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日 鄧衛紅 莊彥華 崔江河 宋傳芳 曲正然 宋萊鑫 刑熙慧 袁曉藝
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消化內科,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
SP標準化患者結合PBL教學模式在消化內科臨床見習課中的應用
朱正日 鄧衛紅 莊彥華 崔江河 宋傳芳 曲正然 宋萊鑫 刑熙慧▲袁曉藝
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消化內科,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
目的探討SP結合PBL教學模式在消化內科臨床見習課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4級五年制臨床專業學生72名,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采用標準化患者(SP)結合以問題為中心(PBL)的教學模式,而對照組則采用傳統的PBL教學模式。結果將實驗組和對照組見習學習效果進行比較,SP結合PBL教學模式優于單純PBL教學模式,實驗組學生對SP結合PBL教學模式的教學滿意度及對自身能力提高的評價均高于對照組。結論SP結合PBL教學模式可以提升消化內科見習課的見習效果,值得進一步推廣和研究。
SP標準化患者;PBL教學模式;消化內科;見習課
臨床見習課是培養臨床學生早期接觸臨床的關鍵一步,也是對臨床學生醫學教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階段。臨床見習課的關鍵就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為了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尋找更適合本專業見習課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在消化內科臨床見習課中嘗試將標準化患者結合以問題為中心的PBL新型教學模式,來彌補以問題為中心的PBL教學模式的不足,從而豐富臨床實踐教學資源,進一步提高臨床見習課的學習效果。
選擇我校臨床專業五年制2014級本科學生進行教學實驗研究。共72名學生,其中男34名,女38名;年齡20~24歲,平均年齡為21.2歲。經過醫學倫理委員會研究后,將72名學生分為隨機分為6組,每小組12名,1~3組為實驗組按照SP結合PBL教學模式進行臨床見習課教學,其中男17名,女19名;4~6組為對照組僅按照PBL教學模式進行臨床見習課教學,其中男17名,女19名;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以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內科學》(第7版)為統一教材,教師為消化內科帶教教師及研究生各一名。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編寫PBL教學方案,并統一教學方法。
教學情景劇本題目為老李的“心病”。將消化內科常見的的幾個重點疾病,如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以及肝癌等。在一個普通的SP老李身上體現出來,共12學時,每次4學時,授課分為3次,主要培養學生詢問病史、書寫病歷以及臨床思維能力。
主要選用熱愛教學工作,對學生有責任心,有一定的醫學知識的臨床教師或者有一定的學習熱情的研究生來扮演患者,再由從事消化內科教學工作多年以及臨床經驗非常豐富的教師對SP進行規范性的培訓,具體學習內容主要包括問診的內容與技巧以及評分的標準,要求SP熟悉見習的內容,能夠完全模擬患者的整個發病過程。
實驗組在課堂前20min,由學生對SP進行病史詢問和??茩z查,搜集患者資料、有關疾病發生和發展的過程以及相關臨床資料;然后進行分組討論,由學生分別解答教師課前提出的問題,包括患者基本情況、現病史、診斷思路、輔助檢查以及鑒別診斷等;討論完畢之后,教師對一些共性問題和爭議較大的問題進行詳細解析,總結和歸納本課程的重點與難點,增強學生對該疾病知識的理解,肯定成績,并指出不足之處。對照組仍由承擔實驗組教師進行帶教,采用傳統的PBL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安排統一考試,實踐考試采用執業醫師考試中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題型,并統一考試評分標準;理論考試為統一試卷??荚囍髮λ袑W生發放教學效果問卷調查表,問卷調查表共5項調查項目,每項項目滿分為10分,由兩組學生自主打分。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描述,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共發放調查問卷72份,回收問卷72份,回收率為100%,有效問卷為72份,無效問卷為0份。問卷有效率為100%。結果表明,通過SP結合PBL這種教學模式,兩組學生對教學滿意對比,實驗組學生非常滿意度為52.8%;對照組非常滿意度為33.3%。兩組學生對教學方法整體滿意度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問卷的效度檢驗,邀請8位工作10年以上與臨床醫學相關的專家對設計問卷進行逐條的審核,并對問卷效度做出定性評價,得出問卷內容效度參數值為0.820(參數值>0.700),說明該設計問卷有較好的內容效度,問卷信度檢驗:經統計學軟件計算得出,調查問卷表Cronbach’s Alpha的值為 0.784(> 0.700),說明該設計問卷的內容一致性較好。

表1 兩組學生對教學模式滿意度的評價[n(%)]
與PBL教學模式相比,學生們大多數認為SP結合PBL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學生們的臨床思維能力、人際溝通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見表2。
臨床見習教學是一名醫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的一個關鍵時期[1-2],PBL教學法是國內外近幾十年來廣泛流行的教學模式。PBL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由學生完成問題的提出、資料獲取以及回答交流工作,除了專業能力以外,由學生組織材料、分享交流和團隊合作等社會能力均得到了鍛煉[3]。PBL的一個優勢就是可以突破學科限制,雖然為內科學,但是仍需要復習診斷、生理學等相關基礎課程,實現了知識的整合。PBL教學模式改變了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使教師從簡單的書本知識灌輸者轉變為討論的參與者、點評者,可以促進教師進步,實現了教學相長[4-7]。
表2 兩組學生對自身能力提高的評價(± s,分)

表2 兩組學生對自身能力提高的評價(± s,分)
組別 n 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語言表達能力 團隊協作能力 人際溝通能力 臨床思維能力 獨立思考和自學能力實驗組 36 4.6±0.6 4.7±0.6 3.8±0.6 4.5±0.6 3.7±0.6 4.1±0.6對照組 36 3.2±0.5 2.6±0.5 2.7±0.5 2.9±0.5 3.1±0.5 3.5±0.5 t 3.221 3.198 2.391 3.176 2.142 2.863 P<0.05 <0.01 <0.05 <0.01 <0.05 <0.05
SP是指一些經過訓練,具有模擬患者、考核者、指導者職能的正常人或患者,在發達國家SP教學法已經開展了五十余年,而在我國,SP教學法卻未能得到充分的應用。SP教學法能夠明顯提高臨床教學質量。SP就是扮演患者,通過培訓,SP可以同時扮演典型或者不典型的病例,SP也是教學的評估者,可以用相同的病例和問題考查學生,這點是用真實病例進行教學無法比擬的,SP還是教學指導者,能夠向教師和學生反饋問診查體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有效的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8-16]。SP為見習學生的問診及臨床教學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與指導,不僅對學生理論學習有較大的幫助,還能夠鍛煉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可以為其今后開展臨床工作和教學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礎。
