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紅,熊云峰,任雅芳
阿奇霉素配合頭孢噻肟鈉治療慢阻肺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評價
袁尚紅,熊云峰,任雅芳
(宜春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科,江西 宜春 336000)
目的 對阿奇霉素配合頭孢噻肟鈉治療慢阻肺的療效和安全性進行探討和研究。方法 選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90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45例,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試驗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進行阿奇霉素和頭孢噻肟鈉藥物聯合治療。以6個月為1個療程,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在不同治療中肺功能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結果 療程結束后,兩組患者較治療前相比,肺功能均有所改善,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組間進行比較,試驗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氣量(MVV),1秒用力呼氣量(FEV1)的改善情況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也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聯合藥物阿奇霉素和頭孢噻肟鈉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進行治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狀況,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
阿奇霉素;頭孢噻肟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療效;安全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的疾病,發病原因與呼吸道和肺組織對于煙霧、粉塵等有害氣體或顆粒物引發的慢性炎癥有關[1]。臨床治療大致分為機械治療和藥物治療。其中,大多患者由于難以長期住院診治,加之氧療,機械通氣等方法操作麻煩,患者經常會選擇進行藥物治療的方案。臨床上用于治療慢阻肺的支氣管舒張劑種類繁多,療效也各不相同。本次研究選取臨床常用于治療呼吸道感染的藥物阿奇霉素和抗菌藥物頭孢噻肟鈉聯合用藥,探討該聯合用藥對于慢阻肺疾病的療效及安全性。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經本院診斷并在本院進行治療的慢阻肺患者90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試驗組中男36例,女9例,平均年齡(61.0±1.2)歲,平均病程(5.5±2.8)年;對照組中男39例,女6例,平均年齡(59.0±2.4)歲,平均病程(5.7±3.1)年。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都先給予常規治療,即進行氧療,止咳祛痰,平喘,解痙,利尿等[2]。在此基礎上,試驗組同時再給予阿奇霉素(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4191)配合頭孢噻肟鈉(上海新亞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925)藥物進行治療,治療方案為阿奇霉素每天0.25 g,1次服用,飯后2 h服用;頭孢噻肟鈉每天2~6 g,分2~3次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
1.3 觀察指標 檢測兩組病例在治療前后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氣量(MVV),1秒用力呼氣量(FEV1),并詢問患者臨床癥狀(咳嗽,咳痰,氣短或呼吸困難,胸悶)的緩解情況以及有無并發癥的出現。癥狀明顯改善為較治療前比癥狀發生次數少了6~10次;癥狀略有改善為較治療前比癥狀發生次數少了1~5次;癥狀無改善為較治療前比癥狀發生次數沒有變化。
1.4 統計學方法[3]數據全部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在治療后肺功能明顯改善,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內比較,試驗組的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氣量(MVV),1秒用力呼氣量(FEV1)提高量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肺功能變化情況
2.2 兩組患者的癥狀緩解效果及并發癥比較 兩組患者比較,癥狀均得到緩解,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試驗組的癥狀緩解效果及并發癥發生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患者癥狀改善及并發癥比較(n)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簡稱慢肺阻,是一種呼吸系統常見的慢性疾病,由于呼吸道不同,導致氣流受限,若未能進行及時的治療,會導致患者的肺功能發生進行性的降低[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般在臨床上根據患者的病情來進行分級治療,臨床上運用支氣管擴張劑等藥物治療,氧療,機械通氣和外科手術的辦法只能用來緩解臨床癥狀,此疾病難以達到根治。
作為第二代大環內脂類抗生素的典型代表阿奇霉素,具有獨特的藥動學特征,可以在人體內隨著吞噬細胞移動到炎癥或感染部位,并在此過程中進行釋放,從而發揮其抑菌的作用[5],經常在臨床上作為治療呼吸道感染的首選藥物。作為第三代β-內酰胺類抗生素,頭孢噻肟鈉通過破壞細菌的細胞壁來起到殺菌的作用,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6]。在阿奇霉素與頭孢噻肟鈉聯合的過程中,阿奇霉素對生物膜的破壞,有利于頭孢噻肟鈉發揮更好的抗菌作用,此外,阿奇霉素還具有調節免疫功能,通過抑制炎性細胞釋放從而促進受損組織免疫功能修復,達到抑制感染的治療效果[7]。
本次研究的試驗結果顯示,經過試驗組的治療,患者的肺功能明顯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而且試驗組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治療中并發癥的發生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些數據充分說明阿奇霉素配合頭孢噻肟鈉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具有安全可靠的療效。
綜上所述,阿奇霉素配合頭孢噻肟鈉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時療效顯著,安全性高,應當在臨床上予以應用和推廣。
[1] 曾明旋,程知音,胡斌.阿奇霉素聯合他汀類藥物在慢阻肺并發肺動脈高壓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肺科雜志,2016,21(3):471-473.
[2] 許蒙.阿奇霉素聯合他汀類藥物在慢阻肺并發肺動脈高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9):42-43.
[3] 馬秀芬.納洛酮治療慢肺阻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20):63-64.
[4] 王爍,郭靜,莫凡等.探討慢阻肺康復護理自我管理對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7,23(26):147-149.
[5] 鄧紅政.阿奇霉素藥物ADR/ADE發生的特點與規律探討[J].當代醫學,2017,23(8):41-42.
[6] 鄭艷,張宏偉,劉憲華,等.頭孢噻肟鈉聯合阿奇霉素對血液透析患者導管感染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33):65.
[7] 安玉英,張風林,角燦武,等.阿奇霉素聯合頭孢噻肟鈉對肺部感染患者炎性狀態的控制效果觀察[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1):95-97.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6.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