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菊蓮
摘要:校園文化的建設重點離不開人文教育的培養,而人文教育主要是通過校風、教風、學風以及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體現出來的,這些內容對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對陶冶學生的情操,構建學生的健康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關鍵詞:校園文化建設 校風建設 人文環境培育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3-0101-01
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包括校風建設。雖然校園物質環境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但是校風建設也對校園文化建設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尤其人文環境建設更是要靠校風建設來維護和發展。
建設校園文化,教師教風培養是基礎。教師通過良好的教風可以使得學生自覺遵守紀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容易取得良好的成績。因此,培養教師良好的教風對學院的發展壯大至關重要。
教風建設首先要加強教師的崗位培訓。事物的發展,內因是關鍵。學院要培養教師良好的教風,首先應從教師本人抓起。為了全面提高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使我院“雙師型”教師在質與量上同步發展,學院必須和其他高職院校、企業、工廠聯合辦學,“請進來”“送出去”,對廣大教師進行崗前培訓,通過學習優秀“雙師型”教師工作的經驗和方法,使我院教師了解新形勢下的教育理論,樹立與時代同步的教育觀念,能夠積極主動地開展教學工作,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其次要嚴格管理,強化激勵機制,注重師德建設。古人云:“百行以德為首。”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學校是教育人、培養人的場所,師德對于學生的成長、學院的發展尤為重要。所以學院要著力加強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首先,教師自身要注重提高道德修養,牢記自身職責,嚴于律己,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其次,學院要注重教師思想素質、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和業務素質的提升,在強化業務水平提高的同時,鼓勵教師養成良好的師德師風,使其思想境界得到升華。最后,建立合理可行的考核制度,強化激勵機制。學院應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考核制度,加強每個教師的師德考核,并且在全院教師中開展道德風尚先進評選活動,通過樹立標桿,發揮彰先促優的示范效應,把師德師風建設注入教師的自覺行動中,在全院大力營造事事講風格,人人重品行,個個是形象的濃厚氛圍。
除此以外,學院領導還要從生活上、精神上和工作中全面關心和愛護教師,切實解決教師在職稱評定、經濟收入、政治待遇等方面的實際問題,免除他們的后顧之憂,使教師全身心投入到學院建設的各項工作中去。
要營造高品位的校園文化環境。校園的環境、文化設施和校舍建筑等都是大學人文、學術氛圍的首要組成部分,是學校人文教導的隱性課程,對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塑造和培植有著潛移默化的首要作用。開展以學生社團活動和課外學術講座為中心的校園文化活動。學生社團主要有學術類、實踐類、文藝類等,這些社團經常開展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系列學術報告和講座,每年還舉辦各種文化節、科技節,體育比賽等。
我院為強化學生誠實守信、愛崗敬業的職業素質教育,學院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融入企業文化精神,開展了一系列校園文化活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1254”的校園文化體系。即“一個理念”就是“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以文化人”;“兩大精品”是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學校、武威職業學院大學生社團;“五項活動”是“十佳優秀青年學生”評選、“大學生就業創業論壇”“大專辯論賽”“業余黨團校培訓”“讀書月”系列活動等;“四個發展”是道德素質、職業技能、身心健康、團隊精神。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院團委每年主辦一次“舞動青春”現代舞大賽、“校園好聲音”“文明禮儀知識大賽”。這些校園活動對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展現了我院青年學子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充分發揮了校園文化對青年學生的熏陶和引領作用,營造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品位高雅的校園文化氛圍。也成為校園文化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完成了接待室、個體咨詢室等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建設,每年開展一次“5·25”心理健康宣傳周活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健康知識競賽活動,建立健全了全體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接收各類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生達到20000人次。
院校通過參與省級以上技能大賽、學院內部舉辦技能大賽來檢驗學校教學效果,通過組織、培訓、選拔、參賽等一系列活動,引導師生重技能、比技能、精技能,形成良好的技能風、練技能的學風,以賽促建、以賽促改,促進了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推動了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改革與創新。通過企業介入技能大賽,營造了全社會關心、重視和支持職業教育的氛圍;通過各類技能大賽,展示了職業院校學生積極向上、奮發進取的精神風采和熟練的職業技能,提高了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2011年以來,學院組織了近30個隊參加了省級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有60名學生在國家級、省市級各類競賽中共獲得省級一等獎20個、省級二等獎20個、省級三等獎7個。2012年,我院學生參加全國高等學校汽車專業學生職業技能大賽,兩位參賽選手獲得三等獎,學院獲得團體三等獎。應用電子專業學生在甘肅省第六屆大學生創新杯計算機應用能力競賽中獲一等獎三個,二等獎三個,6名指導教師也受到教育廳表彰。能源工程系學生在甘肅省第九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獎;藝術系獲首屆全國高校數字藝術作品大賽優秀組織獎。能源系學生參加“我的中國夢”征文活動并入選中國高職高專教育網優秀征文。
參考文獻:
[1]曾琦斐.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2]楊林,馬順彬.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的思考[J].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5(6):57-60.
[3]蔡桂珍.新時期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