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越 任春娜 劉嬋娟 崔福鑫
牡丹江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檢驗科,黑龍江牡丹江 157000
自身抗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的檢查價值研究
趙 越 任春娜 劉嬋娟 崔福鑫▲
牡丹江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檢驗科,黑龍江牡丹江 157000
目的探討自身抗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的檢查價值。方法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診的80例AID(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檢測患者血清中的ANA(抗核抗體)和ENA(可抗提取性抗原抗體)的陽性狀況,計算陽性預測值PV,對提取患者的ANA和ENA做熒光分型分析。結果ANA陽性患者為31例,陰性患者為9例,患者PV值為0.78;ENA陽性患者為32例,陰性患者為8例,患者PV值為0.80,兩種抗體的陽性例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PV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80例不同種類AID患者的ANA抗體熒光分型顯示均質型和核顆粒型較為顯著,ENA抗體熒光分型主要以核少顆粒性以及少點型為主。結論可以通過測定患者抗體的陰陽性以及熒光分型來對自身免疫性疾病進行鑒定。
自身抗體;自身免疫性疾??;抗核抗體;可抗提取性抗原抗體
自身免疫性疾?。╝utoimmune diseases)的主要是因為免疫器官以及免疫組織受損而導致的一種免疫缺陷疾病[1]。長期以來研究人員對于ANA(抗核抗體)、ENA(可抗提取性抗原抗體)以及ds-DNA(抗雙鏈抗體)等抗體的檢測已經達到了相當成熟的階段,并且研究人員已經將這些診斷結果成功的應用到了自身免疫類疾病中取了[2]。大量的文獻顯示ds-DNA抗雙鏈抗體檢測方法較為復雜,一般臨床醫學應用較為少。因此本次研究主要探討了ANA(抗核抗體)和ENA(可抗提取性抗原抗體)兩種抗體對于AID的檢測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AI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2例,年齡45~55歲,平均(48.2±2.1)歲;女38例,年齡44~56歲,平均(49.2±1.8)歲。收集所有患者的血清,包括31例混合結締組織病患者、29例結締組織病患者、20例SEL(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颊叩钠骄w質量指數(BMI)為(22.1±1.9)kg/m2。
(1)免疫器官正常的患者;(2)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統缺陷引起的;(3)首次出現免疫系統疾病并且沒有進行治療史的患者。
(1)嚴重腎功能障礙患者;(2)意識不清醒的患者;(3)心腦血管疾病患者;(4)外界原因導致免疫系統障礙的患者;(5)腫瘤患者。
ANA(抗核抗體)檢測采用間接免疫熒光法對該抗體進行鑒定,鑒定中采用Hep-2細胞/靈長類肝臟生物薄片馬賽克試劑盒(德國),按照試劑盒的要求對抗體進行滴定,然后采用特定抗原做陰陽性鑒定,對陽性抗體做熒光分型試驗。ENA(可抗提取性抗原抗體)檢測采用斑點法滴定平板技術試劑盒(德國),按照試劑盒要求進行滴定,然后做陰陽性鑒定,對抗體進行熒光分型檢測。
ANA(抗核抗體)和ENA(可抗提取性抗原抗體)檢測結果分為陽性和陰性,以血清與抗原基質綠蠅短膜蟲發生動基體免疫熒光反應判為陽性[5]。熒光分型按圖譜分為核均質型,核顆粒型(不包括典型的核粗顆粒型和核細顆粒型),核粗顆粒型、核細顆粒型、胞漿顆粒型、抗著絲點型、抗核糖體型、抗中心粒型、核仁型[6]。運用陽性預測值(PV)對診斷試驗進行病前診斷。計算公式為:PV=陽性例數/總例數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3.0版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ANA陽性患者為31例,陰性患者為9例,患者PV值為0.78;ENA陽性患者為32例,陰性患者為8例,患者PV值為0.80,兩種抗體的陽性例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PV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ADI患者ANA和ENA抗體陰陽性將測狀況
40例AID患者的ANA抗體熒光分型顯示均質型和核顆粒型較為顯著,其中有11例混合結締組織病患者、9例結締組織病患者、6例SLE(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表現為均質型,4例混合結締組織病患者、3例結締組織病患者、7例SLE(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表現為顆粒型,兩種分型的例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40例ADI患者ANA抗體熒光分析狀況[n(%)]
40例ADI患者ENA抗體熒光分型主要以核少顆粒性以及少點型為主,其中有10例混合結締組織病患者、8例結締組織病患者、7例SLE(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表現為顆粒型,6例混合結締組織病患者、5例結締組織病患者、4例SLE(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表現為少點型,兩種分型的例數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40例ADI患者ENA抗體熒光分析狀況[n(%)]
ADI(自身免疫類疾?。┲饕怯捎诿庖逿細胞以及免疫組織受損導致的免疫功能缺陷類疾病,免疫T細胞以及免疫組織通過分泌的抗體來影響自身免疫疾病的發生[7]。因此通過對自身免疫抗體ANA(抗核抗體)和ENA(可抗提取性抗原抗體)的研究對自身免疫類疾病的鑒定、治療以及知道用藥具有積極的意義[8]。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集中在對于抗體自身的研究方面,即抗體本身的特異性以及靈敏性,但是這種研究在臨床上的應用還不是十分的明顯,而目前臨床醫學上較為關注的是對于自身免疫類疾病的鑒定方法[9]。長期的臨床實踐顯示陽性的ANA和ENA具有較高的致病性[10-11],因此可通過測定患者的抗體陰陽狀況來判斷患者的患病狀況,因此PV指數對臨床有更大的指導價值[12]。在本研究中,兩種抗體的陽性例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PV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一般來說,PV值越大,患者的致病性越高[13]。除了通過測定患者抗體陰陽性以外,還可以通過測定患者抗體的熒光分型來對ADI患者進行鑒定,一般來ADI患者的熒光分型與正常人的熒光分型不同,具體表現為分型出現均質性、顆粒型以及少點型[14]。因此可以通過熒光分型來對ADI病變進行鑒定[15]。
本次研究采取定性研究的方法,即首先確定研究對象均為ADI患者,然后在對患者的ANA抗體和ENA抗體進行陰陽性鑒定發現ADI患者中ANA和ENA抗體多表現為陽性抗體,并且二者的PV值較高,分別為0.78和0.80。并且進一步經過熒光分析表明ADI患者的熒光分型具有異常現象,具體表現為熒光分型表現為均質型、顆粒型以及少點型。AID患者ANA抗體熒光分析顯示,患者主要為均質型和核顆粒型,而ANA抗體熒光分析主要以核少顆粒性以及少點型為主,且不同分型數據比較無統計學意義,因此本次研究證實了ANA抗體和ENA抗體進行陰陽性鑒定法以及ANA抗體和ENA抗體熒光分型鑒定法能夠起到對于ADI疾病的鑒定作用。
