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濤
廣東省東莞市謝崗鎮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廣東東莞 523590
女性輕中度壓力性尿失禁采用盆底肌訓練治療的臨床觀察
鄭 濤
廣東省東莞市謝崗鎮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廣東東莞 523590
目的探討盆底肌訓練(PFMT)治療女性輕中度壓力性尿失禁(SUI)的療效。方法選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確診為輕中度壓力性尿失禁的女性患者120例,在醫生的指導及監督下進行盆底肌訓練12周,觀察患者治療前、后尿動力學指標的變化,并且治療前后分別行尿失禁生活質量量表(I-QOL)問卷調查、國際尿失禁咨詢委員會尿失禁問卷簡表(ICI-Q-SF)問卷調查。結果120例患者中有98例完成了研究,22例脫落。98例患者PFMT治療結束后總有效率74.5%,輕度尿失禁患者有效率為83.3%,中度尿失禁患者有效率為63.6%。經過盆底肌訓練治療后,患者的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均較治療之前明顯下降,患者的排尿時間較治療之前顯著上升,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FMT治療前患者ICI-Q-SF評分為(9.36±2.72)分,PFMT治療之后ICI-Q-SF評分為(5.13±4.75)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FMT治療前患者的I-QOL評分為(63.89±11.46)分,PFMT治療之后的I-QOL評分為(81.25±19.1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盆底肌訓練可顯著改善女性患者輕中度壓力性尿失禁的癥狀并且明顯提高了她們的生活質量,該治療方法不僅有效、安全、經濟,并且患者易于接受。
盆底肌訓練;壓力性尿失禁;尿動力學;生活質量
壓力性尿失禁是泌尿外科中女性患者常見的疾病,主要表現為患者在腹壓突然增加時(如提取重物、大笑、咳嗽、打噴嚏或上樓梯等),尿液不經控制地從尿道口流出來。我國女性SUI的患病率約在16.0%~29.0%,多見于成年婦女,其中經產婦的SUI發病率最高[1-3]。SUI患者雖然不會有生命危險,但是由于其難于啟齒的癥狀,患者的正常社交活動、身體鍛煉以及性生活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除此之外,SUI還能導致患者焦慮、精神抑郁等心理障礙等。而關于輕、中度女性SUI的治療目前臨床上以非手術治療為主,包括藥物治療、盆底肌肉訓練、電磁神經刺激、生物反饋等方法?,F為探究女性輕中度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經過盆底肌肉訓練治療后的療效,以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確診為輕中度壓力性尿失禁的120例女性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盆底肌訓練治療,觀察她們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7年1月被確診為輕中度壓力性尿失禁的女性患者120例,年齡29~82歲,平均(47.9±8.8)歲。納入標準:(1)患者神志正常,并且自愿加入本研究,能配合治療;(2)尿液分析結果正常,尿培養為陰性;(3)神經系統檢查無異常;(4)24h尿墊試驗或壓力試驗陽性;(5)符合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2011版《女性壓力性尿失禁診斷治療指南》的輕、中度壓力性尿失禁的診斷標準[4]。排除標準:(1)患者合并有嚴重的腦、肝臟、造血系統、精神疾病等疾病以及不能配合接受治療的患者;(2)合并嚴重感染者;(3)盆底完全去神經支配者;(4)充盈性尿失禁、真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尿道憩室、尿漏者;(5)合并盆腔臟器脫垂需手術、排尿困難、膀胱過度活動癥者;(6)患者正在通過陰道、尿道或者直腸進行其他疾病的治療。
采用Ingelman-Sundberg分度法,將尿失禁患者分為輕度組和中度組。輕度尿失禁:尿失禁發生在咳嗽、噴嚏時,不需使用尿墊;中度尿失禁:尿失禁發生在跑步、快不行走等日常活動時,需要使用尿墊。
訓練前先排空膀胱,體位不限?;颊呦冗M行肛門收縮、再進行尿道收縮,持續收縮時間5s/次,收縮后松弛休息5s,如此反復收縮訓練15min為一組,每天訓練4組?;颊呙恐軓驮\1次,接受醫生指導監督,如有不正確者進行相應調整,直至患者可自行掌握盆底肌訓練方法并獨立完成訓練。盆底肌訓練共持續12周。
觀察患者治療前后對比尿失禁程度的變化,治療前后分別行尿動力學檢查相應指標的檢測,并且治療前后分別行尿失禁生活質量量表(I-QOL)問卷調查[5]、國際尿失禁咨詢委員會尿失禁問卷簡表(ICI-Q-SF)問卷調查[6]。采用尿失禁生活質量問卷評定患者的生活質量,內容主包括22個條目,共分為3個維度,即尿失禁對患者心理的影響、尿失禁對患者行為的限制、尿失禁所引起的社會障礙??偡譃?00分,總分越高提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參考《女性壓力性尿失禁診斷治療指南》2011版[4]進行療效評估。治愈:患者治療后尿墊試驗為陰性;改善:患者尿失禁減輕,但未達治愈標準。無效:患者尿失禁不減輕甚至加重[7]。有效率=(治愈例數+改善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20例患者中有98例完成了研究,其中輕度患者54例,中度患者44例。22例患者脫落,脫落的患者主要因為部分患者經常忘記訓練、部分患者中途停止訓練、部分患者失訪(失訪原因為未按時復診、患者搬遷、更換電話號碼導致未能電話隨訪等)。98例患者在經過PFMT治療12周后總有效率為74.5%,輕度尿失禁患者的有效率為83.3%,中度尿失禁患者有效率為63.6%,輕度尿失禁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明顯優于中度尿失禁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253,P<0.05)。見表1。

表1 經過PFMT治療12周后療效隨訪結果
患者經盆底肌訓練治療結束后,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排尿時間較治療前顯著上升,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患者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時間比較( ± s)

表2 治療前后患者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時間比較( ± s)
