,獲得了業界和讀者的廣泛點贊。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嘉興在線推出的《新征程聚焦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大型網絡專題,以PC專題+移動專題兩種形式,在嘉興在線網站和“掌上嘉興”客戶端同步置頂推送,大會期間共轉發轉載稿件400多篇,編發原創稿件60余篇,總點擊量突破230萬人次。嘉興手機報每天開設一到兩幀的“聚焦十九大”新聞,每幀平均三條新聞,固定在手機報正文第一二幀位置,及時推送十九大重點熱點新聞。
集團的十九大融媒體報道精彩紛呈。以《嘉興日報》《南湖晚報》嘉興在線為主的集團微信矩陣,紛紛在第一時間轉載推送十九大會議信息。
嘉興日報微信公眾號在黨的十九大召開期間推出的“學十九大報告,最打動我的一句話”互動征集活動,用最及時、最便捷的方式,廣泛聚集干部群眾學習、熱議十九大報告,用接地氣、聚人氣、顯朝氣的路徑和方法,以更前沿高度熱議報告,以更大力度傳播報告精神,打響了黨的誕生地新媒體關于十九大報告精神宣傳的第一戰。互動征集活動從10月21日啟動,到11月初已經推送6期,已有3000多名粉絲在微信后臺發表了5000余條留言,活動留言獲得的總點贊數突破一萬次。參與活動的粉絲遍及嘉興各地,他們中有機關干部、大中院校學生、企業員工、普通農民……涵蓋了社會的各行各業。嘉興市總工會、嘉興市司法局等部門以各種形式廣泛發動,參與互動,令活動獲得了更大的反響。嘉興市網信辦還把這個活動作為樣本,向各地推介。
嘉興在線策劃制作的“全媒體新征程聚焦黨的十九大”全媒體微專題,在“掌上嘉興”客戶端置頂推送。微專題以九宮格按鈕樣式在一個屏幕里集納了要聞速遞、報告解讀、嘉興實踐、聯合采訪、精彩H5、圖片報道、視頻新聞、網上展館、讀新語九大欄目,以符合手機傳播的形式,既抓住要點又展示特色,專題包含了時下主流的圖文、音視頻、H5等融媒體元素,成為十九大期間掌端宣傳工作的亮點之一,大會期間共推出《弄潮逐浪向大洋國際化進程中的嘉興實踐》《綠映秀水滿眼春綠色發展的嘉興路徑》《浴火鳳凰向未來經濟轉型升級的嘉興答卷》3個H5融媒體互動作品,以H5這種網友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和展示嘉興市五年輝煌成就。值得一提的是,十九大期間,“掌上嘉興”客戶端還被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列入其全國黨媒公眾平臺之一,并在全國聯合推廣。
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后,嘉報集團各媒體迅速轉入學習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宣傳報道工作。
《嘉興日報》從2017年10月28日黨的十九大報告全文公布之日起,推出“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領會新思想開啟新征程”專欄,集中報道市四套班子、各縣(市、區)、各地各部門學習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實際行動。《嘉興日報》南湖、秀洲、海鹽、桐鄉四個分社也都開設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欄。10月31日,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嘉興南湖紅船的當天,《嘉興日報》頭版通欄刊登了5000字的長篇綜述文章《高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弘揚紅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中繼續走在前列》,向總書記報告黨的誕生地南湖兒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熱潮的盛況。下一步,《嘉興日報》將策劃創意載體和文本,以生動的故事、新穎的手段全面深入宣傳十九大精神。
《南湖晚報》從10月31日起,啟動“我宣講十九大精神鏗鏘行”大型新聞行動,這是晚報精心策劃的“我是紅船精神踐行者”大型新聞行動的第三階段,將從此前征集到的十九名紅船精神踐行者中選出具有典型性的代表,走出嘉興,前往與嘉興有著特殊聯系的特定地方進行系列宣講與互動。
嘉興在線除了繼續深化“新征程”大型網絡專題內容外,發揮H5、微視頻、VR等新媒體產品的開發制作能力,準備繼續制作富有特色的、生動形象的十九大精神新媒體產品。
(編輯:秦明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