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肖桂華
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助力青島西海岸創新發展2017青島“創新經濟與軍民融合發展”高峰論壇側記
◎ 本刊記者 肖桂華

11月14日,創新經濟與軍民融合發展高峰論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隆重舉行。論壇以“創新經濟、軍民融合、戰略合作、產業聯盟”為主題,是第十一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的延續和深化。來自全國政協、科技部、國家開發銀行、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全國部分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科研院所、企業、青島市的嘉賓約350人與會,共論探討建立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推進國家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助力青島以及西海岸新區率先構建依靠創新驅動為主、要素資源高效配置、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益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本次論壇由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會承辦,青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科技金融成果轉化中心協辦,青島西海岸新區科技局具體承辦。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以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創新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國際化為目標,是資源整合型高層協同創新服務平臺,在推進國家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加快區域經濟創新發展,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等方面優勢顯著。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副會長石軍,科技部原黨組成員、科技日報原社長張景安,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執行副會長、國家開發銀行原副行長李吉平,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執行副會長、秘書長王建華,中國礦業聯合會專職副會長劉玉強,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副理事長劉延寧,中國經濟新媒體協會副會長于勇,青島市委常委、總工會主席鄧云鋒,青島市政府副秘書長張新竹,青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劉凱等出席活動。會議由青島西海岸新區區政府黨組成員王本劍主持。
開幕式上,鄧云鋒、王建華先后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石軍發表了主題講話;張景安、李吉平、劉延寧分別圍繞創新經濟、軍民融合等主題進行了主旨演講;與會聯盟代表進行了討論交流。
鄧云鋒在致辭中說,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充分發揮產學研合作在推進青島市企業創新、區域創新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與青島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2017青島創新經濟與軍民融合發展高峰論壇”,并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我們倍感振奮和鼓舞。青島堅持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實施大眾創業工程,搭建資源,優化生態,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時,青島是最早提出“軍民融合創新創業”的城市,在全國率先成立了軍民融合發展辦公室,軍民融合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在推進國家建設、加快區域經濟創新發展、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平臺作用。希望通過這次論壇與產學研各界嘉賓朋友共同交流,共創青島創新經濟與軍民融合發展的新篇章。
王建華在會上傳達了李克強總理和劉延東副總理對產學研合作工作的最新批示。他表示,此次論壇就是以實際行動,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李克強總理、劉延東副總理的批示精神,在產學研方面,圍繞青島的發展和需求,整合各方面資源,為青島市的創新發展,為西海岸新區的發展作出貢獻。
王本劍表示,此次論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非常適時、及時。青島西海岸新區承接著兩大國家戰略,一是海洋強國戰略,二是軍民融合戰略。這次高峰論壇的主題,恰恰在兩個戰略里面都提到了,剛才各位領導和嘉賓結合兩大主題,作了精采的演講,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見和建議,這將對青島西海岸新區的發展起到了有利的助推作用。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把合作創新示范區的牌子落戶到西海岸新區,這對西海岸新區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合作提供了非常好契機。誠邀與會各位領導嘉賓經常到西海岸新區來指導工作,也歡迎各個產業專業聯盟的同志把一些好項目介紹到西海岸新區,促進新區更好更快地發展。
會上,青島市政府與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此次論壇和簽約為新的起點,深化交流合作,實現優勢互補,推進項目對接,在產學研合作方面實現新的突破。
論壇還為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范基地揭牌,新區成為今年唯一一個獲此獎項的國家級新區。接下來,示范區將發揮新區產業優勢和促進會資源優勢,推動更多“藍高新”重點項目落戶新區,支持新區企業做大做強,走向全球。
據了解,青島西海岸新區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新引進建設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校區、復旦大學青島研究院等13所高校,2020年,駐區高校將達到20所。深化與中科院海洋所、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等高校的產學研合作,積極推進海工船舶、綠色制造、海洋能綜合利用等十大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青島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管理委員會和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船舶科技園分別獲得“2017年中國產學研合作軍民融合獎”稱號。目前,全區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到75家,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75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發展到29家,有力促進了產學研合作和產業升級。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石軍:整合聯盟資源,共促創新發展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副會長石軍說,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與青島市政府合作,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辦論壇,以政產學研深度融合為突破口,整合聯盟的創新資源,為西海岸新區和青島市的企業創新、區域創新和新舊動能的轉換具有重要的意義。促進會支持構建的聯盟都是在行業里面具有引領性、權威性、代表性的創新型組織,有很多的技術、人才和項目資源,通過舉辦論壇加強西海岸新區的戰略合作,充分發揮聯盟的專家智庫、橋梁紐帶、合作互助作用,是一種產學研用精準對接的有效途徑。
希望促進會和西海岸新區聯合起來,圍繞著新區發展的需求,發揮智庫和創新平臺的作用,形成整體合力,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科技部原黨組成員、科技日報原社長張景安:探索軍民融合新機制體制
科技部原黨組成員、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張景安表示,“改革開放近40年,中國發生了巨變,國防科技、國防工業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航天航空核電發展非???出現了奇跡般的成就,有很多世界領先的技術水平,這些都是自主創新的成果,令人難以置信,又貨真價實?!遍L期以來,軍轉民是我們的國情所在,今天創新體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也使我們整體發生了變化。這說明我們軍轉民有相當的潛力,可以為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張景安指出,當代的世界格局發生了重大的變革,需要從我國未來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來統籌推動和定位我們整個的創新的格局,“我們很多的格局是上世紀50年代定的,新世界要對整個的國家戰略格局進行更高層次的優化組合,軍民兩用,軍民共建。因為現在的軍隊也需要用民用的許多的先進技術,華為去年就有700多億的研發投入。制訂新時代的中國的創新體系,包括軍工、民用、科研院所是今天創新體系之所在。”張景安表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自主創新是第一競爭力,人才則是第一資源,“希望我們能夠培育出軍民融合的世界一流的人才,創造更多成果,打造出更多世界一流的大企業,愿我們青島為軍民融合發展創造更大的奇跡。”