通過此次見習課,SP認為,在上課之前進行正規的培訓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培訓能夠使SP掌握消化內科的常見疾病的相關知識,主要包括疾病的背景知識、癥狀、體征和預后效果,能夠使SP掌握問診的技巧以及與患者溝通的能力,準確表現患者的實際臨床問題,在回答學生的問題時才能充分的進行配合。授課教師和聽課教師都一致認為,通過將SP作為PBL教學模式的一種補充引入到消化內科臨床見習課中,完善了PBL見習課的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培養實用型人才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SP結合PBL教學模式解決了理論與臨床實際聯系不夠,學生們學習動力不足等一系列問題,不僅實現了教學與臨床實踐一體化,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實踐能力,讓他們不再被動的進行學習,使學生們學習和實踐能力得到了飛躍式發展。SP結合PBL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及行為規范,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與研究。
[1] 展淑琴,吳海琴,張桂蓮,等.多媒體結合PBL教學模式在神經病學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西北醫學教育,2014,22(5):980-982.
[2] 王愷斌.PBL設計性實驗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評價[J].醫學教育探索,2011,10(2):173-476.
[3] 張秀敏,郝希山,高樹民.高等醫學教育培養目標的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3(3):28-29.
[4] 詹海濤,孟紅旗,趙貴黔.標準化病人引入PBL教學模式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探討[J].臨床醫學工程,2012,17(11):147-148.
[5] Staun M,Bergstrmb B,Wadensten B.Evaluation of a PBL.strategy in clinical supervision of nursing students:Patientcentred training in student-dedicated treatment rooms[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0,18(6):1254-1257.
[6] 黃春鋒,楊素清,林慧芳,等.標準化病人在臨床教學中的發展回顧與展望[J].西北醫學教育,2014,22(4):775-778.
[7] Boulet JR,McKinley DW,WheIan GP,et al.Quality assurance methods for performance-based asscessments [J].Adv Health Sei Educe Theory Pract,2003,8(1):27-47
[8] 郭勤,沈守榮,彭偉蓮.改良PBL教學法在消化內科臨床實習的應用初探[J].實用預防醫學,2008,15(3):935-936.
[9] 侯潔,徐冬,唐銘燕,等.PBL結合CBL及LBL教學法在消化內科臨床見習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2,12(5):414-417.
[10] 賈寶洋,關曉輝,楊志平,等.PBL教學法在消化內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7(24):91-92.
[11] 潘亮.案例式PBL教學法在消化內科臨床實習中的應用[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9(22):96-98.
[12] 王燕,魯曉嵐,郭曉燕,等.標準化病人引入 PBL教學在消化內科見習課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20):3074-3077.
[13] 趙虹,樓麗華.PBL結合SP教學法在乳腺外科見習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高等教育,2010(2):56-57.
[14] 湯進,蔣先鎮,龍智,等.PBL、SP、EBM綜合教學法在臨床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西部科技,2014(8):99-100.
[15] 樊華英,成興波,魯燕,等.PBL結合SP教學模式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1):98-99.
[16] 賈斌,丁俐文.PBL教學法結合標準化病人在呼吸內科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繼續醫學教育,2013,27(8):60-62.
The application of SP standardized patient to PBL teaching mode in the clinical course of digestive medicine
ZHU Zhengri DENG Weihong ZHUANG Yanhua CUI Jianghe SONG Chuanfang QU Zhengran SONG Laixin XING XIHUI YUAN Xiaoyi
Department of Digestive Medicine,Mudanjiang Medical School Affiliated Red Flag Hospital,Mudanjiang 157011,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P combined with PBL teaching mode in the clinical course of digestive medicine.MethodsA five-year clinical professional students of grade 2014,72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xperimental group using standardized patients (standanlizcd patient,SP)combined with centering on the problem (problem-based learning,PBI company) of the teaching mode,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use of traditional PBL teaching mode.Resul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rainee study effect comparison,SP combined with PBL teaching mode is superior to the pure PBL teaching mode,the experimental group students for the teaching of PBL teaching mode which combines SP satisfac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own ability to improve a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SP combined with PBL teaching mode can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of the course of internal medicine, which deserves further promotion and research.
SP standardized patient;PBL teaching mode;Digestive department;Trainee class
G642
A
2095-0616(2017)23-47-03
牡丹江醫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JY2016028)。
▲通訊作者
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