本次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現為本次研究的法研究方法上即定性研究方法,通過對確定好的研究對象進行檢測分析,然后總結出患者的一些共同特點來作為該類疾病的鑒定方法,因此無法排除外部的一些因素,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綜上可知,AID患者的ANA以及ENA抗體多表現為陽性并且抗體的熒光分型表現出正??贵w未表現出來的顆粒型和質型,ANA抗體和ENA抗體進行陰陽性鑒定法以及ANA抗體和ENA抗體熒光分型鑒定法能夠起到對于ADI疾病的鑒定作用。
[1] Conrad K,Roggenbuck D,Reinhold D,et al.Autoantibody diagnos-tics in clinical practice[J].Autoimmun Rev,2011,11(3):207-211.
[2] Rosgenbuek D,Reinhold D,Hiemann R,et al.Standardized detection of anti-ds DNA antibodies by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a new age for confirmatory tests in SLE diagnostics[J].Clin Chim Acta,2011,412(21):2011-2012 .
[3] 胡朝軍,陳華,王立,等.體檢人群中自身抗體篩查的臨床意義 [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4,36(11):847-850.
[4] 邱蘊文,吳俊淵.抗核抗體及特異性自身抗體檢測結果的應用分析 [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6):763-764,767.
[5] 宋斌斌,趙瀛,張春燕,等.兩種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檢測方法的結果比較[J].檢驗醫學,2011,26(7):457-460.
[6] 覃仕鋒,李春美.自身抗體檢測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價值 [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5,11(35):401-404.
[7] 蘇娜,劉曉玲,竇存瑞.抗核抗體檢測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臨床應用[J].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37(3):68-71.
[8] Manns MP ,Czaja AJ,Gorham JD,et al.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utoimmune hepatitis[J].Hepatology,2010,51(6):2193-2213.
[9] 姚海紅,賈汝林,賈園,等.2011年全國多中心自身抗體檢測質量控制結果分析[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2,16(12):825-829
[10] 李麗君,張蜀瀾,李永哲,等.2009年我國102家醫院實驗室自身抗體檢測室間質量評價分析[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2,35(3):265-270
[11] 杜國有,顧向明,方玲.ANA、抗ds-DNA抗體及抗ENA抗體聯合檢測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診斷及療效判斷中的應用檢測的結果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0,31(10):1064-1065.
[12] 賴永才,毛煒.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抗核抗體與抗ENA抗體的相關性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1,8(7):815-816.
[13] 劉婷,華川.自身抗體與自身免疫性疾病預測的研究進展 [J].臨床誤診誤治,2015,30(9):114-116.
[14] 張鳳杰.275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ANA與ENA自身抗體的檢測分析 [J].海南醫學,2012,23(12):98-100.
[15] 周艷彩,劉杞,石小楓,等.自身免疫性肝病218例臨床分析 [J].現代醫藥衛生,2011,27(11):1606-1608.
Study on the value of autoantibodies in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diseases
ZHAO Yue REN Chunna LIU Chanjuan CUI Fuxin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Mudanjiang 1570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autoantibodies in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diseases.Methods80 cases of AID (autoimmune diseas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positive status of ANA (anti nuclear antibody) and ENA (anti extractive antigen antibody) in the serum of patients were detected,and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PV was calculated.The fluorescence typing of ANA and ENA extracted from patients were analyzed.ResultsThere were 31 cases of ANA positive patients and 9 cases with negative patients.the PV value of the patients was 0.78.There were 32 cases of ENA positive patients and 8 cases with negative patients.the PV value of the patients was 0.80.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positive cases of two kinds of antibodies (P>0.05),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V values (P<0.05).The ANA antibody fluorescence typing of 80 AIDS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ypes showed that homogeneous type and nuclear particle type were more significant.The fluorescent typing of ENA antibody wa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less particle type and less point type.ConclusionAutoimmune diseases can be identified by measuring the negative and positive of the patient's antibodies and fluorescence typing.
Autoantibodies;Autoimmune diseases;Antinuclear antibodies;Anti-extractable antigen antibodies
R593.2
A
2095-0616(2017)23-110-03
▲通訊作者
2017-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