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華 劉龍清
1.廣東省始興縣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廣東始興 512500;2.廣東省始興縣人民醫院外一科,廣東始興 512500
無創正壓機械通氣和有創呼吸機治療COPD伴2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觀察
李利華1劉龍清2
1.廣東省始興縣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廣東始興 512500;2.廣東省始興縣人民醫院外一科,廣東始興 512500
目的研究討論COPD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在臨床治療中應用分別應用無創正壓機械通氣和有創呼吸機治療的臨床效果對比。方法本實驗共選取COPD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共100例,所有患者均行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其中出現肺部感染加重(如出現感染性休克)及呼吸功能無改善的50例患者轉換為有創呼吸機治療,將其設定為研究組;另外50例患者設定為對照組。結果相比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和動脈血氣中pH值(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PaO2(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血樣分壓)均更高、同時研究組患者PaC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更和通氣時間、住ICU時間均更低(P<0.05)。研究組患者臨床效果更好。結論COPD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在臨床治療中應用無創正壓機械通氣過程中出現肺部感染加重(如出現感染性休克)及呼吸功能無改善情況后醫護人員將其轉換為有創呼吸機治療臨床效果更好,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各血氣指標數據情況,達到預期臨床治療效果,在臨床中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有創呼吸機;呼吸衰竭;臨床療效
就目前而言,我國每年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越來越多[1],患病率呈逐漸上升發展趨勢,該病癥已經成為臨床常見病及高發病之一[2]。該病癥患者在患病過程中要采取科學有效方案治療,錯過最佳臨床治療時機,一旦病情發展、患病病程延長患者容易出現呼吸衰竭情況[3],這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容易導致患者死亡[4]。通常情況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臨床治療中多需要建立機械通氣實現其呼吸通暢[5-6]。本實驗共選取10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對其中50例出現肺部感染加重(如出現感染性休克)及呼吸功能無改善患者行有創呼吸機治療,臨床效果較好。具報道如下。
本實驗共選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為我院2014年8月~2017年9月期間收治的。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均n=50),本實驗分組經倫理委員會同意。研究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均為25例,該組患者最大和最小年齡分別為80歲和59歲,平均(69.5±1.3)歲;對照組患者中男女比例為24:26,該組患者的年齡區間為57~80歲,平均(68.5±1.5)歲。對于本次實驗所有患者均知曉并自愿簽署同意書,所有患者家屬均同意其參與實驗討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本實驗兩組患者在接受臨床治療之前均行祛痰、營養支持及抗感染處理。本實驗醫護人員觀察所有患者臨床表現情況,均對其應用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并將其設定為研究組,另外50例患者設定為對照組。本實驗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過程中主要應用BiPAP無創呼吸機,醫護人員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將機器設備調整為S/T模式,同時還要調整機器設備的最初吸氣壓力,保證其臨床治療最初的壓力為8~10cm H2O,治療后根據患者臨床表現變化情況調整吸氣壓力為14~22cm H2O左右,除此之外醫護人員還要調整血氧飽和度和呼吸頻率,兩指標數據分別為0.95和每分鐘15次。醫護人員對患者采取鼻面罩吸入治療,通常每次治療時間最長不超過兩小時。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臨床表現,一旦患者出現肺部感染加重(如出現感染性休克)及呼吸功能無改善要立即對其進行氣管插管操作,建立人工機械通氣通道,該操作主要依賴于有創呼吸機,其能夠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表現,促進其身體恢復具有重要作用。
經治療后,患者咳嗽、喘憋等臨床癥狀均明顯消失,安排患者進行臨床檢查發現其肺功能分級明顯下降,下降幅度超過三級,即判定患者臨床治療顯效;經治療后,患者咳嗽、喘憋等臨床癥狀均明顯改善,臨床檢查發現患者的肺功能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在兩級左右,即判定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經治療后患者咳嗽、喘憋等臨床癥狀仍然存在,患者肺功能分級沒有出現任何變化,甚至病情發展,即判定患者臨床治療無效。
參與本實驗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所產生的實驗指標數據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其中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指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同時患者的各動脈血氣指標如pH值、PaO2和PaCO2指標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實驗兩組患者應用不同方法治療,結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更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指標數據比較
本實驗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pH值和PaO2指標數據不同時間段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但是研究組患者不同時間段PaCO2指標數據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指標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實驗結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通氣時間、住ICU時間均更短(P<0.05)。見表3。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屬于臨床常見類型病癥[8],患者在患病過程中容易出現并發癥,其中以2型呼吸衰竭最常見[9]。通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多會表現出明顯咳嗽、憋喘等臨床癥狀,呼吸困難[10],為了達到預期臨床治療效果醫護人員在治療初期多對患者進行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11-12],保證患者呼吸順暢,為后續臨床治療爭取更多機會和時間。
本實驗共選取COPD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共100例,所有患者均行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其中出現肺部感染加重(如出現感染性休克)及呼吸功能無改善的50例患者轉換為有創呼吸機治療,將其設定為研究組;另外50例患者設定為對照組。實驗結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更高,同時不同時間段研究組患者中動脈血氣指標如pH值和PaO2指標數據均更高,同時研究組患者不同時間段動脈血氣指標中PaCO2指標數據和研究組患者通氣時間、住ICU時間等均更低(P<0.05)。通常該病癥多采取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該治療方法容易導致患者出現肺部感染情況[13],主要是由于機械通氣過程中患者容易出現分泌物堆積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為細菌滋生提供有利條件,肺部感染風險增加[14]。一般針對于肺部感染患者醫護人員多改為有創呼吸機治療,該治療方法臨床效果更好,能夠保證患者呼吸通暢,在臨床治療中能夠直接建立呼吸通道[15-16],達到預期臨床治療效果。同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在臨床治療中先進行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該方法臨床操作簡單,能夠根據患者實際患病情況能夠隨時調整機械設備的吸氣壓力和氧流量等,保證患者呼吸通暢,但是部分患者會出現肺部感染加重(如出現感染性休克)及呼吸功能無改善情況,針對于此為了提高患者生存質量醫護人員要立即對患者進行有創呼吸機治療,這種治療方法能夠最大程度緩解改善患者咳嗽、憋喘等臨床癥狀及肺部感染等,達到預期臨床療效。