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呂婭萍,黃劍鋒
膝關節骨關節炎半月板突出的高頻超聲診斷價值及意義分析
李春,呂婭萍,黃劍鋒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超聲科,江西 南昌 330000)
目的 分析膝關節骨關節炎半月板突出的高頻超聲診斷價值及意義。方法 按照入院順序隨機抽取35例膝關節骨關節炎半月板突出患者作為觀察組,另抽取同期本院體檢的健康人員35例作為對照組。對兩組進行高頻超聲診斷,分析并比較診斷結果。結果 觀察組檢出率為88.6%、對照組檢出率為8.6%,觀察組的檢出率遠比對照組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檢測出的31例中有8例是輕度突出、12例是中度突出、11例是重度突出。進行KL評分后,發5例是1分、7例是2分、10例是3分、9例是4分。結論 膝關節骨關節炎半月板突出患者進行高頻超聲診斷,可明確骨折的程度,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借鑒和推廣。
膝關節;骨關節炎;半月板突出;高頻超聲;診斷價值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在臨床上又被稱為退行性、肥大性、增生性骨關節炎,是一種緩慢的病理發展過程,意味著患者關節的衰老,該病好發于中老年人群,患者主要的臨床特征是活動不靈活以及關節疼痛,膝關節骨關節炎半月板突出又被稱為“半脫位、半月板周緣性移動”,與半月板撕裂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會造成半月板內的膠原纖維斷裂,給患者的生活、工作帶來了諸多的不便,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精確的診斷有助于患者急早的進行治療,對于改善患者預后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故隨機抽取35例膝關節骨關節炎半月板突出患者以及35例健康人員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按照入院順序隨機抽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35例膝關節骨關節炎半月板突出患者作為觀察組,另抽取同期本院體檢的健康人員35例作為對照組。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觀察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32~58歲,平均年齡(45.06±12.29)歲。對照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33~56歲,平均年齡(44.56±11.25)歲。排除標準:①存在膝關節手術史、膝關節嚴重外傷史、半月板損傷嚴重、下肢畸形的患者。②存在精神疾病、溝通障礙以及意識不清醒的。所有患者、受檢者在研究前均與本院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本組研究中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采用百勝魅力9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設置為5~13 MHz,探頭主頻頻率則設置為7.5 MHz。在診斷中協助患者采取仰臥位,屈膝30°~45°,將探頭縱向放置在研究對象髕骨上方,細致觀察髕上囊積液厚度和膝關節滑膜的厚度,如果存在陽性改變,要測定積液的范圍以及滑膜的厚度;接下來要求患者保持原有體位不變,調整膝關節屈曲角度,盡量達到90°,此時髕骨上方的探頭橫向放置,觀察膝關節骨關節炎半月板突出的具體情況,并觀察鄰近的軟組織是否存在腫脹等現象[2]。
1.3 評價指標 根據Madan-Sharma評定標準,將半月板突出分為四種:①未突出;②輕度突出:突出部分比半月板寬度的1/3還小;③中度突出:突出部分占到了半月板寬度的1/3~2/3;④重度突出:突出部分比半月板寬度的2/3還大[3]。
對檢查結果采用KL評分,可疑關節間隙變窄、可疑骨關節形成骨贅記為1分;膝關節形成骨贅,并且可疑關節間隙變窄記為2分;膝關節形成中等骨贅,關節間隙存在中等變窄,關節面存在囊性變或者骨質硬化等記為3分;形成大的骨贅,關節間隙顯著變窄,關節面存在骨質硬化,同時存在囊性病變記為4分[4]。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的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中檢出31例膝關節骨關節炎半月板突出,檢出率為88.6%(31/35)、4例未檢測出。檢測出的31例中有8例是輕度突出、12例是中度突出、11例是重度突出。進行KL評分后,發5例是1分、7例是2分、10例是3分、9例是4分,見表1。對照組中檢出3例,檢出率為8.6%(3/35);觀察組中檢出31例,檢出率為88.6%(31/35)。觀察組的檢出率遠比對照組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837,P<0.05)。

