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博
11月13日,溫州市龍灣區殘疾人小康陽光庇護中心工作人員繆月娟,帶領3名殘疾人學員到龍灣區狀元街道的“幸福學堂”工作室聽課學文化。
由省優秀共產黨員林小蘭創辦的“幸福學堂”工作室,從免費為不識字的中老年朋友教授普通話和漢字,到邀請不同的專家開展醫改政策、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解讀、健康知識講座等,從積極開展各類文化娛樂活動到成立志愿服務隊,參與衛生創建、五水共治等服務活動,全方位聯系群眾、服務群眾、凝聚群眾。
林小蘭退休前是小學校長,目前“幸福學堂”有4名黨員退休教師,全部都是志愿服務,周一至周六上課。“把這些不識字的中老年朋友,用4年時間,教到小學三年級的文化水平”,林小蘭說。學員中年齡最大的71歲,還有夫妻學員。
溫州市龍灣區狀元街道貫徹落實“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工作要求,通過開展“黨員品牌工作室”創建活動,充分發揮先鋒黨員的示范引領和黨小組這一“微陣地”作用,“幸福學堂”只是龍灣區狀元街道的其中一個“黨員品牌工作室”。如今,街道的36個“黨員品牌工作室”服務群眾形成你追我趕、爭當“狀元”的喜人景象。

林小蘭用方言為大家講解新黨章。
“黨員品牌工作室”中,大部分成員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和豐富的工作經驗,其中高級教師、金牌律師、“兩代表一委員”、主任醫師、高級經濟師等不乏其人。更為可貴的是,這些“能人”除了專長外,還擁有多項服務技能,如義務診療、法律咨詢、糾紛調解、藝術輔導等,服務內容涵蓋群眾生活方方面面。
“黨員品牌工作室”采取“一人為主、眾人為輔”的模式運作,工作室成員少則兩三人,多則六七十人。大家能夠共聚一室,組成一個專題的為民服務團隊,主要取決于工作室領銜人的個體吸引力。如狀元亭慈善地標工作室最初是由張憲定、梅雪良、吳南華等三位老人創辦,通過夏供伏茶、冬施熱粥和免費午餐等善舉,形成了強大的輻射效應,吸引了500多名黨員志愿者參與,并組建了一支由86人組成的長期義工隊伍。
狀元街道黨工委書記林建興說,“黨員品牌工作室”以先鋒黨員的個人魅力和名人效應,示范帶動廣大黨員發揮模范作用,讓黨建工作在引領、保障和服務作用中得到有力彰顯,使服務范圍由“窄”變“寬”,服務層級由“淺”變“深”,服務方式由“老”變“新”,把服務做到群眾家門口,真正為群眾提供了全覆蓋、全方位、全過程的貼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