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萍 尹 楠
“營改增”對房地產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分析
■/曹玉萍 尹 楠
2016年5月1日,我國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房地產業、建筑業、生活性服務業、金融業(含保險業)等全部營業稅納稅人,納入試點范圍,由原來繳納營業稅改為繳納增值稅。政府出臺“營改增”的本意是希望減少企業的稅負,對企業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本文從會計核算角度剖析稅制改革對房地產企業造成的變化和影響,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營改增 房地產企業 會計核算
2016年5月1日起,我國營業稅涉及的所有行業都變為增值稅。這是我國稅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極大影響了企業和個人。由于房地產業目前已成為我國經濟的支柱性行業,本文將具體分析實行“營改增”后房地產會計核算發生的變化、會計處理方法及其對會計核算造成的的影響。
房地產企業推行“營改增”之前,貸方記“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只設一個二級科目“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會計核算比較簡單。“營改增”后,即房地產企業繳納增值稅時,還需對購入材料的分配、驗工計價等環節進行會計核算,并明細化、具體化核算稅金。此外,增值稅的核算比營業稅復雜,設置了多個二級科目和三級科目,如:“進項稅額”、“銷項稅額”、“已交稅金”、“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等科目。
過去房地產企業實行的營業稅屬于價內稅,而現行的增值稅則屬于價外稅。增值稅不再像營業稅那樣影響一個房地產企業的損益,而是在資產負債表中具體體現出來。增值稅的稅金實質上最終由購買方承擔,真正實行了價稅分離,這樣就有效避免了重復征稅。
房地產企業稅改前應交稅金由直接根據計稅依據計算,稅改后則按“購進扣稅法”的間接計算。稅改后房地產企業會計賬戶設置、賬務處理遠比稅改前復雜。為了降低納稅成本和納稅籌劃,房地產企業會計人員應該認真解讀“營改增”的有關法律文件,按照會計基本原理,正確處理稅務會計,提高房地產企業會計核算水平。
房地產企業超過500萬元的納稅人為一般納稅人,沒有超過規定標準的納稅人歸類為小規模納稅人。
1.房地產企業進項稅額的核算
房地產企業企業購進材料時,
借:物資采購等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房地產企業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時,
借:委托加工物資等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房地產企業購入固定資產時,
借:固定資產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2.銷項稅額的核算
房地產企業銷售商品、提供應稅勞務時,
借:銀行存款等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主營業務收入等
房地產企業生產的材料等用于自建工程的,應當視同銷售計算應交增值稅。
借:在建工程等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庫存產品等
3.進項稅額轉出的核算
房地產企業購進的材料改變用途,用于房地產在建工程等時,進項稅額應該轉入相關科目。
借:在建工程等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房地產企業在財產清查中發現的材料、產成品盤虧時,應轉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其進項稅額也應相應的轉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它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庫存產品等
1.購入貨物、接受應稅勞務
借:材料采購等
貸:銀行存款等
2.銷售商品、提供應稅服務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3.繳納增值稅稅額的核算
企業按規定預繳增值稅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次月進行會計結算時收到退回多繳納稅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以某房地產公司為例。“營改增”后該公司為一般納稅人。假定該公司當期房地產銷售價款15000萬元,對應的開發成本為10000萬元(含建安成本、土地出讓金等)。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沒有變化仍為10%,不考慮其他因素。“營改增”后,該公司相關計算如下:
