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龍,曹俊達,許圓圓,王琦,曹原
--臨床研究--
地爾硫卓治療冠心病并COPD伴發快速型房顫的臨床研究
劉海龍,曹俊達,許圓圓,王琦,曹原
(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二科,江西 九江 332000)
目的 研究冠心病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發快速型房顫治療中應用地爾硫卓的臨床效果。方法 從冠心病并COPD伴發快速型房顫患者中抽取60例隨機、均等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對照組使用毛花苷C治療,研究組使用地爾硫卓治療。對比治療前后不同組別相關臨床指標、臨床效果。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FEV1/FVC、心室率、血壓差異不明顯,治療后研究組FEV1/FVC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心室率、血壓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研究組治療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結論 地爾硫卓治療冠心病并COPD伴發快速型房顫能夠改善患者臨床指標,提升治療效果,值得廣泛應用。
地爾硫卓;毛花苷C;冠心病;COPD;快速型房顫;一秒率
房顫即為心房纖顫,心房跳動次數高達300~600次/min,并且心室率極不規則,若長期持續存在,心臟結構易變化,并且易發生電重構,影響心臟收縮功能,并且容易引發心絞痛、心力衰竭等并發癥[1]。COPD屬于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在老年群體中高發,并且容易出現呼吸衰竭等嚴重并發癥。國內外已有少量文獻報道地爾硫卓在治療COPD伴快速型房顫方面療效顯著。但在地爾硫卓治療冠心病并COPD伴發快速型房顫的療效方面,國內尚未見相關臨床報道。冠心病并COPD伴發快速型房顫患者病情危機,需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本次研究將60例冠心病并COPD伴發快速型房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地爾硫卓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從本院2012年7月~2017年7月期間接診的冠心病并COPD伴發快速型房顫患者中抽取60例隨機、均等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對照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40~84歲,平均年齡為(72.5±2.3)歲,平均心室率(158.1±26.2)次/min,平均動脈壓(108.1±18.3)mmHg;研究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40~85歲,平均年齡(71.6±2.8)歲,平均心室率為(158.5±26.1)次/min,平均動脈壓(108.6±18.1)mmHg。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全部患者符合冠脈造影及中華醫學會編著的《臨床診療指南-呼吸病學分冊》COPD診斷標準;心電圖診斷房顫心室率≥100次/min,診斷為房顫伴快速心室率;二氧化碳分壓高于50 mmHg,不存在主要臟器損傷、精神障礙、對本次研究使用的藥物過敏患者[2-3]。本次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全部患者自愿參與。
1.2 方法 全部患者給予常規治療,包括心率與血壓等指標檢測,吸氧、冠心病二級預防治療藥物、抗炎、化痰、平喘等治療。
對照組在此基礎上使用毛花苷C(上海旭東海普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178)治療,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后緩慢注射,首劑0.2~0.4 mg,以后每隔2或4小時再給0.2~0.4 mg,1天總量1~1.2 mg。
研究組在此基礎上使用地爾硫卓(山東宏益騰藥業有限公司長春制藥分公司,國藥準字H20056571)治療,使用地爾硫卓緩釋片90 mg,每天1次口服治療。
1.3 研究指標 ①治療前后不同組別相關臨床指標。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是COPD的一項敏感指標,可檢出輕度氣流受限,FEV1/FVC<75%是氣流阻塞的判斷標準;心室率,通常認為正常心室率為60~100次/min;血壓90~139/60~89 mmHg[4]。②臨床效果。顯效:用藥后心率<100次/min或減慢20次/min以上或轉復為竇性心律,心慌、胸悶痛、氣短等癥狀消失,體征處于穩定狀態;有效:治療后心慌、胸悶痛、氣短癥狀有所好轉,心室率減慢次數占到原來的1/5,體征出現輕微波動;無效:心室率≥120次/min,癥狀無改善,體征處于不穩定狀態[5]。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資料用SPSS 19.5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不同組別相關臨床指標 治療前兩組患者FEV1/FVC、心室率、血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研究組FEV1/FVC明顯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心室率、血壓明顯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組別治療前后相關臨床指標對比(x±s)
