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磊
摘要:和諧社會的建設離不開社會穩定,而網絡輿論的正負效應對社會的穩定有較大的影響。正面的網絡輿論能夠有效反映民意,擴大公眾知情權,化解社會矛盾,對社會穩定具有促進作用;網絡的負面效應能夠沖擊社會整合,夸大事實真相,對社會產生離心作用,阻礙社會的穩定。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需要通過提高思想認識,加大行政監督力度,建立網絡輿情監測預警機制,完善網絡法律制度等途徑,正確引導網絡輿論,確保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發展。
關鍵詞:網絡;民情;輿論引導;媒體;社會穩定
網絡已成為社會生活中表達民意、暢通民情、匯聚民智的重要渠道,成為各種意識形態交流、交融、交鋒的重要平臺,各種思想觀點都在網上建立了自己的“陣地”,并通過各種方式擴大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對網絡輿論做客觀、細致的分析和評估,認真分析、積極應對,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對于密切干群關系、滿足合理訴求、疏解不良情緒、構建和諧氛圍,有重要意義。
一、網絡輿論對社會穩定的正面效應
在網絡輿論的作用下,公眾追求真相、捍衛權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高漲,網絡輿論的民主化功能讓網絡成為公眾追求“真善美”的主場。
(一)網絡輿論可以充分的反映民情。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轉型期,需要解決的問題和完善的地方比較多,突發事件處于高發期,如果處置不當或引導遲滯,容易使得一些民眾產生非理性的情緒。網絡的自由開放,則為社會情緒的釋放找到了一個宣泄口。大多數網民都希望通過表達和參與,讓黨政領導了解民情民意,推動促進工作改進,督促問題和事件的公正解決。
(二)網絡輿論促進社會監督不斷完善。傳統的監督體制由于缺乏有效的手段,使人民群眾對社會的監督很難落到實處。網絡輿論的監督改變了這一現狀,政府監督與群眾監督并重,以群眾監督推動政府監督的模式打破了傳統的政府監督為主、群眾監督為輔的狀況,在權力監督領域顯示出強大的威力。網絡輿論對促進相關部門及時解決熱點問題、重點問題,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
(三)網絡輿論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網絡是一個公眾自由發表言論的平臺,人們可以通過網絡對好人好事進行褒獎,對高尚偉大的精神加以發揚光大,公眾的愛國情懷、正義感通過網絡進行傳播可以得到更多的響應和支持,有助于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近些年,因網絡應用的成熟和管理的完善,網絡逐漸發展成為新型的慈善平臺,為地震災區募集捐款、利用微博進行打拐等活動將網絡輿論的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
二、網絡輿論對社會穩定的負面效應
輿論并不總是積極、正確的,這其中有理性和非理性之分。消極、錯誤的輿論如謠言、謬理等負向輿論同樣是輿論的一種,在社會中存在,并起著消極、負向的作用。這種“言論自由”存在著“言過其實”的問題和危險。
(一)網絡輿論的盲從性導致謠言四起。由于受信息來源的限制,網絡輿論與真相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距離。謠言在網上傳播往往具有一呼百應的效果,而政治類的謠言則更具煽動性和破壞性,別有用心的人往往利用網絡輿論散發虛假信息,或對社會熱點和敏感新聞進行炒作,大多數網民面對此類消息,很少質疑其真實性,表現出一種群體的盲從與沖動,無形中推動了負向輿論的擴大,成為引發社會震蕩、危害公共安全的因素。
(二)網絡輿論激化引發群體性事件。當前社會的焦點問題因時間的敏感性、復雜性和負面性極易引發全民性輿論,當網絡輿論難以承載群情激憤時,不滿的情緒就會在現實中尋找出口,爆發群體性事件。2012年西安9.15反日大游行,不法分子趁勢作亂,正常的示威游行演化為“打砸燒”惡性事件,造成多車被毀,多人被打傷、打殘。這場聲勢浩大的群體性事件就起源于網絡上強大的反日輿論,后果是嚴重危害了社會的安全和穩定。
(三)網絡輿論危機導致政府公信力下降。近些年,因政府官員腐敗、不作為、濫用權力而引起的網絡輿論危機,沖擊了正常的網絡秩序和現實社會秩序,造成政府與民眾關系緊張、政府公信力下降等嚴重后果。危機責任意識的缺乏、應對機制的不完善、法律法規的不健全導致政府應對乏力、管理缺位,形象和公信力受到嚴重影響,為構建和諧社會埋下了不穩定的矛盾隱患。
三、正確引導網絡輿論,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俗話說“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對于網絡輿論的引導,也適用這一法則,要把握好言論自由與及時干預之間的度。除對確有危害的信息嚴加防范外,應適度調整網絡輿論管理的政策和策略,立足于“疏”和“導”,變排斥為正視,變被動為主動,變堵塞為疏導,則利于積極有益的網絡輿論脫穎而出。
(一)積極物色培養“意見領袖”,充當網絡“把關人”。當今的網民已不再僅僅局限于年輕人,更多年齡層和階層的民眾都活躍在網絡上。一些文字表達能力強、分析問題深刻、有獨特見解的網民,他們的發言往往影響甚至左右其他網民的看法,并由此引導、控制著整個網民輿論的導向,在某些時候,起到了“意見領袖”的作用。強化主流言論,孤立非主流言論,使網民言論朝理性發展,以此來引導網絡輿論的方向。
(二)主動占領網絡輿論陣地,提升政府的影響力和公信度。要充分發揮網絡宣傳的優勢,積極策劃一批有熱度、有深度的網上主題宣傳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積極開展網上正面宣傳,擴大主流輿論的影響力。各級領導干部要進一步提高新媒體工作素養,增強與新媒體打交道的能力,特別是涉及本部門、本單位、本領域的輿論問題,及時做好輿情監測、信息發布和輿論引導工作。此外,既不能阻礙新媒體輿論的傳播渠道,又要防止被網絡民意所挾持。
(三)重視傳統媒體的引導作用,推進網絡輿論健康發展。傳統媒體是引導社會輿論的領頭兵,在很多方面影響著網絡信息的傳播,是防止網絡輿論導向出現偏差的一股重要的制約力量。相對網絡而言,傳統媒體更容易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我們要將網絡與傳統媒體相結合,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合力,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使輿論朝著健康理性的方面發展,贏得輿論話語權和引導主動權,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和切實維護人民利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