時間 n 最大尿流率(mL/s)排尿時間(s)治療前 98 24.02±7.01 14.21±3.35 16.15±10.29治療后 98 14.52±5.03 6.27±2.52 26.24±3.88 t 6.369 8.612 7.124 P<0.05 <0.05 <0.05平均尿流率(mL/s)
經過治療后,患者ICI-Q-SF和I-QOL評分均比治療前顯著改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高依從性仍需進一步研究。
目前我國對于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治療,主要包括了非藥物保守治療、藥物治療以及手術治療。采用藥物治療如雌激素有可能增加女性患者患心血管疾病、乳腺癌以及子宮內膜癌的危險[12];α受體激動劑常常引起患者出現頭痛、血壓升高、睡眠障礙、肢端發涼和心悸等不良反應;度洛西汀可引起患者惡心嘔吐、口干便秘等不良反應;手術治療術后并發癥較多。
壓力性尿失禁的治療關鍵在于增加逼尿肌的穩定性以及恢復患者盆底肌肉的功能。美國醫師學會[13]認為,通過盆底肌訓練治療是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首選方案。盆底肌肉功能訓練是指通過患者有意識地對以肛提肌為主的盆底肌肉進行自主收縮,來增加尿控能力。女性患者通過自主地、反復地盆底肌肉收縮和舒張,來增強支持尿道、膀胱、子宮以及直腸的盆底肌肉的張力,并且恢復松弛的盆底肌肉,改善了逼尿肌、尿道括約肌以及盆底肌的功能,鍛煉盆底肌,增加了患者的排尿控制能力,來減少患者的漏尿量以及減少患者出現尿失禁的次數,達到預防和治療女性輕中度壓力性尿失禁的目的[14-15]。該治療方法不僅簡單易行,而且療效顯著,可用于治療各種類型的女性壓力性尿失禁。近年來,臨床常用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訓練對尿失禁患者進行治療。
表3 治療前后患者ICI-Q-SF和I-QOL評分比較( ± s,分)

表3 治療前后患者ICI-Q-SF和I-QOL評分比較( ± s,分)
時間 n ICI-Q-SF評分 I-QOL評分治療前 98 9.36±2.72 63.89±11.46治療后 98 5.13±4.75 81.25±19.16 t 6.383 5.214 P<0.05 <0.05
壓力性尿失禁是影響女性健康的常見問題,給患者的社會活動及日常生活均帶來諸多麻煩[8]。相關研究表明[9-10],絕大部分女性尿失禁患者會出現負面的心理情緒,很容易出現焦慮、抑郁以及自卑等癥狀,壓力性尿失禁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患者的衛生、生活以及工作等各個方面,使得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甚至影響正常社會關系。壓力性尿失禁的病因是多個方面的,目前比較明確的相關因素主要包括了患者的種族和遺傳因素、年齡、女性患者的生育情況、肥胖程度、盆腔臟器脫垂情況等,其中年齡、分娩過程造成的產道受損以及肥胖是最重要的3個危險因素[11]。
本研究對盆底肌訓練12周的短期療效進行了探討分析,98例患者PFMT治療結束后總有效率74.5%,輕度尿失禁患者有效率為83.3%,中度尿失禁患者有效率為63.6%。PFMT治療后患者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患者排尿時間較PFMT治療之前明顯上升,且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P<0.05)。治療后,ICI-Q-SF評分和I-QOL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患者的癥狀以及生活質量有了顯著的改善。本實驗中有22例(18.3%)患者脫落,提示盆底肌訓練治療的部分患者依從性差,如何提
我國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診斷和治療指南[4]建議,輕中度壓力性尿失禁患者進行盆底肌肉訓練時可參照以下方案進行:患者自主地做縮肛運動,每次收縮時間不少于3s,然后松弛休息2~6s,每次訓練堅持連續做15~30min,并且每日需訓練3次;或者每天進行縮肛運動150~200次,堅持至少3個月,在進行盆底肌訓練3個月治療后到醫院門診隨訪醫生對其進行治療的效果評價。但是由于患者完成訓練能力以及堅持的程度不同,盆底肌肉訓練的效果差異很大,醫生可通過定期監督檢查患者進行盆底肌肉訓練的方法是否正確得當,來提高患者壓力性尿失禁治療的成功率。
綜上所述,盆底肌訓練可顯著改善女性患者輕中度壓力性尿失禁的癥狀并且明顯提高了她們的生活質量,該治療方法不僅有效、安全、經濟,并且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李紅,劉曉玲,程琳.更年期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29):5049-5051.
[2] 潘家驊,徐靈,呂堅偉,等.上海地區2410例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流行病學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32(4):419-422.
[3] 范保維,陳偉芳,張秀,等.廣州城區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學研究 [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23):3612-3614.
[4] 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婦科盆底學組.女性壓力性尿失禁診斷和治療指南(試行)[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l,46(10):796-798.
[5] 戴紅,譚嫻玲,胡翀,等.珠海地區女性尿失禁對生活質量的影響調查[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1,71(3):62-63.
[6] 那彥群,葉章群,孫光.2011版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54-176.
[7] 余嶸,王細生,張澤鍵,等.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盆底肌訓練治療輕中度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療效觀察[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5,30(6):530-532.
[8] 黃東,楊美媛,林心苗,等.湛江地區成年女性尿失禁流行病學研究 [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36):6019-6022.
