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麗穎
摘 要: 政府是城市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承擔著完善旅游市場體系、提供旅游公共產品、制定旅游法律法規等社會職能,探討地方政府的履職情況對推進旅游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闡述了我國大型旅游城市旅游業的發展狀況,探討了政府在當地旅游業發展中所承當的社會職能及履職狀況。
關鍵詞: 政府社會職能 旅游業 政府管理體制
一、旅游業和政府社會職能的內涵
旅游業與其他行業的概念有一定差別,它并不是一個獨立產業,而是一個產業群,由旅行社、交通運輸業和住宿業等多種產業構成,具備綜合性。總體看,旅游業涵蓋食、住、行、購、娛等五大要素,包括景區景點策劃業、住宿業、餐飲業、娛樂業和其他眾多的商業性行業。這些行業不但對外來游客進行服務,而且為本地民眾帶來便利,所以旅游業的含義界定存在模糊性。依據國際旅游管理機構對旅游業的概念界定,旅游業是以旅游資源為根本保證、以基礎設施為條件,為游客在旅行中提供服務的行業。
政府社會職能是行政機關依照法律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管控時所承當的職責和所具備的功能。政府社會職能體現著公共管理的根本內容和行為目標,是公共管理的實質表現。政府社會職能通過長期的發展,逐漸形成一個相對穩定、完善的系統,主要包含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職能,形成一個系統、綜合的管理結構。
近年來,我國旅游業發展速度顯著提高,政府相關部門要營造便于旅游業發展的氛圍,就應調動多方社會力量支持旅游業,利用政府社會職能治理旅游行業,從而削弱旅游治理的不規范性和資源開發的不可持續性,讓旅游產業在政府的管制下得到規范、持續的發展。
旅游法律法規的制定是我國政府在旅游業管制方面的根本社會職能,要完成對旅游行業的管束,就要依照旅游法規執行。政府在對旅游行業進行治理的同時可以創造有利于旅游行業持續發展的環境,這是政府對旅游業進行把控的一種基本方法。
在旅游業發展的初始時期,政府要依靠大型企業的資金投入推動旅游業高速發展,在短期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旅游產業和公共服務平臺。在資金投入中政府主要扮演三種角色:一是資源環境的維護者;二是大型項目的開發者;三是旅游景觀的宣傳者。
二、旅游業發展中政府社會職能履行存在的問題及優點
當前一是旅游業存在旅游虛假宣傳,某些旅游網站冒充知名旅行社招攬游客,造成實際的旅游路線和旅游景點與廣告宣傳不符;二是旅游業存在欺騙消費者消費現象,旅游旺季期間,一些酒店經常出現私自定價的情況,造成餐飲住宿價格數倍增長,某些旅行社甚至不和消費者簽訂旅行合同,導致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政府應加大對旅游業的管制力度,打擊虛假宣傳,維護消費者權益,為游客營造良好的旅游環境。
近年來,盡管政府根據當地旅游業發展實際情況出臺了《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意見》,但由于制定法規的前期調查缺乏針對性,導致執行階段難以繼續落實。一方面,旅游法規在制定階段,對旅游業發展所涉及的道路、娛樂、吃住等方面未作充分的考慮,使得法規實施的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旅游法規在實行階段,某些政府出于對旅游業績的要求,只關注眼前利益,使得旅游資源的開拓與維護缺少科學指導,當地旅游資源可持續發展將面臨挑戰。
中國很多旅游城市以觀光旅游為主,例如主要以草原風景吸引游客,但很多旅游大城市地大物博,擁有淡水湖和叢林等自然景觀,某些地方政府對于這些方面缺乏關注,缺乏對這些景點的開拓與創新,部分旅行社的行程規劃并沒有把這些景點包含在內,造成游客的游覽景觀過于單一化,大型旅游城市全部美景沒有完全展現給游客。當地政府在旅游業方面缺少創新理念,單純停留在僅有的旅游資源上,導致游客對于大型旅游城市旅游業總體評價不高。
自進入21世紀以來,政府對旅游業的干涉和優勢很明顯,比如,重視程度顯著提升,旅游資金投入明顯提高,旅游基礎設施投資有所增加;在統籌協調旅游業發展,制定發展政策、規劃和標準,起草相關法律法規草案和規章并監督實施,指導地方旅游的一些工作上,有很大建樹;制定并組織實施旅游人才規劃,指導旅游培訓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旅游從業人員的職業資格標準和等級標準并指導實施等工作也做得相當不錯;還有組織旅游資源的普查、規劃、開發和相關保護工作、指導旅游行業精神文明建設和誠信體系建設,指導行業組織的業務工作,政府也都有所努力。然而,因為某些旅游城市市政府財力有限,導致當地旅游資源得不到全面發展,旅游投資僅以建立新的旅游基礎設施為主,對已有設施的保護與翻新不重視,在旅游過程中所包含的餐飲、娛樂、住宿等則投入較少,導致消費者的需求難以得到滿足。除此之外,旅游業存在盲目投資現象,例如一些投資者只關注草原觀光產業,抱著從眾心理而盲目投資,忽視濕地、森林等其他可以開拓的旅游景區,從而限制當地旅游景區開發,旅游市場相比其他城市缺乏競爭性。