同時還能夠有效縮短患者通氣時間及住ICU時間,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臨床治療風險還減輕了患者家庭經濟負擔,值得臨床應用。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各動脈血氣指標數據比較( ± s)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各動脈血氣指標數據比較( ± 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指標 治療前 治療后24h小時 治療后48h 治療后72h對照組(n=50) pH值 7.206±0.051 7.212±0.047 7.214±0.02 7.220±0.011 PaCO2(mm Hg) 74.7±10.5 74.4±0.2 69.6±/1.3 69.4±2.7 PaO2(mm Hg) 52.8±6.4 60.4±6.5 70.3±6.4 75.4±2.7研究組(n=50) pH值 7.203±0.050a 7.234±0.043a 7.240±0.01a 7.243±0.012a PaCO2(mm Hg) 74.4±11.7a 74.1±0.1a 65.6±1.4a 63.4±2.6a PaO2(mm Hg) 51.4±7.6a 70.4±5.4a 80.3±5.5a 82.2±2.8a t兩組pH比較 0.297 8.538 8.222 9.991 P 0.297 0.001 0.001 0.001 t兩組PaCO2比較 0.135 9.487 14.805 11.319 P 0.893 0.001 0.001 0.001 t兩組PaO2比較 0.996 8.368 8.379 12.362 P 0.322 0.001 0.001 0.001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相關指標數據比較( ± s,d)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相關指標數據比較( ± s,d)
組別 n 通氣時間 住ICU時間對照組 50 12.32±1.04 13.06±1.10研究組 50 8.04±1.76 7.67±1.05 t 14.804 25.063 P 0.001 0.001
綜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在臨床治療中應用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過程中出現肺部感染加重(如出現感染性休克)及呼吸功能無改善情況下醫護人員要立即對患者進行有創呼吸機治療,能夠最大程度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表現,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1] 鄭銀娥.無創正壓機械通氣在特發性肺纖維化呼吸衰竭治療中的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8):3501-3502.
[2] 梁新梅,李彥嫦,盧翠梅,等.降鈣素原窗在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有創-無創序貫通氣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7):53-56.
[3] 張玉雄,賴云輝,張炎安,等.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6):3691-3692.
[4] 李玉.經面罩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呼吸衰竭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3):2557-2558.
[5] 張遂甫,陳曉平,陳永生,等.無創正壓通氣聯合納洛酮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發呼吸衰竭的耐受性及安全性分析[J].醫學研究雜志,2015,44(6):151-154.
[6] 朱飛,吳華逸.雙水平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臨床研究[J].中國基層醫藥,2017,24(10):1536-1539.
[7] 董麗.52例無創機械正壓通氣治療慢阻肺呼吸衰竭的臨床護理 [J].醫藥前沿,2016,6(33):343-344.
[8] 林飛克,陳豐.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研究[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5,13(6):635-638.
[9] 趙娟.Ⅱ型呼吸衰竭應用無創正壓機械通氣98例臨床觀察 [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34):72-73.
[10] 楊婕,蔡元萍,胡建武,等.家庭無創機械通氣對穩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療效觀察[J].重慶醫學,2016,45(17):2377-2379.
[11] 劉君君,盧經偉.無創正壓通氣治療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療效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4,19(4):746-747.
[12] 馬雪婷.用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技術治療重癥肺炎并發呼吸衰竭的效果評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6):23-24.
[13] 張建新,孔令宇,任芳,等.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效果[J].醫療裝備,2016,29(18):22-22,23.
[14] 韓海峰.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1):9-10,16.
[15] 朱長松.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觀察[J].今日健康,2016,15(6):80.
[16] 譚大清.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 [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23):25-25,27.
Effect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and invasive ventil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COPD patients with type 2 respiratory failure
LI Lihua1LIU Longqing2
1.ICU,Shixi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Shixing 512500,China;2.Surgical department,Shixi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Shixing 512500,China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and invasive breathing mach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OPD patients with type 2 respiratory failure.Methods100 cases of COPD with type 2 respiratory failure patients were selected.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therapy,in which 50 patients aggravate lung infection (such as septic shock) and no improvement in respiratory function were given ventilator treatment as study group,another 50 patients were as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the pH value and PaO2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while the PaCO2,ventilation time and ICU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ConclusionAfter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COPD patients with type 2 respiratory failure that pulmonary infection aggravated(such as septic shock) and respiratory function did not improve,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vasive breathing machine is better,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blood gas index data,and achieve the expected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and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nvasive ventilator;Respiratory failure;Clinical efficacy
R563.8
A
2095-0616(2017)23-201-04
2017-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