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業平
摘要:齋藤清是版畫藝術領域的代表人物,是日本最著名的版畫藝術家之一,其在創作過程中往往將家鄉的風景作為對象,版畫作品表現出清新自然的風格,對日本版畫藝術的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在對版畫藝術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將齋藤清版畫藝術作為研究對象,希望能夠對齋藤清版畫藝術形成系統的認識。
關鍵詞:齋藤清 版畫藝術 表現手法
中圖分類號:J2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22-0034-02
齋藤清版畫藝術的研究和發展歷來是學界重點關注的問題,加強對齋藤清版畫藝術的研究和分析,不僅有助于促進對齋藤清版畫藝術形成更為全面的認識,對我國當代版畫藝術領域的發展也產生著相應的積極影響。所以把握我國版畫藝術發展的現實需求,將齋藤清版畫藝術作為研究對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值得進行深入的解讀和探索。
一、齋藤清版畫藝術的表現手法
對齋藤清版畫藝術的表現手法進行系統的研究和分析,發現其表現手法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對形的創造性變化調整以及應用。在齋藤清版畫藝術作品中,往往會蘊含很多具有高度概括特征的形,如圓形的太陽、由圓弧和直線構成的房頂以及彎曲的樹枝等,都得到了相對廣泛的應用。同時在齋藤清先生的創作中,一般會使用樹木遮擋房屋、云朵低垂到屋檐或者地平線、厚厚的積雪覆蓋房屋等,讓欣賞者感覺自然界中的一切都能夠在藝術創作中進行隨意的擺放、變形等,形成了自然、靈動的版畫藝術效果。其次,在創作中對比手法的應用。對比手法也是齋藤清版畫藝術作品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藝術表現手法,在具體的作品中,齋藤清先生將自然界中生機勃勃的植物與人為構筑的莊嚴古建筑形式進行對比、將僵硬的直線和靈活的曲線進行對比、將生硬的冷色塊和溫暖的暖色塊進行對比,并且借助對對比手法的合理應用,在整個作品畫面中表現出一種夸張的藝術效果。從此處對齋藤清版畫藝術進行解讀,發現齋藤清版畫藝術創作不僅僅是對客觀現實社會的寫生,更為重要的是其充分聯系想象和聯想,在創作中完成了主觀意象的再次創造,對畫面藝術效果的呈現產生著一定的積極影響[1]。再次,在構圖手法方面,齋藤清版畫藝術中的圖式結構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不論是畫面中的山水,還是更為具體的動物、植物等,都是由簡單明快的色塊所組合而成的,能夠將近景的視覺藝術效果充分的展現出來,讓畫面整體上更加純凈、空靈,可以帶給欣賞者別樣的審美感受,引發欣賞者的心理共鳴。最后,齋藤清版畫藝術創作也受到葛飾北齋創作風格的影響,但是其在葛飾北齋創作風格的基礎上融入了個性化的創作元素,整體創作表現出對西方新印象主義創作風格和抽象派繪畫風格的有機結合,突破了傳統版畫創作的束縛,對版畫藝術的發展進行了創新,對版畫藝術的發展和現代化傳承產生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二、齋藤清版畫藝術對中國版畫創作的影響和在中國的發展
在研究中要想對齋藤清版畫藝術形成更為深刻的認識,就應該把握其在中國的傳播歷程以及其對中國版畫藝術創作產生的影響,從而明確其在現代教育領域中的重要作用和價值,為齋藤清版畫藝術教育指導作用的發揮提供相應的保障。
回溯我國版畫藝術的發展歷程,發現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魯迅認識到版畫藝術創作的重要性,并積極提倡發起了新興木刻活動,希望能夠將版畫藝術作為革命文化宣傳的重要載體,將版畫發展成為能夠與敵人進行斗爭的重要工具,促進我國版畫藝術創作得到相應的發展和創新[2]。但是當時歷史背景下我國版畫藝術創作思想與齋藤清版畫藝術創作存在明顯的差異,風格不符是最重要的差別,對齋藤清版畫藝術在我國版畫藝術領域的傳播產生了一定的限制性影響。具體分析,我國木刻版畫需要使用大量專門性的藝術創作工具,并且其在創作過程中對空氣濕度的要求和對印刷技巧的要求都相對較高,不利于版畫藝術的發展。