三、提高政府在旅游業發展中履社會職能力的對策
首先,政府相關部門要嚴厲檢查旅游行業注冊登記情況,加強旅游經營行業的信息公開,保證當地旅游行業經營主體合理合法,防止假冒旅行社欺騙消費者。其次,政府要及時組織執法人員展開旅游服務行業專項檢查和欺詐問題整治等任務,嚴查旅游相關企業、個體經營戶及賓館、酒店等的服務質量,嚴肅處理侵害消費者利益的虛假宣傳、合同詐騙等違法行為。最后,政府要加強對旅游產品質量的監督,嚴查旅游產品來源是否正規,確保產品質量真實可信,避免旅游服務行業中的欺詐或強制消費等非法舉措。
一方面,在旅游業法規制定階段,政府應把握餐飲、娛樂、交通等影響當地旅游產業的重要環節,及時制訂有關旅游酒店、旅游景點、旅游交通等的法規,盡快改進已經頒布的法律法規,根據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情況進行增減和完善,使該旅游業法規更具規范性。另一方面,旅游城市旅游業法律法規在執行過程中應根據游客的不同需求和旅游景區的自身特點進行調整與改善,廢除已經不符合當下情況的法規,及時制定滿足當下游客需求的法規,還要保障法律法規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盡力讓現行法律法規滿足旅游資源可持續發展的要求。endprint
在當今社會飛速發展的情況下,政府需要全面發揮積極作用,擺脫畫地為牢的傳統管理理念,樹立積極創新的管理理念。當今社會要求市政府以開拓創新的管理方法面對錯綜復雜的旅游事務,當地政府要積極開發淡水湖、森林等旅游資源,創新游覽觀光模式,可以在以往的徒步、纜車觀光的基礎上增加探險式觀光,給喜愛探險的游客提供更多的樂趣,同時把除了草原以外的淡水湖、森林等旅游景觀呈獻給游客,避免旅游景點單一化,同時順應時代潮流,滿足游客需要。
首先,當地政府應向當地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盡力爭取旅游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擴大旅游業的投資規模,為支撐旅游業發展的景點建設和交通建設給予資金援助;其次,政府要全面搭建旅游業融資平臺,結合游客對當地服務水平的要求和旅游資源的開發狀況,調動政府部門以外的金融行業例如銀行、農村信用社等對旅游業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并對需要資金投入的旅游項目進行實地調查、共同探討,最后由政府決定旅游項目的投資數額;最后,地方政府應指引旅游投資,減少對已經長期開發的旅游景點進行盲目與重復投資,可以把這部分資金投入給缺乏開發的景點。
在當今旅游業發展的大環境下,充分發揮政府社會職能,加快政府社會職能的轉變對提高旅游業的競爭力具有積極意義。本文結合我國旅游業發展的情況,分析了政府在旅游業發展中的履職情況,指出了其中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議,并通過分析得出了幾點結論:第一,我國大型旅游城市旅游業發展狀況良好,但政府在旅游業發展中的社會職能履行仍有不足之處,例如監管體制不健全、法律法規不完善、管理理念缺乏創新、資金投入較少等。第二,要在健全政府對旅游業監管體制、完善旅游業法律法規體系、調整與轉化政府管理觀念和加大資金投入等方面不斷改進,從而促進大型旅游城市旅游業全面、快速發展。
中國旅游業正處于黃金發展期,泱泱大國,資源廣闊,地大物博,相信在政府的合理管理和努力下,一定會在加快開發之中,健康發展,做到國際化、多元化。
參考文獻:
[1]郝索,陳實.旅游產業發展研究[J].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14.
[2]郭暢.朝陽縣鄉村旅游發展中的政府職能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3.
[3]劉志生.論我國政府經濟職能的定位及實現途徑[J].上海經濟研究,2008(2).
[4]楊曉霞,向旭.論我國政府在旅游業發展中的職能[J].旅游論壇,2008,1(5).
[5]張雅鳳.內蒙古會展旅游發展中政府職能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4.
[6]丁飛洋.基于旅游業發展中的地方政府職能優化[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5).
[7]徐冬東.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的政府職能分析[J].旅游縱覽,2014(5).
[8]劉華豐.旅游產業發展中的政府職能優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3(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