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李 津 通訊員 顧 靚
11月1日,湖州市南潯區《村級黨群服務中心設置和管理規范》地方標準發布。
近年來,南潯圍繞“整鎮提升”,把打造紅色家園、紅色地標、紅色驛站作為目標,積極推動村級陣地改造提升。經過近三年的持續發力,該區上下共投入資金近7000多萬元,建成10個園區、商圈、特色小鎮等樞紐型黨群服務中心,改造提升74個村級黨群服務中心,村村建有黨建長廊,1/4的村建造黨建公園,并且在所有村級陣地樓頂高高掛起黨徽、黨群服務中心標識。
此外,從2015年起,該區10個鎮(開發區)、221個行政村啟動實施了“百村示范、千村晉位”專項行動,通過分片規劃、分類建設、分步實施,力爭完成先鋒示范村、整鎮提升“雙百”目標,實現農村基層黨建從“線上風景”向“面上生態”轉變。

南潯區雙林鎮后壩村黨群服務中心。
《村級黨群服務中心設置和管理規范》地方標準的發布,標志著國內首個村級黨群服務中心設置和管理規范標準體系在浙江建立,旨在以制度化、規范化統一村級黨群服務中心的外在形象和內在服務。
“開展《村級黨群服務中心設置和管理規范》地方標準的編制工作,就是在總結近年來基層黨建經驗做法的基礎上,對村級黨群服務中心這個‘紅色陣地’進行標準提升和制度設計。”湖州市南潯區委常委、組織部長朱德清介紹,該標準涵蓋了基本要求、設施要求、服務要求和管理要求四大塊,打造體現南潯特色、貼近農村實際的黨群服務中心設置和管理規范。
據悉,目前該區已成功創建“整鄉推進”先行示范鎮4個、區級以上先鋒示范村54個,打造各領域基層黨建示范點107個,在該區范圍內形成了一道道靚麗的紅色風景。同時,南潯區“紅色星期六”主題黨日制度,菱湖鎮漁業產業黨委“云服務”、善璉鎮“紅色農家院”、千金鎮“黨員護水崗”、石淙鎮“初心檢閱”等一系列形式新穎、富有成效的黨建載體,都深受農村黨員群眾的歡迎,有效發揮了黨組織組織力和黨員先鋒作用。
“南潯區深入總結實踐做法和制度經驗,研究制定了《村級黨群服務中心設置和管理規范》地方標準。對于進一步建好用好村級陣地,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納米’具有現實的指導價值。”湖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兩新工委書記饒如鋒表示,“南潯區要以《標準》出臺為契機,以標準化引領科學化規范化。下一步,市里也將深化推廣南潯經驗,力爭為全省乃至全國基層黨建工作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