而齋藤清版畫藝術追求恬靜淡雅的藝術創作風格,與當時特殊歷史背景下中國人意識覺醒的現實需求存在一定的沖突,不利于齋藤清版畫藝術在我國的傳播和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進入到和平年代后,中國水印木刻日漸受到重視,中國版畫藝術創作也重新得到了適當的發展。一方面,中國版畫藝術創作者希望能夠學習和繼承中國傳統的木板水印版畫創作技術,增強中國版畫藝術的傳承影響力,促進中國傳統版畫藝術創作能夠得到相對廣泛的認同[3];另一方面也希望積極學習日本當時更為先進的水印木刻版畫創作手法,為齋藤清版畫藝術在中國版畫創作領域的廣泛傳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20世紀50-60年代,我國版畫藝術領域對日本版畫藝術創作相對熟悉的李平凡先生到全國各地區開展關于版畫藝術創作的講學活動,在此過程中將《怎樣刻木刻》作為講學的課本,對版畫藝術的發展和創作技巧等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解讀。在《怎樣刻木刻》書籍中,就適當對日本水印版畫創作方法加以介紹,極大促進了日本版畫藝術創作手法在我國版畫藝術創作領域的廣泛傳播,對我國版畫藝術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4]。在此之后,在我國版畫藝術創作中開始出現齋藤清水印版畫藝術的影子,齋藤清水印版畫藝術對我國版畫藝術創作領域所產生的影響逐漸開始表現出來,在諸多版畫藝術創作者的創作中得到了適當的彰顯。如《早春》(張堅如)、《吸水》(希平)、《山澗》(琴葆)等,都能夠在作品中看出齋藤清版畫藝術對我國版畫藝術創作的影響。
20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政策的提出和落實為我國藝術創作領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也極大促進了國際版畫藝術領域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國版畫藝術創作在世界版畫藝術創作的影響下進入到活躍和繁榮發展階段,多種類型和豐富形式的版畫作品隨之出現,綜合材料版畫也得到了適當的發展,對我國版畫藝術的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在此過程中,能夠明顯看出齋藤清版畫藝術對我國版畫藝術影響的作品主要包含《寒林晨曲》(樹琴)、《綠韻》(忠翔)、《三潭印月》(陸放)等,可見齋藤清版畫藝術對我國版畫藝術創作領域的深遠影響。而從綜合材料水印木刻創作角度進行分析,在現有的版畫藝術家和作品中,受到齋藤清版畫藝術影響較為明顯的屬于陳小鳳。其在版畫藝術創作中積極借鑒齋藤清版畫藝術創作手法和表現形式等,圍繞人物的創作加強對印痕的重視,在實際創作過程中從畫面疊加的層次感、對細膩純凈色塊的合理使用以及從形體角度對表現對象的處理等,都能夠看到明顯的齋藤清水印版畫藝術創作痕跡。此外,陳小鳳在創作過程中不僅局限于對齋藤清版畫藝術的借鑒方面,其還在借鑒的基礎上勇于創新,形成自己的創作風格,使其版畫作品表現出獨特的藝術韻味和深遠的意境,得到欣賞者的廣泛認同[5]。
三、結語
總而言之,齋藤清水印版畫藝術作品具有豐富的藝術內涵,在長時間的發展和傳承過程中對世界版畫藝術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當今社會仍然表現出較強的教育意義。所以在我國探索當代版畫藝術發展過程中,應該加強對齋藤清水印版畫藝術的研究,希望能夠對其藝術風格形成全新的認識,為版畫藝術的當代發展提供相應的借鑒和啟迪。
參考文獻:
[1]秦巖.齋藤清版畫藝術淺析[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7,(07):56.
[2]金蘭.論蒙古族版畫藝術特點與價值[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 14(11):1173-1178.
[3]袁靖軼.對當代版畫藝術發展的分析[J].戲劇之家,2016,(15):242.
[4]閆郢.關于當下我國版畫藝術現狀的分析[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5,(24):51-52.
[5]金蘭.當代蒙古族版畫藝術特點研究[J].藝術研究,2015,(0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