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雄
摘 要:"互聯網+"技術是針對傳統管理的轉型和升級,利用互聯網在信息、技術、資源整合等方面的優勢,形成一種效率更高、資源更合理的新型模式,解放更多的勞動力進而從事更多的工作,給生產與生活帶來更大的便捷性。
關鍵詞:互聯網+ 安全管理 研究
一、基礎調查
從各類媒體上獲取行業內外關于“互聯網+”技術在電力行業內的先進理念、技術手段、管理方法和科學模式,探求“互聯網+”的安全監督信息管控平臺,通過實現節點管控、遠程視頻等方式實時開展安全監督,從而彌補現場安全督察的不足,特別是對小型分散作業、臨時故障搶修、倒閘操作等,固化現場安全檢查內容,提升可視化運維能力,有效遏制各類違章行為。
(一)外部形勢
近幾年來,國家一直在倡導“互聯網+”思維,國務院在常務會議中提出了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的要求,這表明“互聯網+”已經處在了國家級戰略的高度。另外隨著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復雜的工作變得簡單化,現場工作量大大減少,工作人員也趨少,管理工作則相對復雜化,管理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因此,要全面實行安全生產規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管理,在設備運行現場推行標準化管理,對開工前的每項工作,都要進行安全風險分析,把風險分析透,并使有關職工都清楚,通過這些管理手段增加強制化因素,實現安全工作不因領導注意力的轉移,也不因員工素質差異而發生較大變化的目標。
(二)內部形勢
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是一項緊迫而艱巨的任務,越是如此,越需要我們穩妥有序推進,堅守安全底線,不可逾越安全紅線,遵循“堅持安全可靠”這一重要原則。《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強調,深化電力體制改革,體制機制設計要遵循電力商品實時性、無形性、供求波動性、同質化等技術經濟規律,保障電能的生產、輸送和使用動態平衡,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提高電力安全可靠水平。
安全可靠,是電力高效運行的保障,是構建有效競爭電力市場結構的基石。在新電改起勢之時,在加快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及體系的重要階段,無論是推進跨省跨區電力市場交易、確保可再生能源發電保障性收購,還是保障電力電量整體平衡、放開售電側市場,推進每一項具體工作時,必須進一步強化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筑牢守護職工生命安全的保護線和防護墻。
二、方向研究
打破安全生產管理瓶頸,改變以往傳統管理模式,將職責、制度、流程、標準和考核全面應用到安全監督工作中,加強作業現場的安全監督,通過將視頻語音技術、設備識別巡檢技術、人臉識別信息技術等納入公司現場安全管理中,改變現場監督人力資源不足的現狀,減少人為瞞報、漏報、誤操作、人員不到位等現象;通過安全管理流程匹配員工能從事的工作角色,以角色匹配月度績效獎勵,樹立標桿,正能量帶動人員工作熱情;通過實現分級、分類、分層管理,形成運維、服務、配搶一體化的整體管理能力,拓寬督察視野,延伸管理深度,確保安全生產可控、在控、能控,全力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三、核心環節
(一)嚴控風險點
針對輸電、變電、配電等專業特點,精煉風險防范執行內容,在現場執行期間,工作負責人、工作監護人應用互聯網+技術匯報現場執行情況,保證現場全過程的風險和質量管控到位。
(二)嚴把關鍵點
針對多專業配合作業,理清作業流程,融合多專業參與作業的管控節點,按照現場實際工作順序設置相關專業的起始節點,如倒閘操作結束后,檢修、輸電、配電、電纜等方可開始工作,在前一個節點未完成的情況下,下一步不允許開始工作,從技術措施上可靠保證作業安全。
(三)嚴格準入關
將安全規程知識題庫、安全意識測試題庫、安全責任評價題庫等納為一體,通過員工的安全能力測試,按照計算機測試分值鑒定員工在作業現場應擔當的角色,如分值高的擔當工作負責人,分值較高的擔當工作監護人、分值合格的擔當工作班成員,不合格的不允許參加現場工作,管理人員同樣測試是否具備現場到位資格,并與績效考核掛鉤,實現責任不同、績效不同,充分激發員工的自主學習意識,切實提高自身安全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思想認識到位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安全管理是確保公司長治久安的重要工作,只有全面認識到安全管理任務的重要性和艱巨性,才能將工作落實到位,確保順利實施。
(二)組織領導到位
成立了保障領導組,加強全過程的組織和協調,下設專業小組,從方向研究、方案制訂等方面做好各項工作,明確工作措施,確定責任人。
(3)保障支撐到位
充分發揮專業工作優勢,聯合相關專業部門共同聯合編制研究方案,并爭取獲得上級單位的資金支持。
五、結語
通過互聯網+技術在電力安全管理中的探索研究,計劃建成安全監督一體化的遠程監控平臺,在深化應用的基礎上大力提倡安全管理處處以習慣性遵章為準繩,提高職工安全生產的主觀能動性,營造一個以習慣性遵章為標準的安全生產氛圍,循序漸進,逐步形成公司的安全管理文化,增強全體職工的凝聚力,使其勁往一處使,從而形成整體的安全意識,在和諧的氛圍中實現安全生產,給安全管理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孫明信,供電企業安全管理工作指南,濟南:濟南出版社,2007
[2]喬榮巨,供電企業現場安全管理,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
楊 雄,男,1981年12月生,2008年畢業于華北電力學院,高級工程師,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太原供電公司安全監察質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