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執行副會長李吉平:加強金融與“產學研”的深度融合
李吉平就“金融如何支持經濟創新和軍民融合”進行了闡述。他指出,幾十年來,銀行都沒有能夠解決高科技項目的轉化問題。因為高科技是有風險投資,而銀行的機制是不允許有失敗。在新的時期,面臨新的不確定的不成熟的市場和不成熟的項目,缺乏與此相適應的能解決這些問題的制度安排、運行機制和有效方法。培養我們的企業,要研究設立好相應的考核指標,不能只看一個指標?,F在,我們對好多的企業就看財務指標,賺不賺錢。要知道,企業是分不同種類的,特別是涉及國家戰略、國家安全一類的,還有成長之中的,初期不大好,中間還可以,以后肯定會好。對這種企業,用一個指標去衡量它,企業很難達到。因此,面對新的金融環境,我們要轉變觀念、轉變機制,著重培育軍工創新項目、培育市場,建立科學的經濟指標體系。金融與“產學研”深度融合,更加有利于對產學研領域的企業提供具體支持。建議考慮加強搭建和一些平臺,推進平臺之間的合作。

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副理事長劉延寧:建立思想庫,做好品牌建設
在說到軍民融合時,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副理事長劉延寧舉了一個例子,在孟良崮1947年戰役的時候,老百姓有三句話,最后一塊門板給軍隊,最后一名親人參軍去,最后一口飯給傷員,“是人民,是民心幫助中國共產黨和解放軍打勝仗的?!痹?1世紀,我們在民心社會建設以及軍區的融合方面形成了新的飛躍?!?1世紀前期,誰若領先啟動產業創新革命,誰就將領跑世界,將全球從現在的經濟、環境和國家安全危機中解救出來,啟動‘以能源危主導的跨越式、跨產業的新技術革命和新產業革命’?!?/p>
劉延寧表示,軍民融合有5個關鍵條件:有政策依托的“海洋應用產業園區/基地”,有經濟實力和創新意識的PPP參與方,有威望和謀略的領導與專業顧問,有高度組織和執行能力的領導班子,有軍民融合發展的技術類專業人才。同時,“我們要學習要建立思想庫,為當地政府形成軟性廣告。”她表示,博鰲是一個村,“現在的世界都知道博鰲,可能不知道海南島?!倍鵀蹑偸且粋€鎮,可能老外不一定知道浙江,但是一定知道烏鎮,“所以每年的系列論壇,它吸引來的都是中高端的國內外人才,帶來的人、物、財力平臺和資源是強化當地政府的軟性廣告路徑。”
中新房東方有限公司總經理田良:產學研政金深度融合,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中新房東方有限公司是中建材集團的下屬公司,主要在做的事情是積極參與央企執行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我們非??春们鄭u西海岸新區,如今它的地鐵全部貫通,經濟也得到很大提升,未來前景非常廣闊,大有可為。2016年,我們已經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跟多元建設集團進行了深度合作,經過一年多不斷地融合和發展,我們雙邊的布局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習總書記提到“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個奮斗目標概括起來主要是四個字——安居樂業?!鞍簿印钡年P鍵是城鎮化建設,讓老百姓能夠全面享受到醫療、教育、交通、衛生等市政公用設施資源,這才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巨大目標。“樂業”的業是指創新的產業,而不是過剩的產能。要使創新的、科技含量高的產業圍繞在城鎮化周圍,促使落后的產業能夠轉型和升級,推動產業鏈的完整和優化,進而做到高水平的產城融合。