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繼東
(溫縣人民醫院 心胸外科 河南 焦作 454850)
腔鏡微創食管癌根治術與傳統開放性食管癌根治術治療食管癌的效果比較
宋繼東
(溫縣人民醫院 心胸外科 河南 焦作 454850)
目的對比研究腔鏡微創食管癌根治術與傳統開放性食管癌根治術治療食管癌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溫縣人民醫院收治的擬行手術治療的食管癌患者4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0例。對照組接受開放性食管癌根治術治療,觀察組接受腔鏡微創食管癌根治術治療,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淋巴清掃效果和術后并發癥(肺部感染、吻合口瘺、心律失常、喉返神經損傷發生率)發生情況。結果兩組患者的淋巴結清掃效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瘺、心律失常、喉返神經損傷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腔鏡微創食管癌根治術與傳統開放性食管癌根治術治療食管癌均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腔鏡食管癌根治術能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值得推廣應用。
腔鏡微創食管癌根治術;傳統開放性食管癌根治術;食管癌
食管癌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疾病,手術治療是臨床首選的治療方式,但傳統手術存在諸多弊端和不足:創口大、術后疼痛明顯、并發癥多、恢復時間長等[1]。當今醫學對于手術的要求和希望則是能夠實現治療的微創化,同時對患者起到相應的治療效果,腔鏡微創手術較傳統手術保持了腹部和胸腔的完整性,創傷小,疼痛少,術后恢復時間快等系列優點[2]。本研究旨在對比分析腔鏡微創食管癌根治術與傳統開放性食管癌根治術治療食管癌的臨床效果。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溫縣人民醫院收治的擬行手術治療的食管癌患者4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0例。觀察組男15例,女5例,平均(56.0±2.4)歲,病變位置處于中段者12例,下段者8例;對照組男11例,女9例,平均(60.4±1.5)歲,病變位置處于中段者11例,下段者9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入組標準:①術前經病理學檢查確診,經過內鏡和上消化道造影檢查;②CT檢查無明顯的軟組織陰影,未發現上腹部,頸部,胸部有淋巴結腫大者;③未發現腫瘤侵襲或轉移者;④無心肺功能不全者。
1.2手術方法對照組:患者呈右側臥位,消毒鋪巾后經左后外側第6肋間切口逐層進胸,探查胸腔情況,確保無腫瘤侵入周圍器官后,打開縱隔胸膜,游離食管,以食管帶牽拉;切斷胃左動脈及胃短動靜脈,用一次性直線切割閉合器切除賁門及部分胃小彎側行管狀胃成形術,管狀胃斷端連續縫合包埋,于左頸部行5 cm大小的切口,切斷食管,將管狀胃經食管床提至左頸部,使用一次性機械吻合器與食管斷端行端側吻合;關閉膈肌,放置胸腔閉式引流,復張肺臟并依次逐層關胸,切除組織送病理檢查。觀察組:患者呈左側臥,行胸、腹腔鏡聯合食管癌切除,采取插單腔氣管插管全麻右側胸腔持續注入CO2建立人工氣胸,二野淋巴結清掃術,進行單肺通氣,待患者右肺塌陷,以右胸第7肋間腋中線為切口,置入觀察孔,置入胸腔鏡進行探查,觀察胸部有無粘連等情況,在患者右側胸壁上作4個0.5~1.0 cm的“操作孔”,在觀察孔處胸腔鏡的引導下對胸部進行各種操作。重點清掃左右喉返神經鏈,隆突下淋巴結等,腹部操作時變體位為仰臥,右偏頭部,雙肺通氣下進行手術。
1.3觀察指標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淋巴清掃效果和術后并發癥(肺部感染、吻合口瘺、心律失常、喉返神經損傷發生率)發生情況。

2.1并發癥觀察組術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瘺、心律失常、喉返神經損傷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并發癥經治療均好轉。見表1。
2.2淋巴結清掃效果觀察組平均清掃(15.0±2.6)枚淋巴結,對照組平均清掃(19.1±4.2)枚淋巴結,兩組淋巴清掃效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目前,食管癌是臨床最常見的第八大惡性腫瘤,在我國每年的死亡人數高達18萬人,地域主要集中于陜西、河北、河南等地區,人員集中于中老年人群體,男性病發率高于女性[3]。由于食管所處位置較為特殊,該病發生后可能使得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較大程度影響,生活質量降低,因此積極進行相應的干預,對患者具有重要意義,而如何能夠使得患者在治療后及時得到恢復則成為臨床關注的重要課題。我國是食管癌的高發區,該病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加家庭負擔;傳統手術治療食管癌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手段,但其對胸腹腔創傷較大,手術操作一旦出現少許失誤均可對患者的治療效果產生影響,也容易使得術后發病率增高[4]。基于傳統治療的一些弊端,探討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法意義重大。腔鏡微創手術治療做到了手術的微創化,可減小手術創傷,并且在腔鏡下操作更精準,腔鏡微創手術具有手術時間短,出血量少等優勢,能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加快術后恢復[5]。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淋巴結清掃效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瘺、心律失常、喉返神經損傷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說明腔鏡微創食管癌根治術與傳統開放食管癌根治術治療食管癌均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且腔鏡微創食管癌根治術在降低術后并發癥風險方面更具優勢。
綜上所述,腔鏡微創食管癌根治術與傳統開放食管癌根治術治療食管癌均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腔鏡食管癌根治術能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值得推廣應用。
[1] 顧小波,叢偉.腔鏡下食管癌根治術治療高齡食管癌效果分析[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6,13(1):46-47.
[2] 蔡磊,李艷,肖書傲,等.腔鏡微創食管癌根治術治療SiewertⅠ型胃食管結合部鱗癌的短期療效評估[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34):6682-6685,6700.
[3] 王立東,胡守佳,呂雙,等.食管癌基礎研究進展及臨床應用前景[J].河南醫學研究,2016,26(8):1345-1347.
[4] 范文強.胸腹腔鏡聯合微創治療食管癌的臨床效果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2):313-314.
[5] 文玉琴,何麗,李麗霞.胸腹腔鏡聯合食管癌根治術患者感染預防與控制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98-99,105.
R 735.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2.069
2017-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