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規范化護理模式在老年腫瘤疼痛病人中的應用
董景文莫永珍王峻
目的建立癌痛規范化護理模式的各項護理措施、流程和制度,研究規范化護理模式對老年腫瘤疼痛病人的疼痛治療效果以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以住院老年腫瘤病人為研究對象,分成規范化護理組和常規護理組,用簡明疼痛調查表和疼痛護理記錄單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簡表中文版調查病人在治療前后的疼痛程度和生存質量情況。結果規范化護理組和常規護理組治療后的疼痛評分和疼痛緩解程度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以老年腫瘤疼痛病人為對象的應用實踐表明采用規范化的護理模式能有效緩解疼痛、提升生活質量。
癌痛; 規范化護理; 老年人; 生活質量
2011年衛生部“衛辦醫政發(2011)43號”文件掀起了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病房”創建活動的熱潮[1-4],無痛是病人的一項基本人權,這一理念得到了全社會的認可。本研究以住院老年腫瘤疼痛病人為研究對象,研究規范化的護理模式對病人疼痛治療的影響效果,以期促進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病房的建設,降低病人疼痛程度,改善病人生活質量。
1.1 研究對象 以住院的60例老年腫瘤疼痛病人為研究對象,入組標準為:(1)住院腫瘤病人;(2)年齡≥60歲;(3)預期壽命3月以上;(4)意識清楚,愿意參加研究。排除標準為:(1)存在認知障礙,無法配合的病人;(2)非腫瘤性疼痛(如骨折、胃腸穿孔等)的病人。根據入院情況、醫生診斷和調查問卷,將滿足納入標準的60例老年腫瘤疼痛病人按性別、年齡段、病理類型及疼痛程度盡可能均衡的原則進行分組,其中30例納入對照組,另外30例納入試驗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試驗組采用規范化護理。本研究均經對象知情同意,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收集病人一般情況,包括人口特征學因素,如姓名、性別、年齡等,以及與疾病相關的因素,如病理類型、癥狀、確診時間、腫瘤分期、治療方式等。采用我院在創建“江蘇省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病房”過程中所制作的“疼痛護理記錄單”記錄病人相關信息、疼痛情況、所采取的護理措施和用藥情況以及病情發展等。依據簡明疼痛調查表(brief pain inventory,BPI)將疼痛分為3類:感覺類、情感類和評價類,包括了有關疼痛原因、疼痛性質、對生活的影響、疼痛部位等,并將這3個因素分別量化,用疼痛數字評價量表(NRS)(0~10級)描述其疼痛程度,0為無痛,10為最劇烈疼痛,評估時讓病人自己(或護士協助)圈出一個最能代表其疼痛的數字。本研究用治療前后疼痛評分的比值R來評價疼痛治療護理的效果,定義如下:治療后與治療前疼痛比值R<0.2為完全緩解,0.2≤R<0.5為部分緩解,0.5≤R<0.9為輕度緩解,R≥0.9為無效。
生存質量測定量表(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WHOQOL)是由世界衛生組織研制的、用于測量個體與健康有關的生存質量的國際性量表,包含了個體的生理健康、心理狀態、獨立能力、社會關系、個人信仰、與周圍環境的關系。本研究采用其簡表(WHOQOL-BREF)中文版調查試驗組和對照組病人在治療前后的生存質量情況。
1.2.2 癌痛規范化護理流程:為實現“江蘇省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病房”的創建,參照“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病房標準(2011版)”和《護理管理工作規范》(第4版)[5],制定本院癌痛規范化護理模式的各項措施、流程和制度。在病人入院后,護理人員采用調查問卷和合適的疼痛評估工具在8 h內完成對病人的全面疼痛評估。對于確認為癌痛的病人,建立疼痛檔案。止痛的實施有藥物和非藥物兩種方式,分別為運用WHO“三級止痛階梯”原則使用止痛藥物,采用心理干預或物理措施,如冷敷、熱敷、理療、針灸、按摩等。在癌痛治療過程中,做好對病人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觀察疼痛發作情況,動態評估疼痛程度、性質變化。在病人出院后,邀請病人填寫調查表,建立隨訪信息。
1.2.3 實施方法:2組均按照WHO提出的癌癥三階梯止痛原則給予藥物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由管床護士負責相應的護理,疼痛專職護士只參與疼痛的評估、問卷調查和護理效果評價。試驗組實施規范化護理,按照所制定的癌痛規范化護理流程進行護理,即由評估、告知、觀察記錄、健康宣教、隨訪組成的系統化整體護理,癌痛評估貫穿各階段。
1.3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一般情況比較 病人年齡60~90歲,試驗組平均年齡(73.56±12.11)歲,對照組平均年齡(73.02±11.97)歲。試驗組和對照組病人性別、疾病診斷和入院時疼痛程度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癌痛病人一般情況比較(n,n=30)
2.2 2組病人干預前后疼痛改善情況比較 試驗組以及對照組病人的疼痛評分在治療后都有明顯的改善(P<0.001)。治療后的試驗組疼痛均分與對照組比較,降低更加明顯(P=0.020)。見表2。治療后試驗組疼痛緩解程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04),見表3。

表2 2組病人治療前后疼痛評分比較(,分,n=30)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3 2組病人疼痛緩解程度比較(n,n=30)
2.3 干預前后2組病人生存質量比較 入院時試驗組和對照組的總體生存質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989)。治療后,2組病人的生存質量得分都有明顯的改善(P<0.001)。治療后2組間的生存質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163)。見表4。

表4 2組病人治療前后生存質量得分比較(,分,n=30)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1