這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我們也積極地與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合作。促進會有很多創新資源和產業聯盟,涉及創新設計、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健康醫療、文化教育、現代農業科技、軍民融合等各個領域的高科技產業。我們要把他們聯合起來,建設具有集聚效應的產業園區。做產教融合的城鎮化建設,當然,這離不開國家政策性的扶持,也離不開青島市政府和西海岸新區的支持。
關于金融化的城鎮化建設,需要投融資暨金融服務方式的創新。我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面,看到很多的高科技企業,有非常好的技術,或有的項目尚在襁褓中,或有的項目在運行過程中出現了資金鏈的問題,但是銀行系統等金融機構往往有它的定位服務標準,要么提供資產抵押,要么提供擔保,要么面對一系列的風控系統,其結果是往往造成這類企業沒有辦法解決問題。我在今年上半年寫了一篇文章《可交易式股權投資基金:模式設計與創新價值》,提出通過金融創新的方式,把涉及科技產業與PPP等項目,縮短交易周期,變得靈活可控,同時又得到安全體系的保障,讓老百姓也能夠參與到建設當中,把城鎮化建設做成一個產業化、金融化、人民運動化的新型城鎮化建設。
我衷心地祝愿青島和西海岸新區,能夠吸引越來越多優秀企業落地,祝愿青島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強大!

中國礦產資源與材料應用創新聯盟:建立產學研專家智庫,助推軍民融合創新發展
中國礦產資源與材料應用創新聯盟執行理事長劉玉強表示,這次大會以軍民融合命題很好,站位很高,不僅與國家、中央要求一致,而且與產學研促進會的工作相合。新時期,就要進一步明確如何促進軍民融合,如何創新軍民融合。原來計劃經濟時期,軍是軍,民是民,軍羨慕民,民羨慕軍。如今要實現富強美麗的中國夢,社會矛盾已經轉化了。
從礦業與材料角度,礦業行業、生產、研發都是產學研的結合。尤其是對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稟賦、條件較差、礦產相對不足,除煤炭和稀有、稀土、稀散等小礦種外,大眾礦產既缺又差。因此,生產中要加強科研,找礦中要有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的不斷指導。采礦中要設法把探明的邊角采出來,少壓覆,少占用。在選礦中要把所有有用元素都提出來,要提高綜合利用率。軍隊有工程地質兵、有找水部隊、有找礦的武警黃金部隊,放射性和核的工作也有很多軍隊參與。中南大學粉末研究所都屬于軍工,南方北方公司都是在國外用軍工換資源。
新時期需要促進融合、創新融合,結合的要更加緊密,融合的要更加沒有縫隙、沒有界限。這是產學研促進會工作所涵蓋的領域和內容。為了融合的更深入更徹底,建議從國家戰略角度,引領有關部委支持參與,落實政策;財政立項上,給予資金支持;教育上,軍校和民校課程內容都應涉及;科技上,給予優先、優越、優惠條件;宣傳上,給予鼓勵,理清思路,提高認識,加強宣傳;戰略上,強化在實踐中落實。鼓勵軍民融合領域多涌現一些好案例,加快軍民融合的基地、企業、成果的評選與宣傳。讓軍中的高精尖進入民用,民中的發明用在軍中。
山東是軍民融合的老區和典范,不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建設時期,總是軍民魚水情。現在,山東緊緊圍繞軍隊建設,服務軍隊形成產業。現在提倡軍隊產品,形成產業服務基地。軍民融合從促進融合到創新融合,不僅要在思想戰略上發掘,更要在產業發展上落地,才能真正實現創新經濟。