表1 膝關節骨關節炎半月板突出程度[n(%)]
膝關節骨關節炎是膝關節的結構發生了異常改變,包括半月板突出、半月板撕裂、軟骨下骨質破壞、滑膜增生、骨贅形成、軟骨破壞和丟失。半月板屬于膝關節中生理性的填充組織,在膝關節的承重、功能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半月板保證正常的解剖位置以及幾何形態是膝關節維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礎和前提[5]。半月板如果出現機械功能障礙,就會造成軟骨下骨質、軟骨受到一定的損害,加快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發生和發展,膝關節骨關節炎又會造成半月板結構松弛,進而加重半月板的突出程度。半月板突出是指半月板全部或者部分出現了移位,外緣超出了脛骨平臺的外緣,造成半月板的功能降低[6]。當前對于膝關節骨關節炎半月板突出的診斷方法有關節鏡、CT以及X線,但是上述診斷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診斷準確率與檢出率相對較低。
本組研究數據表明:觀察組檢出率為88.6%、對照組檢出率為8.6%,觀察組的檢出率遠比對照組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檢測出的31例中有8例是輕度突出、12例是中度突出、11例是重度突出。進行KL評分后,發5例是1分、7例是2分、10例是3分、9例是4分。①高頻超聲是膝關節骨關節炎半月板突出的首選診斷方法,具有實時動態、雙側對比、無輻射以及無創傷等多種優勢,可應用檢查骨骼肌,此外高頻超聲價格低廉、經濟實惠,可以進行多次檢查,對比病情前后復發的具體情況,患者易于接受,并且不會給患者以及家屬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是一項積極有效的診斷方法[7]。②膝關節骨關節炎半月板突出可以對關節的血流狀況以及半月板的突出程度做出準確的反映,血流收縮期峰值是否增高,也可以做出正確的反映,有助于檢測膝關節、骨關節以及半月板的性質,同時可提高對骨質以及早期關節軟骨侵蝕、破壞的檢出率[8]。③高頻超聲具有不同的頻率,其優點是可以對各個區域的關節進行詳細的檢查,分辨率較高,可以清楚的顯示出關節軟骨的內部變化以及形態,安全可靠,可以清楚的顯示出關節的具體情況。其次高頻超聲具有高分辨率,還可以檢測血流,大大增加了診斷的準確性與有效性[9]。
綜上所述,膝關節骨關節炎半月板突出患者進行高頻超聲診斷,可有效的反應出半月板突出的程度,提高診斷檢出率,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廣大患者信賴和推廣。
[1] 朱瑾,趙建,張文云,等.高頻超聲評價膝關節骨關節炎半月板突出[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0,26(5):931-933.
[2] 朱永高,呂梁.痛風性關節炎的比較影像學診斷[J].當代醫學,2013,19(7):110-111.
[3] 楊琳琳,陳世榮,向醒,等.高頻超聲評價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與內側半月板突出的關系[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6,18(5):297-300.
[4] 郭建新.高頻超聲在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診斷及療效評價的應用價值研究[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6,25(3):580-582.
[5] 楊宏,李軍.膝骨關節炎采用磁共振診斷的臨床價值探析[J].當代醫學,2016,22(18):80-82.
[6] 孟金玲.膝關節骨關節炎半月板突出的高頻超聲診斷價值探析[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6,25(3):586-587.
[7] 孟金玲.高頻超聲在膝骨關節炎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10):1824-1825.
[8] Bloecker K,Wirth W,Guermazi A,et al.Longitudinal change in quantitative meniscus measurements in knee osteoarthritis—data from the Osteoarthritis Initiative[J].European Radiology,2015,25(10):2960-2968.
[9] 周大治,湯慶,葉珊慧,等.高頻超聲在膝關節骨關節炎早期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中華關節外科雜志(電子版),2012,6(6):899-90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6.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