該公司銷項稅額=15000÷1.11×11%=1486.49(萬元);該公司進項稅額=10000÷1.11×11%=990.99(萬元);該公司應繳增值稅=1486.49-990.99=495.50(萬元);該公司應繳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495.50×10%=49.55(萬元);該公司營業利潤=(15000÷1.11)-(10000÷1.11)-49.55=4454.95(萬元)或=15000-10000-495.50-49.55=4454.95(萬元);該公司應交企業所得稅=4454.95×25%=1113.74(萬元);該公司稅后利潤=4454.95-1113.74=3341.21(萬元);營業稅下該公司相關計算如下;該公司應繳營業稅=15000×5%=750(萬元);該公司應繳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750×10%=75(萬元);該公司營業利潤=15000-10000-750-75=4175(萬元);該公司應交企業所得稅=4175×25%=1043.75(萬元);該公司稅后利潤=4175-1043.75=3131.25(萬元)。

稅改前后稅務、利潤對比分析表 單位:萬元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稅改后,增值稅比營業稅少,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也減少,但所得稅增加。
實際情況是,由于“營改增”后,企業要繳納的增值稅是價外稅,需要從收取的銷售款中剝去,如果房地產企業銷售價款稅改前后相同,稅改后實際營業收入減少;由于“營改增”后因購買商品和獲得勞務取得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故稅改后房地產企業營業成本減少;由于“營改增”后應繳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稅率10%沒有變,但增值稅比營業稅少,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也相應減少;由于“營改增”后應繳企業所得稅稅率還是25%,但營業利潤增加了,所以企業所得稅也相應增加。
資產類項目。在資產負債表中,資產不再含稅了,房價和原料價、勞務價等不變,貨幣資金和應收賬款也不變;由于房地產企業增值稅進項稅額可以抵扣,使得開發成本降低,庫存商品房成本也降低,存貨減少,最終流動資產減少。
負債類項目。在案例中,該房地產企業應交增值稅495.50萬元,稅改前應交營業稅750萬元,應交增值稅少于應交營業稅,并且應交所得稅也因稅改后利潤的減少而減少,所以應交稅費總額減少,流動負債減少。
所有者權益類項目。在案例中,該房地產企業似乎稅后利潤增加了,這是假設營業收入相等,實際是增值稅是價外稅需要扣除,“營改增”后房地產企業實際營業收入減少,這就導致了利潤總額的減少,凈利潤也相應減少。
在上述的所有者權益類項目已做了相關分析。由于增值稅房地產企業屬于價外稅,營業收入不含增值稅稅額,導致產值下降,對房地產企業規模產生較大的影響。“營改增”后房地產企業成本不含增值稅稅額,但受房地產企業的采購模式和供貨對象等影響,導致抵扣率過低,從而成本的下降低于收入的下降,最終利潤指標也相應下降。
由于房地產企業出售商品、提供勞務取得的現金和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和稅改前一樣,但在經營活動中支付的稅費增加,即應交增值稅,所以在經營活動中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減少,但對外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不受影響產生的現金流量不變。
由于長期使用營業稅,可能對稅務的發票重視度不夠,因此,房地產企業需要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工作,特別是會計人員的培訓,重點培訓企業財務人員學習增值稅的會計核算知識,提高稅務意識,尤其是重視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和使用。
“營改增”的實行影響到了房地產行業的營銷、發展和會計核算等很多方面,是對房地產企業發展的一項重大挑戰,加劇了房地產企業會計核算機制的壓力。因此,為了減少“營改增”實行對房地產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房地產企業的會計核算人員應該改善企業的會計核算機制,通過學習、借鑒國外企業的會計核算機制,根據實際情況對房地產企業的會計核算機制進行更新,不斷提高房地產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
“營改增”的實行對于大多數房地產企業來說,已經不適用原來的稅收籌劃方案了,必須根據增值稅的性質以及房地產企業的現狀,修改稅收籌劃方案或者制定新的稅收籌劃方案。通過合理完善的手段進行稅收籌劃從而減輕房地產企業的稅負,盡可能從一般納稅人處購買商品和勞務,這樣,相應的進項稅額就可以抵扣了,無形之中會給房地產企業帶來競爭優勢。
[1]張運賢.芻議“營改增”對房地產企業未來影響及對策〔J〕.會計師,2014(14).
[2]黃玲,向文彬.論“營改增”對房地產企業的影響〔J〕.財會月刊,2015(21).
[3]晏曉波.“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財會通訊,2015(08).
F275.2
A
1004-6070(2017)11-0039-03
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項目,安徽省建筑經濟與房地產管理研究中心重點研究項目(項目編號:SK2016A0234)。
◇作者信息:安徽理工大學安徽理公置業有限責任公司
◇責任編輯:焦 巖
◇責任校對:焦 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