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衍紅,楊杰,陳衍娟,劉素華
早期液體治療對ICU內高乳酸血癥患者的作用效果分析
陳衍紅1,楊杰1,陳衍娟2,劉素華1
(1.山東省單縣東大醫院ICU,山東 菏澤 274300;2.山東省成武縣第二人民醫院內科,山東 菏澤 274200)
目的 研究分析早期液體治療對ICU內高乳酸血癥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 將在ICU內接受治療的84例高乳酸血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數字法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2例。對照組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觀察組的患者接受早期液體治療。在不同的治療方法下,對比兩組的治療療效。結果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療效對比可以發現,觀察組治療后的優秀率(95.24%)高于對照組(73.8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ICU內的乳酸值還是乳酸峰值發現觀察組的數值均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的高乳酸血癥時間較對照組而言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早期液體治療對ICU內高乳酸血癥患者的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早期;液體治療;ICU;高乳酸
乳酸為人體內的代謝產物之一,在一般的新陳代謝和運動中乳酸不斷被產生,但是其濃度一般不會上升。只有當乳酸的分解加快,分解、運輸不及時,乳酸的濃度才會提高[1]。一般來說血液中的乳酸濃度在不運動時為1~2 mmol/L,在強烈運動時可以上升到20 mmol/L。當患者病危時,體內氧氣的供給量不足以滿足體內機體代謝的需求,導致血乳酸濃度升高,從而使體內代謝紊亂。現本文對本院ICU內的84例高乳酸血癥患者作為對象,作了一些研究,現將研究結果總結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將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ICU內接受治療的84例高乳酸血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包括男46例,女38例;平均年齡(48.7±6.5)歲。患者均符合高乳酸血癥的診斷標準,且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治療知情并簽署治療同意書,排除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根據數字法隨機分成觀察組(42例)和對照組(42例)。觀察組平均年齡(47.8±7.2)歲,男24例,女18例。對照組平均年齡(49.6±5.8)歲,男22例,女20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每天2次為期1周的乳酸動態監測,記錄其乳酸動態。觀察組的患者在接受復蘇治療的基礎上加上早期液體治療,液體為生理鹽水加入少量氯化鉀溶液(山東益健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6057)。對照組的患者則接受常規的復蘇治療。
1.3 療效評價標準 臨床療效:“優”為治療后患者情況明顯好轉。“良”為患者在治療后臨床表現有所好轉,但仍有休克等癥狀出現。“差”為患者治療無效,患者死亡。
1.4 統計學方法 以SPSS 21.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的優秀率和優良率均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接受治療后臨床療效表現為差的人數遠遠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的臨床療效情況對比(n)
2.2 兩組生化指標的對比 觀察組無論是在ICU內的乳酸值還是乳酸峰值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的高乳酸血癥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化指標的對比(x±s)
乳酸是葡萄糖在體內無氧狀態下分解的產物,由細胞中丙酮酸代謝而成,一般來說當組織的能量無法通過有氧呼吸得以滿足,組織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或者無法足夠快地處理氧的情況下乳酸的濃度會上升,從而導致高乳酸,而乳酸的增高或多或少的伴有代謝性酸中毒的情況出現[2]。高乳酸血癥主要由丙酮酸羧化酶、丙酮酸脫氫酶缺陷所致。丙酮酸的氧化代謝通過丙酮酸脫氫酶、Krebs循環和呼吸鏈完成,而無氧代謝主要通過丙酮酸羧化酶進行。這些途徑中任何缺陷均可導致丙酮酸和乳酸從循環中清除障礙,產生乳酸血癥[3]。高乳酸血癥的造成分為先天和后天兩種,后天是由于體內氧氣供應不足或藥物是乳酸過量等因素,先天則是由于患者發育不全,丙酮酸的轉化存在缺陷[4]。對于ICU內的危重患者,由于缺氧導致酸合成增多,且多項內臟出現功能性障礙引發低氧血癥的加劇[5]。故ICU內的患者高乳酸血癥的癥狀時有發生,為了緩解這一癥狀,本文對早期液體治療對ICU內高乳酸血癥患者作了研究。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接受早期液體治療的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好,主要表現在觀察組的優秀率和優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早期液體治療對ICU內高乳酸血癥患者具有積極作用。且觀察組無論是在ICU內的乳酸值還是乳酸峰值都遠遠低于對照組,在高乳酸血癥時間上觀察者患者持續的時間較對照組而言更短,兩組比較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血液中乳酸含量的增高對患者的病情有加劇的作用。韓晉麗等人[6]的研究也證實,近幾年我國在液體治療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果和進展,在治療高乳酸方面早期的液體治療不僅提高了患者的臨床療效,同時還解決了臨床上的一大難題。
綜上所述,早期液體治療對ICU內高乳酸血癥患者有著顯著的臨床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1] 張蘇寧,崔琢,方玉明,等.老年重癥膿毒血癥預后評估方法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5,13(7):1103-1105.
[2] 肖岳,王洪橋,趙同禮,等.感染性休克患者預后與早期血乳酸清除率的關系[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16,22(2):127-128.
[3] 嚴玲,蔡國龍.早期動態監測血乳酸與中心靜脈血氧飽和度對膿毒癥休克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15):24-26,30.
[4] 張家留,高偉,殷麗萍,等.早期乳酸清除率指導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液體復蘇的臨床價值[J].江蘇醫藥,2014,40(19):2310-2311.
[5] 陳薇,陳靖,董菁,等.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慢加亞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血乳酸檢測分析[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5,33(1):20-24.
[6] 韓晉麗,王艷芬,張小莉,等.動脈血乳酸水平測定對新生兒危重癥的[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5(5):665-667.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6.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