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艷
摘要:2009年7月1日,我國第一部民用機場業的建設管理法規《民用機場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條例》明確規定“民用機場是公共基礎設施”,這個定位進一步強調了機場的公益性特征。而作為機場運行的管理機構,也將致力于將機場運行保障的各環節梳理順暢,創造出高效的運行氛圍,為廣大民眾提供優質服務。
關鍵詞:機場 公共區域 秩序治理
中圖分類號:F5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3-0194-01
一、沈陽機場公共區域運行管理現狀
沈陽機場是國家一級干線機場,2008年被定為國家八大航空樞紐之一。作為機場管理機構的沈陽桃仙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是遼寧省機場管理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截至2016年年底,沈陽機場共開通國內外航線176條、通航城市103座,全年旅客吞吐量達14967萬人次。
文中所述的“沈陽機場公共區域”指沈陽機場近期總體規劃內,除機場飛行控制區、航站樓控制區以外的區域。機場公共區域運行是指在機場公共區域內,管理機構(或授權管理部門)為安排、組織機場運行活動所進行的各種工作,以實現保障機場安全、高效、有序地運行,為進出港旅客提供方便、迅速的連接城市的地面交通及出行環境。
2010年,沈陽機場根據區域資源布局和保障功能相對獨立的特點,通過整合資源,縮短管理鏈條、簡化管理流程,形成了區域化管理新的運行管控模式,并成立了公共區管理部,作為公共區域運行標準的制定者、業務的協調者、安全的監管者、設施的管理者和服務的提供者。
二、沈陽機場公共區域運行秩序存在的問題
(1)交通秩序方面,存在車輛占道違停影響運行問題。近年來,隨著沈陽機場旅客、貨郵吞吐量連年攀升,進出機場的旅客車輛、運營出租車也呈現增多趨勢。特別是網絡約車平臺的快速發展及合法化,使得目前沈陽機場每天車流量達到16萬輛左右,未來還將有所增加。隨之而來,T3航站樓高架橋、機場路、南北工作區也出現了部分車輛違規滯留、占道違停甚至影響生產運行等現象發生。
(2)公共秩序方面,存在共享單車違停問題。2017年3月,隨著共享單車進入沈陽,市民開啟了智慧出行新模式。隨著共享單車的不斷應用,沈陽機場公共區域內經常出現隨意停放的共享單車,妨礙了旅客道路通行及車輛運行,還對機場形象造成不良影響。
(3)市容秩序方面,存在流動商販及不文明行為問題。沈陽機場周邊坐落著5個村莊,機場運營不但解決了部分村民就業問題,也讓其發現了售賣農產品的“新商機”,常有村民在航站樓前及工作區內流動售賣自產商品,影響了機場對外形象。此外,進入機場營運的部分出租車司機也有隨意拋撒垃圾、隨地便溺等不文明行文,嚴重影響了沈陽機場乃至這座城市的對外形象。
三、治理方式思考
當前,沈陽正在創建文明城、衛生城活動,全市上下積極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沈陽機場作為遼沈第一對外窗口,營造良好的秩序環境將更加有利于打造自身品牌、提升城市形象。為此,針對上述影響運行秩序和環境問題,筆者就其解決方式有如下建議:
(1)引入地方立法,盡快啟用電子警察監控系統。目前,沈陽機場已通過增加道閘管理、協調執法部門增加警力等多種手段進行治理,但治理效果不長久。建議盡快通過引入地方立法、設立電子警察抓拍系統的技術手段徹底予以解決。
目前國內已有多家機場實施了電子警察抓拍系統,管控效果十分明顯,沈陽機場也應借鑒此做法,在機場路、高架橋等主要交通路段安裝電子警察,用技術手段加以管理。也可以采用在航站樓出發層設置通行時間段,超出時間段則進行處罰的方式來約束違規候客車輛長時間停靠問題,有效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同時,機場管理部門也應配合在通行道口設置號碼識別控制系統,有效規范車輛出行。
(2)設置電子圍欄,引入權屬管理單位入場管理。盡管目前沈陽機場未設立共享單車投放點,但從目前發展趨勢看,機場范圍內出現的共享單車將越來越多。作為區域管理者,面臨著規范秩序和方便旅客的雙重考驗,而在人力、物力的投入上也有著一定的局限。因此,建議管理部門積極溝通協調單車權屬單位,探討機場設立投放點及電子圍欄等問題,單車權屬部門也應投入管理力量入場管理,雙方共同努力共享成果,達到共贏。
(3)建議授權執法,加大治理力度。就出租車司機如廁問題,沈陽機場在1600余米的候車沿線已設立多個垃圾桶和兩所環保公廁,司機也可進入空管賓館及航站樓內如廁,在此條件下仍有部分司機隨地便溺、拋撒垃圾,就需加大處罰力度。同樣,機場區域禁止流動商販售賣問題,也需執法部門介入解決。
目前渾南行政執法局已安排執法人員在場區管理,但還需在周邊10余個村莊進行流動執法,因此不能保證場區內的執法力量。鑒于執法局不能增加人員力量、保證定點巡查的情況,雙方可以探討將治理流動商販和市容環境方面的執法權授權給沈陽機場的管理模式。上海就曾以市長令的形式將行政執法權授權給上海機場管理機構,而市級行政執法部門將根據授權執法范圍對授權單位進行執法培訓并做好日常執法的監督管理工作,適時調整其執法范圍。如若實行,此舉將有效提高治理工作效率,并開啟規范管理新思路。
責任編輯:楊國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