中國產學研投融資聯盟:產學研協同推進創新項目落地
中國產學研投融資聯盟理事長廖軍文說,聯盟是不同的單位為了共同的目標、建立一個共同認可的行為約定而組建起來的組織。中國產學研投融資聯盟,就是為了解決產學研單位有關科研成果轉化落地過程中資金難題的聯盟。目前,資金問題制約了許多成果的轉化和發展。為此,在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指導下,我們組建了中國產學研投融資聯盟。同時,我們專門組建了基金,動員許多基金或投資公司加入聯盟,讓他們與項目對接。我們還動員一些企業開展科技慈善活動,為希望到深圳落地的項目團隊做前期對接工作。如前期免費給他們提供政策咨詢、食、住、辦公條件,讓對深圳“陌生”的項目團隊有“家”的感覺?,F在,項目過來了,我們都予以熱情的接待和幫扶。
目前投融資聯盟正在組建項目孵化基地,吸引項目到基地發展。相信不久的將來,聯盟的基金、基地、科技慈善企業等平臺,定能為國家的科技創新、為產學研金的深度融合作出積極的貢獻。

中國教育信息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立智慧主體化的創新創業基地
“十九大報告已經把教育作為優化發展的領域,青島連續三年舉辦了國際的教育信息化大會,也發布了里程碑式的青島宣言,所以教育信息化的產業已經是一個面對公立學校服務、達到3千億的產業。”中國教育信息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秘書長張瑜表示,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在2015年聯合了國內重點的20多家院校,一起發起了中國教育信息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目的是推動教育創新、企業發展。成立三年來,聯盟聯合了高校和技術創新行業的領頭企業,共同推動我們產業的行業準則發布。2015年,聯盟在工信部的指導下,在深圳發布了中國第一個智慧城市的地方標準。同時,聯盟結合媒體打造了推動社會創業的節目。2017年,聯盟又和部屬高校合作,推動了互聯網+大學生創業大賽的合作,獲得了教育部的表揚。
張瑜表示,聯盟在全國各地建設了智慧城市主題的孵化基地,為產業聚集合教育智慧化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平臺。同時,聯盟成立了投資基金,帶動企業的良性發展。在促進會的100個聯盟之間做了互動,為各地政府的教育信息化服務,為教育產業服務,為當地的經濟服務。他表示,西海岸新區引進了大量的高校,聯盟希望能夠和青島的高校在產學研合作方面有進一步的合作機會,建立智慧主題的創新創業基地和孵化器,為青島的教育信息化服務,為學校服務,為企業成長服務,為經濟發展服務。

中國科技文化傳播產業聯盟:聯合資源服務國家和地方科技文化產業發展
中科院科學傳播研究中心轉移中心主任、中國科技文化傳播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劉慶蓮表示,這次論壇的主題非常好,“一個是創新驅動發展,這是十九大再次提出的不變的戰略宗旨。另一個是軍民融合,在技術轉移轉化當中,軍民融合也是一個有價值的難點。著力突破這兩個點對推動經濟發展產生的價值最高?!?/p>
劉慶蓮表示, 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搭建的平臺非常好,目前的140多家創新聯盟,在各個行業領域都有很好的基礎。中國科技文化傳播產業聯盟由中國科學院相關研究所、高校、金融機構、行業協會與相關企業共同發起成立,旨在通過高科技支撐文化、傳播、產業發展,“以一流的技術,打造一流的內容”;以科技、文化、傳播跨界融合平臺的建設,形成交互融合的創新體系,從而實現“跨界融合,創新發展”;同時響應國家“一帶一路”號召,形成產業凝聚力。聯盟愿意加強與其他聯盟的合作溝通,把科技文化傳播的資源跟其他相關聯盟的資源緊密結合起來。目前,結合重點工作,聯盟繼續面向國家和地方產業需求,充分發揮聯盟成員單位的優勢資源,為國家重大項目提供科技支撐,為地方政府提供科技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策劃、科技文化綜合體落地合作、科技文化和航天科普等主題小鎮建設,以及地方數據文化資產平臺支撐等。

