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
隨著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江蘇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增速明顯放緩,但在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背景下,江蘇對外直接投資出現了快速增長。據統計,2010年江蘇OFDI流量僅為 21.76億美元,2015年增長到103.05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46.65% 。優化產業結構是我國“十三五”規劃的目標之一,OFDI 可以通過影響投資國的技術水平、轉移投資國的邊際產業、提高投資效益和產業關聯效應等途徑調整投資國的產業結構。因此,研究江蘇 OFDI 對其產業結構的影響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1.OFDI 與母國產業結構升級關系的理論概述
關于OFDI與投資國產業結構調整的關系,雖然沒有上升到經濟發展理論的高度,但是許多經濟理論都間接觸及了這一問題。這些經濟理論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從發達或較發達國家或地區的OFDI行為角度進行分析,著重論述從產業結構相對高的國家向產業相對低的國際進行投資,如弗農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和鄧寧的國際生產折衷理論、小島清的邊際產業擴張理論以及赤松要的雁行理論。這些理論多是立足于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垂直投資,研究結果均表明OFDI對母國產業升級存在較大的正效應。第二類從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行為出發,論述了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的直接投資,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坎特威爾與特倫惕諾的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理論。通過案例分析表明發展中國家通過對發達國家的OFDI,可以利用當地的技術資源優勢獲得“逆向”技術溢出,從而促進母國的產業結構調整。第三類是OFDI的母國產業空心化理論。該理論認為企業OFDI不僅無益于母國產業結構升級,而且當產業過渡轉移或威脅到母國的技術領先優勢時,還會導致國內相關產業的衰敗。
2.江蘇OFDI現狀
江蘇OFDI 2010年新批項目數為408個,而到了 2016年,新批項目數增長至1067個,增加了161.52%,中方協議金額由21.76億增加至142.2億,增速達到了553%,從項目平均規模上看,從2010年的533萬美元/個至2016年的1333萬美元/個,也是逐年增加,說明江蘇OFDI項目不論是在質量上還是規模上都有很大的提升。
從2010年至2015年,江蘇新批赴亞洲投資項目數占總數比重除均過半,投資額除了2010年為48.58%外,其他年份也均超過了50%,亞洲成為江蘇OFDI份額最大的市場。就幾年的平均規模來看,對歐洲投資達到總規模的11%,但有逐年降低的趨勢,其次是拉丁美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

從投資行業數據來看如圖1,江蘇省的OFDI主要集中在第三產業,2010年至2015年投資占比均在50%以上,2010年至2015年第三產業OFDI平均占比達到60%左右,第二產業OFDI 平均占比在37%左右。第三產業OFDI中以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房地產業為主,第二產業OFDI以制造業、采礦業為主。
3.江蘇OFDI對產業結構升級影響的實證分析
3.1 模型選擇
灰色關聯分析是對一個系統發展變化態勢的定量描述和比較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將反映系統行為特征的數據數列作為“參考序列”,將影響系統行為因素的數據序列作為“比較序列”,通過確定參考數據列和若干個比較數據列的幾何形狀相似程度來判斷其聯系是否緊密,與參考數列關聯度越大的比較數列,其發展方向和速率與參考數列越接近,與參考數列的關系越緊密。
灰色關聯度的實證分析的具體步驟:
(1)確定分析的參考序列和比較序列
設X0為參考序列,X0=[X0(1),X0(2),X0(3)....]
設Xi為參考序列,Xi=[Xi(1),Xi(2),Xi(3)....]