2.2 臨床效果 研究組治療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2。

表2 不同組別臨床效果對比(n)
臨床上冠心病合并COPD發作房顫快速心室率發病率很高,尤其在老年群體中。COPD發展到急性加重期將導致支氣管平滑肌發生痙攣,呼吸道阻力增加,肺泡氣體進行性降低,機體缺氧,抑制呼吸中樞,出現二氧化碳潴留、分壓升高,甚至導致呼吸系統衰竭。快速型房顫會導致心排量急劇減少,導致心絞痛、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嚴重問題,需要盡快處理。在房顫時,影響心室率快慢的主要因素通常為房室傳導系統的不應期。控制房顫快速心室率的藥物一般常用有三種:β受體阻滯劑、洋地黃類、鈣拮抗劑[6]。β受體阻滯劑可導致支氣管痙攣或加重肺功能損害等,故長期以來很多學者及診療指南都一致認為COPD患者應慎用β受體阻滯劑。洋地黃的主要作用是興奮迷走神經,減慢房室結的傳導,降低心率,而COPD慢性缺氧反射興奮交感神經,不利于洋地黃療效的發揮,且劑量不易掌握,易中毒;洋地黃正性肌力,增強心肌收縮,增加心肌氧耗,不利于冠心病治療。
毛花苷C能夠形成對心肌細胞Na+/K+-ATP酶的抑制作用,升高細胞中Na+含量,促進Na+與Ca2+的交換,發揮正性肌力作用,實現心臟功能的提升。研究表明,將毛花苷C應用到頑固性心衰治療中,能夠促進血流動力學的改變。但是使用其治療快速型房顫時,心室率下降需要較長時間,很難實現心室率的快速控制[7]。因此臨床上探究更為有效、安全性更高的治療方式具有重要意義。鈣拮抗劑如地爾硫卓明顯緩解冠脈痙攣,擴張冠狀動脈,增加缺血心肌血流,減慢房室結傳導和延長房室結有效不應期而發揮降低心室率作用,該藥物通過直接抑制房室交界區域的鈣通道,提升房室結隱匿傳導能力,不僅能實現靜息時房顫心室率的控制,還能控制交感神經興奮時房顫的心室率,并且相較于同類的鈣通道阻滯劑維拉帕米,負性肌力性作用更輕[8]。本次研究中,對照組使用毛花苷C治療,研究組使用地爾硫卓治療。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FEV1/FVC、心室率、血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研究組FEV1/FVC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心室率、血壓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研究組治療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表明相較于毛花苷C,地爾硫卓在治療冠心病并COPD伴發快速型房顫時效果更為明顯。
綜上所述,將地爾硫卓應用到冠心病并COPD伴發快速型房顫患者治療中在改善臨床指標、提升治療效果上能發揮積極作用,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1] 楊青松,陳永恒,王愛玲,等.靜脈注射地爾硫卓、美托洛爾控制房顫快速心室率療效和安全性比較的Meta分析[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6,51(9):1297-1302.
[2] 魏艷紅,楊莉萍,張亞同,等.心律失常患者使用噻托溴銨粉吸入劑引起房顫1例(英文)[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5,24(3):192-194.
[3] 鐘聲宇.地爾硫卓聯合地高辛治療風濕性心臟病合并快速性房顫的療效評價[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160.
[4] Athukuri BL,Neerati P.Enhanced Oral Bioavailability of Diltiazem by theInfluence of Gallic Acid and Ellagic Acid in Male Wistar Rats:Involvement ofCYP3A and P-gp Inhibition[J].Phytother Res,2017,31(4):2.
[5] 賈洪艷,武子霞,趙春玲.B型腦鈉肽聯合Tei指數評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右心功能[J].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2013,25(8):495-496.
[6] Khan MS,Akbar I,Zeb J,et al.Outcome Of 0.2%GlyceryltrinitrateCream Versus 2% Diltiazem Cream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Anal Fissure[J].J Ayub Med Coll Abbottabad,2017,29(2):280-284.
[7] Chao MW,Chen TH,Huang HL,et al.Lanatoside C,a cardiac glycoside,acts through protein kinase Cδ to causeapoptosis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J].Sci Rep,2017,7:46134.
[8] 涂金生,黃春蘭.曲美他嗪聯合地爾硫卓對穩定型心絞痛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5,21(5):143-14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6.036
江西省衛生計生委科技計劃(2016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