中國動漫產業創新聯盟:加強合作,共同發展
中國動漫產業創新聯盟執行理事長兼秘書長翟韶均說,中國動漫產業創新聯盟是在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的支持和指導下創辦起來的,是以產學研合作為突破口,推動動漫產業健康發展的創新型組織。理事長單位中國動漫集團是央企,我們江蘇華聲國際文化公司是執行理事長單位。
我們涉足動漫產業,是基于對國家文化發展戰略的理解,也基于這個產業的巨大魅力。動漫作為一個產業在中國發展的歷史不長,遠遠落后于歐美日韓等國家。動漫產業本身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伴隨數字娛樂時代的到來,隨著傳統衍生品制造業向動漫產業的延伸,以及動漫產品需求的成人化趨勢,未來中國動漫市場基礎將逐步擴大,動漫產業的需求和供給都將保持高速增長。因此可以說,目前是我國動漫產業的一個戰略機遇期。
現在,動漫創意企業聯合化趨勢已經顯現,動漫創意產業正在向規?;⒓s化方向發展。為適應這個趨勢,我們在南京市江寧區江蘇軟件園建立了動漫創新基地,目的在于跟隨時代步伐,促進動漫產業發展。這次來到青島,就是尋求與西海岸合作的機會,以期推動兩地動漫產業的共同發展。
中國大數據金融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大數據助力規避金融系統性風險

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提出政產學研金用,為什么要加‘金’呢?‘金’就是金融,是現代經濟的中樞和血脈,它的流動、流通特別重要。當其與大數據的手段相融合時,魅力更顯?!敝袊髷祿鹑诋a業創新戰略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唐浩增表示,“之所以這么講,完全是因為大數據金融這個手段,可以通過低成本、大批量、高效能、全風控的技術優勢,挖掘、分析客體的海量數據,實時了解相關信息,從中找出關聯性的東西,量化風險評估,預判發展趨勢,抑制不良態勢,規避金融系統性風險?!?/p>
唐浩增表示,2017年7月,國家召開了金融工作會議,把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把主動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斑@就要求我們著力做好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的科學防范機制,以防金融系統性風險發生。”他表示,“運用現代的大數據手段,采取金融監管與服務并舉的措施,會更加有效。當時聯盟成立的初衷在此,實踐證明亦如此,如:聯盟副理事長單位——金電聯行(北京)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的專業團隊,參與了貴陽市政府的“數控金融”平臺方案設計、產品設計等研發實施工作,收效甚佳。近來,聯盟和聯盟單位確為地方政府、行業,以及國家大數據金融產業做出了一定貢獻?;蛘哒f,通過聯盟的服務,發揮了一些必不可少的作用。”唐浩增希望將來有機會可以與青島西海岸新區合作,“真正為青島服務,為青島西海岸新區服務,以實現共享、共融、共贏,共同做好、做實我們國家的大數據金融產業。

中國虛擬現實與可視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加強區域協同合作,推動虛擬現實產業發展
中國虛擬現實與可視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于文江表示,虛擬現實聯盟是2015年成立的,聯盟成立以來,在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的指導下,把工作重點定位產學研合作機制下的科技協同創新。聯盟理事長趙沁平院士在定義2016年虛擬現實元年時,表示虛擬現實在國內外有幾十年的研究歷史,2016年是一個產業元年,因為產業界的投入開始開始大于政府的投入,這里面國家做了幾十年的投入,所以把在科研單位的幾十年的研究成果,轉移到產業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聯盟從2015年開始,圍繞著這些展開工作,并在2016年與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合作成立了虛擬現實協同創新中心,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2016年5月,青島嶗山區人民政府提出打造中國虛擬現實之都,請虛擬現實聯盟來青島嶗山,共同合作來推動虛擬現實產業,聯盟跟青島嶗山區政府,經過了半年多的溝通交流,探討聯盟在產業發展方面承載的責任,制定了科研聚集、人才聚集、產業聚集、多點協同的發展思路。圍繞首都知識經濟服務地方產業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聯盟在2017年4月份落地了將近10個虛擬現實領域不同方向的研究院,在青島民政局正式注冊成立本地化科技服務機構“青島協同創新虛擬現實研究中心”。
為進一步推動虛擬現實產業發展,11月9-11號,由聯盟和青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嶗山區人民政府承辦的“國際虛擬現實創新大會”在青島舉行。大會聚焦國際虛擬現實的產業革命問題,舉辦了10余場分論壇,邀請國外內專家進行演講, 800余家機構參加大會,100余家企業參展,展示最前沿的科技,構建虛擬現實行業分享與交流的橋梁,為虛擬現實和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探索全新發展思路。
未來,聯盟將竭力打造產業技術服務平臺、科技金融平臺,在虛擬現實技術和產業方面結合的各個方面展開全方位的服務,與聯盟成員單位共同推動青島虛擬現實產業發展,希望得到青島市各位領導和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各位領導的支持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