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紅群
王奶奶是一位老糖友,患糖尿病多年,一直服用降糖藥,自認為血糖控制得好。最近因浮腫、心慌、胸悶到醫院就診,醫生發現是尿毒癥晚期而不得不進行血液透析搶救。這讓她困惑不已,糖尿病怎么會導致尿毒癥呢?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癥。臨床發現,30%~4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伴有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已經成為當今引起尿毒癥和死亡的最常見原因。早期糖尿病腎病缺乏明顯的臨床癥狀,可能僅有微量蛋白尿,它往往不能被普通尿常規檢查發現,需要特殊檢查才能檢測出來,因此不容易引起患者和一些醫生的重視。微量蛋白尿經過若干年可發展成明顯蛋白尿,此時患者可見尿泡沫增多。遺憾的是,一旦出現明顯的蛋白尿,有一半患者在5年里就可能發展為腎功能衰竭;如患者同時伴有高血壓,則腎功能減退速度更快。因此,近年來國際上均強調糖尿病患者應盡早重視糖尿病腎病的預防,尤其是合并高血壓者。
糖尿病患者必須高度重視糖尿病腎病的早期防治,不要以為血糖控制好了就萬事大吉。研究發現,有些人雖然血糖控制得不錯,但仍有可能發生糖尿病微血管病變和腎臟損害。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僅要看糖尿病專科醫生,更要定期看腎臟科醫生。
糖尿病患者明確診斷后,不僅要重視血糖的控制,而且要定期檢測尿常規和腎功能,尿常規可排查是否并發泌尿系統感染,有無糖尿病酮癥等急性并發癥,初步篩查糖尿病腎病。堅持定期進行尿蛋白定量檢測,如果發現蛋白尿跡象,要進一步檢測尿蛋白排泄率。
要積極治療高血壓。因為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壓后,更容易導致動脈硬化,從而加重腎臟的損害。患者應在家里備有血壓計,每天多次測量血壓,努力使血壓控制在125~130/75~80毫米汞柱,血壓控制不良往往是加速腎臟功能惡化的重要誘因。
糖尿病腎病病變通常分五期,當出現微量尿蛋白時,表示病變處于第三期,此時馬上治療可使病情逆轉,向好的方向發展,過了此階段,治療難度遞增。由于早期微量蛋白尿沒有癥狀,關鍵是要定期隨訪檢查,一般每3個月檢測1次,如病人有浮腫、高血壓或視力減退,則更應重視腎臟功能的定期檢查。
要戒煙。臨床研究表明,吸煙不僅對心血管不利,而且可促進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的形成,故糖尿病患者應下決心戒煙。
應注意合理營養。營養治療是控制糖尿病重要的基礎性措施。然而臨床上發現,許多糖尿病患者對營養治療的原則掌握不好,過于控制飲食而導致營養不良。近年來發現,糖尿病患者營養不良在老年人當中相當普遍,低蛋白血癥可加速腎功能的減退。
總之,控制好微量蛋白尿,可以顯著延緩腎功能惡化的速度。早期積極干預可以逆轉腎臟損害,一旦到晚期大量蛋白尿形成、血肌苷升高,治療就困難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