[9] 盧燕燕,蔣美萍.多種因素對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影響研究 [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9(17):2705-2707.
[10] 閆巖,丁靜,孫艷格,等.城市社區圍絕經期女性尿失禁現況調查 [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30):3587-3589.
[11] 白軍,楊斌健,陳薇玲,等.壓力性尿失禁病因學研究進展 [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7,18(4):382-384.
[12] 王舶喬.雌激素治療絕經后壓力性尿失禁61例.中國藥業,2016,25(3):99-100.
[13] Qaseem A,Dallas P,Forciea MA,et al.Nonsurgical management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J].Ann Intern Med,2014,161(6):429-440.
[14] Lucio Ac,Campos RM,Perissinotto MC,et al.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lower urinary tractdys function in women with multiple sclerosis[J].Neurourol Urodyn,2010,29(8):1410-1413.
[15] 文建國,朱文,楊黎,等.動態尿動力學與常規尿動力學檢查評估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對比研究[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3,82(2):29-30.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for women with mild or moderat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ZHENG Tao
Department of Urolog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Xiegang Town, Dongguan 52359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PFMT) in the treatment of mild or moderat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 in women.Methods120 women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mild or moderate stress incontinence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Under the guidance and supervision of the doctor,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was performed for 12 weeks, and the changes of urodynamic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The urinary 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scale(I-QOL) questionnaire and international urinary incontinence Advisory Committee questionnaire for urinary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ICIQ-SF) were conduc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Of the 120 patients, 98 had completed the study and 22 had fallen off.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4.5%, the effective rate of patients with mild incontinence was 83.3%,and the effective rate of moderate incontinence was 63.6% in 98 patients after PFMT treatment. After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the average urinary flow rate and maximum urinary flow rate of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The urination time of the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The ICI-Q-SF score was (9.36±2.72) before PFMT treatment, and the ICI-QSF score was (5.13±4.75) after PFMT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The I-QOL score was (63.89±11.46) after PFMT treatment, and the I-QOL score was (81.25±19.16) after PFMT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mild or moderate stress incontinence in female patients,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The treatment is not only effective, safe, economical, but also easy for patients to accept.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Urodynamics; Quality of life
R711.59
A
2095-0616(2017)23-197-04
2017-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