(2)對原始數列進行無量綱化處理
由于數據的計量單位以及數字的大小不一致,需要進行去量綱的處理。本文用每一列的均值為基準將原始的數字標準化。
Xi=Xi/Xi(1)
(3)求序列差以及最大值和最小值

r表示關聯度, 表示分辨度,通常取值為0.5
3.2 變量選取及數據來源
本文以產業結構優化指數為參考序列,以江蘇OFDI分布數據為比較序列,運用2010—2015年的時間序列數據來考察江蘇OFDI與產業結構升級的相關性。其中產業結構優化指數R是借鑒徐德云(2008)設計的產業結構升級指標Y=y1×1+y2×2+y3×3,yi為第i產業產值占GDP的比重,1≤R≤3,R值越大表明產業結構層次越高,產值數據來源于《江蘇統計年鑒》。因為,根據國際直接投資“逆向”技術溢出理論,投資的產業和投資項目所在地區對母國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較大。因此,本文主要選擇投資產業和投資地區作為實證分析的自變量。
3.3 實證結果及分析
根據上述步驟計算出產業結構升級指數與投資地區及行業分布之間的綜合關聯度,由此根據綜合關聯度的大小判斷各OFDI行業及地區分布對于江蘇產業結構調整的作用。
根據表1計算結果可知,江蘇OFDI產業分布與產業結構升級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其中批發與零售、采礦業、制造業影響比較大,而其他產業影響比較小。
批發與零售業、制造業在省內發展較為成熟,市場接近飽和,競爭比較激烈,尤其是制造業更是如此。這些企業可以利用成熟技術進行對外投資,在規避貿易壁壘的同時還可以轉移邊際產業,促進產業鏈、價值鏈升級,從而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采礦業屬于資源型產業,隨著江蘇經濟的發展,對資源的需求壓力越來越大,資源供給不足成為江蘇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之一。通過在東道國開采資源并部分進口至江蘇以緩解江蘇資源緊缺的壓力,保障江蘇經濟平穩發展,促進江蘇產業結構升級。
從表2數據可以看出,江蘇OFDI地區分布與產業結構升級之間關聯度較小,相比較而言,與歐洲及拉丁美洲的關聯度略高。
江蘇在歐洲的對外直接投資主要流向制造業、租賃和商業服務業以及批發和零售業。通過這類投資獲取品牌、管理經驗、營銷技巧等戰略資產,對江蘇產業結構調整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江蘇在拉美地區的投資部分流向開曼群島以及英屬維爾京群島等避稅地。這種現象對研究結果產生了一定的干擾。
不論是從產業分布還是從投資分布來看,江蘇OFDI對產業結構升級作用都是有限的,主要的原因是江蘇對外直接投資才剛剛起步,大多數企業對外投資規模小,江蘇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平均規模與外商對江蘇直接投資規模差距巨大。同時,對外投資分散無序,未形成產業集聚,部分企業的投資行為趨同、區位重復,降低了投資效益。有些企業在未充分了解國際市場動向、行業競爭態勢和東道國市場的情況下就草率投資,出現了產業轉移與區位分布脫節等現象。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江蘇OFDI對產業結構升級促進作用的有效發揮。
4建議
4.1理性看待現階段江蘇OFDI與產業升級之間的關系
通過上述實證分析結果也可以看出,江蘇省OFDI 與產業結構升級之間的關聯度不是很高,不能高估現階段OFDI對江蘇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雖然對外直接投資在“去產能”上能發揮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夸大其在“調結構”上的作用。因此,在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國際產能合作的背景下,對外直接投資應避免盲目性,要把對外直接投資與國內的產業結構升級結合起來。
4.2 江蘇應合理選擇OFDI行業
從實證分析可以看出,江蘇的制造業、采礦業,以批發和零售為代表的服務業對外直接投資對江蘇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比較大。因此,江蘇應鼓勵制造業的對外投資,通過轉移邊際產業,帶動上下游關聯產業的發展,實現多層次增值,不斷延長產業鏈,帶動上下游配套產業的發展,從而促進產品結構的提升和國內產業升級。采礦業的對外直接投資有助于緩解江蘇經濟發展的資源瓶頸,應該繼續加大投資力度。批發和零售的對外直接投資對江蘇產業結構升級促進作用較大,主要是因為這類投資能擴大省內產品在東道國的銷售,提高在東道國的市場占有率,從而對省內生產企業產生規模經濟效應。服務業中以信息服務、技術服務和科學研究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對外直接投資對江蘇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沒有傳統服務業大,主要是因為這些現代服務業的對外直接投資才剛剛起步,規模還不大。因此,江蘇應在繼續保持傳統服務業對外投資力度的同時,加大金融、投資、銀行、咨詢等現代服務業的對外直接投資力度以獲取更大的“逆向”技術溢出效應,促進江蘇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
4.3 江蘇應注重OFDI的區位選擇
從實證分析結果來看,江蘇向歐洲直接投資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作用稍大。表明江蘇通過對發達國家的OFDI,利用當地的技術資源優勢獲得逆向技術溢出,從而促進自身產業結構的調整。對北美地區直接投資對江蘇產業結構升級的效應沒有歐洲大,主要是因為美國和加拿大長期以來對中國的投資,特別是高技術行業的企業并購持高度警惕的態度,影響了江蘇對北美直接投資的產業層次。因此,在進一步加大對歐洲直接投資的基礎上,逐步加大對北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或地區的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行業的投資力度,以汲取海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助推省內產業結構的調整。對亞洲和非洲等發展中國家直接投資對江蘇產業升級的影響沒有想象的那樣大,主要是因為向這些國家投資的產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一方面這類投資不能產生“逆向”的技術效應,另一方面江蘇沒有將省內的產業結構的調整與邊際產業的轉移及時地與匹配起來。
(作者為淮海工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本文系江蘇教育廳課題《江蘇ODI對貿易結構轉型升級影響的機理及實證研究》2014SJB64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