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嵐嵐,田臘玉,孫燕
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早產兒護理中實施發展性照顧的意義
封嵐嵐,田臘玉,孫燕
(九江市婦幼保健院兒科,江西 九江 332000)
目的 探討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早產兒護理中實施發展性照顧的意義。方法 將120例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早產兒作為對象,依據處理方法差異分對照組、發展性照顧組兩組,各6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發展性照顧組護理中實施發展性照顧。比較兩組家長滿意度;日均睡眠時間、日均喂奶量、平均住院時間、恢復正常體質量時間;干預前后早產兒營養指標、血糖水平;不良反應如胃殘留、腹脹、嘔吐的發生率。結果 發展性照顧組家長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發展性照顧組日均睡眠時間長于對照組,日均喂奶量多于對照組,平均住院時間、恢復正常體質量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營養指標、血糖水平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干預后發展性照顧組營養指標、血糖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發展性照顧組不良反應如胃殘留、腹脹、嘔吐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早產兒護理中實施發展性照顧的意義確切,可有效改善新生兒營養狀況,延長睡眠時間,加速體質量恢復,縮短出院時間,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家長對護理服務具有較高的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早產兒;發展性照顧;睡眠時間;不良反應
早產兒因胎齡不足,機體抵抗力低下,應對外界環境適應性差,容易出現并發癥和疾病,影響其生長發育,需及時采取有效的救治和護理措施,確保其生命安全,促進其健康成長[1]。本研究分析了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早產兒護理中實施發展性照顧的意義,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將2016年1月~2017年6月120例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早產兒作為對象,依據處理方法差異分對照組、發展性照顧組兩組,各60例。發展性照顧組:男33例,女27例;胎齡30~35周,平均(33.21±0.61)周。對照組:男34例,女26例;胎齡30~34周,平均(33.13±0.02)周。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合理喂養指導、藥物應用護理和生命體征監測等。
1.2.2 發展性照顧組 發展性照顧組護理中實施發展性照顧。①環境護理。先將暖箱溫度設置為30攝氏度,并用柔軟舒適的浴巾對新生兒進行包裹之后置入暖箱中,周期進行室內光線調節,并將各種儀器設備聲音降低至最小,為新生兒提供良好的睡眠環境。②體位護理。定期調整患兒體位,通過體位調整,刺激患兒生長,并促進其消化功能和心肺功能發育。③撫觸護理。定期對患兒進行撫觸,撫觸過程可配合輕松舒緩的音樂,以促進患兒觸覺和聽覺發育。④靜脈用藥護理。在靜脈用藥和補液的過程中,需盡可能應用留置針,以減輕對患兒的不良刺激。另外,對輸液的速度進行控制,避免發生肺水腫等不良現象。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家長滿意度;日均睡眠時間、日均喂奶量、平均住院時間、恢復正常體質量時間;干預前后早產兒營養指標、血糖水平;不良反應,如胃殘留、腹脹、嘔吐的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統計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家長滿意度相比較 發展性照顧組家長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家長滿意度相比較(n)
2.2 干預前后營養指標、血糖水平相比較 干預前兩組營養指標、血糖水平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干預后發展性照顧組營養指標、血糖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干預前后營養指標、血糖水平相比較(x±s)
2.3 兩組日均睡眠時間、日均喂奶量、平均住院時間、恢復正常體質量時間相比較 發展性照顧組日均睡眠時間長于對照組,日均喂奶量多于對照組,平均住院時間、恢復正常體質量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比較 發展性照顧組不良反應如胃殘留、腹脹、嘔吐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早產兒是胎兒未足月分娩,胎齡低于37周的新生兒。早產兒器官系統發育尚未完全,對外界適應能力低,機體抵抗力低下,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因此,加強對早產兒的有效護理非常重要。新生兒重癥監護室可針對早產兒提供支持生命的各種設備,有利于早產兒的搶救和改善其預后。但在新生兒重癥監護室中,除了對早產兒進行用藥護理和生命體征監測,還需采取有效的護理方法促進患兒正常生長發育,促使其恢復健康和正常體質量水平,以免影響后續生長發育和智力發育[2]。

表3 兩組日均睡眠時間、日均喂奶量、平均住院時間、恢復正常體質量時間相比較(x±s)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比較(n)
發展新照顧是一種新型護理理念,其是針對早產兒所設立的一種新型護理方式,可一定程度上根據患兒情況給予個體化周到護理服務,促進早產兒生長發育,減少疾病和并發癥的發生[3]。
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早產兒應用發展新照顧,可通過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強化環境護理,為早產兒提供舒適、溫度適宜的環境,使其更好得到休息,延長睡眠時間,減輕環境不良因素對患兒的刺激和影響,而睡眠時間的延長有助于改善早產兒機體免疫力,促進機體生長發育[4-5]。通過撫觸護理和音樂播放,可同時刺激患兒觸覺和聽覺功能發育,提高其觸覺和聽覺敏感性[6-7]。通過合理體位指導,有助于改善心肺和消化功能,促進患兒進食量的增加,從而加速生長速度,增加體質量。通過靜脈用藥護理,可通過留置針的使用減輕對患兒的不良影響,預防并發癥發生,促進治療效果的提高[8]。
本研究中,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發展性照顧組護理中實施發展性照顧。結果顯示,發展性照顧組家長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發展性照顧組日均睡眠時間長于對照組,日均喂奶量多于對照組,平均住院時間、恢復正常體質量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營養指標、血糖水平相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干預后發展性照顧組營養指標、血糖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發展性照顧組不良反應如胃殘留、腹脹、嘔吐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早產兒護理中實施發展性照顧的意義確切,可有效改善新生兒營養狀況,延長睡眠時間,加速體質量恢復,縮短出院時間,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家長對護理服務具有較高的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1] 王楚潔.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早產兒護理中發展性照顧應用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1(9):107-108.
[2] 石巧云.發展性照顧在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早產兒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醫藥前沿,2016,6(18):299-300.
[3] 陳燕.發展性照顧在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早產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27):117-118.
[4] 唐培仙.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早產兒護理中采用發展性照顧的探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6):248-249.
[5] 王麗娟.發展性照顧在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早產兒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7,4(8):41,43.
[6] 張進英.發展性照顧在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早產兒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繼續醫學教育,2017,31(3):128-129.
[7] 趙艷芳.早產兒發展性照顧在新生兒重癥監護室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7):208-209.
[8] 宗渝敏.早期護理干預對早產兒發育的干預意義研究與分析[J].當代醫學,2017,23(21):167-16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6.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