對于老年晚期癌痛病人的治療,不再以治愈或延緩其死亡為目的,而應控制病人疼痛及其他不適癥狀,以減少其身心方面的痛苦,進而改善其在有限的生存期間的生活質量[6-8]。
老年腫瘤疼痛病人的護理是一個系統而復雜的問題,牽涉到醫療、護理、心理、家庭、社會的各個方面,其中護士作為疼痛評估和護理的主要執行者,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規范化護理制度的制定和流程的實施,是有效減輕病人疼痛的程度并改善病人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的關鍵環節。
在創建“江蘇省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病房”背景下,我院實施了癌痛規范化護理模式,使醫護人員的疼痛知識教育和培訓常態化,癌痛病人及其家屬的健康宣教和出院隨訪制度化,癌痛的評估、護理和治療流程規范化。其中“無痛病房護士職責”和“癌痛規范化護理操作流程”明確了護士在疼痛管理中的各項職責,規范了對癌痛控制的護理行為。在本院的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病房實施中,首先是加強對醫護人員關于癌痛知識的培訓教育,如編制癌痛規范化治療醫生和護士手冊,組織院內培訓、專家講座,按科室需求選派醫護人員外出學習交流等,以上措施使護士的疼痛管理知識和態度有了顯著的提升。其次是對病人及其家屬加強癌痛健康宣教,以各種形式如海報、三折紙、小貼士、講座等增強病人及其家屬對癌痛的認知。
癌痛規范化護理模式的建立和規范化護理流程的實施,一方面提升了護士的癌痛管理知識和護理水平,規范了癌痛控制的護理行為,另一方面提高了病人及家屬對癌痛治療的認知度和用藥依從性,降低了病人對疼痛治療的顧慮和疼痛的程度,這兩方面都有利于病人的疼痛治療和生存質量的改善。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試驗組病人的疼痛情況得到了更好的控制,更好地幫助病人及其家屬減輕痛苦,改善壓力。研究中雖然2組生存質量比較沒有統計學差異,但是試驗組均分比對照組高了3分,提示試驗組生活質量有提高趨勢。在今后研究中,進一步增加樣本量可能提高研究效率。
[1] 夏菊玲, 張曉毅. 創建癌痛規范化治療病房的護理實踐及效果[J]. 吉林醫學, 2014, 35(5):1060-1061.
[2] 喬惠.無痛病房開展及疼痛專科護士培訓對癌性疼痛患者生命質量的影響[D]. 南方醫科大學, 2012.
[3] 劉高明. 某腫瘤醫院護士癌痛專科護理培訓效果研究[D]. 中南大學, 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 2012.
[4] 楊珍鳳. 無痛示范病房的管理與成效[J]. 當代護士, 2013, 9: 28-29.
[5] 彭剛藝, 陳偉菊. 護理管理工作規范[M]. 4版. 廣州: 廣東科技出版社, 2011:1-306.
[6] 洪喬軍. 晚期腫瘤患者化療前后心理痛苦和生活質量的調查分析[D]. 安徽醫科大學, 2012.
[7] 萬瓊. 心理干預對惡性腫瘤伴抑郁焦慮患者疼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當代醫學, 2013, 19(22):159-160.
[8] 吳艷紅. 循證護理對腫瘤患者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3, 20(10):1181-1183.
Applicationofstandardizednursingmodelforcancerpaininelderlypatients
DONGJing-wen,MOYong-zhen.
SchoolofNursing,NanjingMedicalUniversity,Nanjing210029,China;
WANGJun.
DepartmentofOncology,JiangsuProvinceGeriatricHospital,Nanjing210024,China
ObjectiveTo construct the nursing measures, processes and regulations of standardized nursing model for the patients with cancer, an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pplication of standardized nursing model on pain manage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umor pain.Methods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tandardized nursing model,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Brief pain inventory, pain nursing records and WHOQOL-BREF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sults.ResultsThe scores of pain and the degree of pain relief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P<0.05).ConclusionsThe practice of the standardized nursing model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could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pai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cancer pain; standardized nursing; aged; quality of life
江蘇省干部保健專項資金科研課題(BJ13017);江蘇省省級機關院級課題項目(LH201202)
210029 江蘇省南京市,南京醫科大學護理學院(董景文,莫永珍);210024 江蘇省南京市,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腫瘤科(王峻)
莫永珍,Email:moyongzh@sina.com
R 473.73
A
10.3969/j.issn.1003-9198.2017.12.026
2017-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