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方林
摘 要: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在龍泉驛區掀起新一輪課改的前提下,我校在認真學習“三性課堂”以及“生本課堂”后,本著以學生為本,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精彩綻放的原則,開展“學本課堂”的研究。
關鍵詞:預習作業設計;“學本課堂”
“學本”,是教師和學生協同合作,共同圍繞著核心問題開展自主性的探究學習,在單位時間內解決問題,實現學習目標,促進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的學習活動。為了確保課堂的有序進行,做到課堂的轉型,真正實現“先學后教,以學定教”,預習作業的設計以及在課堂中的運用就成了“學本課堂”真正有效的保障。
一、清楚認識預習作業的目的
傳統的教育模式,重視教師怎么教,以教定學,課前預習都是為了方便教師課堂教學而設計。然而“學本課堂”的預習作業是教師在備課時以本班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學習困難而進行設置,便于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自主解決一些問題。所以預習作業是“學本課堂”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是能夠決定課堂是否高效的關鍵所在。
二、目前預習作業存在的問題
1.預習作業設計缺乏目標意識。很多老師把預習作業看成是一種程式化的任務,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布置的預習作業基本上以讀讀課文,標標自然段,學習生字新詞這樣的作業為主,而很少設計符合學生年齡實際、能力實際、課文實際的作業。我們常說課堂教學要有目標意識,那么布置作業同樣應該具有目標意識。
2.預習作業設計缺乏整體意識。我們以往的預習作業大都存在著零散性和隨意性。預習作業其實是課堂的前奏,它的設計是教師備課的一部分,并不能脫離我們的課堂教學任意為之。就一篇課文而言,從課前的預習到課中的教學再到課后的鞏固這是一個整體,是有機組合在一起的。從一組課文來說,根據每組課文單元主題,需要研究單元學習重點,設計預習作業也就有連續的針對性和承接性,也形成了一個整體。
3.預習作業設計缺失檢測標準。預習作業不像課堂作業及其他配套的作業練習本,有規定的內容,有批改的規范。我們的教材也沒有對預習有明確的指導和書面的落實,它是老師自行設計安排的,所以相應的檢測也缺乏規范的制約。預習作業出現難檢測,甚至不檢測的現象。學生對完成預習作業出現應付了事,蜻蜓點水式的態度,收效甚微。
三、改進措施一:作業的有效性布置
(一)布置原則
1.教師在進行精心備課后,以遵循學生的年段特征,遵循教材的學習重難點,尊重學生的實際學情,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布置預習作業。
2.作業內容要具體,目的要明確,不宜過難,考慮全體學生,使預習作業真正起到導學、導思的作用。
3.預習作業還應該遵循小學生好奇、敏感的心理特征,以多樣、生動的方式激發學生完成的興趣。
(二)布置內容
1.拼音字詞的自主學習語文學科最底線的要求,所以在預習作業中,一般第一步都是要求學生認識生字、生詞,對生字擴詞,認識多音字及辨析形近字、同音字等。
2.讀文是語文課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而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因此把讀文用預習作業的方式放在課前,讓學生在正確認識生字詞語之后,對課文進行反復讀,達到熟練的讀課文,提高對課文的了解和減少課堂上指導學生正確讀的時間。
3.積累好詞佳句,讓學生在文中找到好詞佳句,并積累在固定的本子上。
4.對作者及時代背景簡介是學生理解和認識文章的前提,學生在預習時,通過自己的方式去查閱相關資料,建立文本與背景的聯系,能更好的理解課文。
5.在完成基本預習要求之后,教師應該在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上布置預習作業。可在讀文之后,要求學生用“為什么”“怎么樣”“是什么”等方式提出自己的問題。
6.在學習敘事性文章時能通過找事情的六要素來概括文章的大致意思,如果不能概括,則以問題的方式提出。
7.在中段應該要培養學生讀文的感受,所以在預習時還應該讓學生適時批注,及時反饋自己的內心情感。
8.通過初步預習,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分層設置
以生為本,就是應該以學生的學習能力為本,承認個體差異,分層設置預習作業。首先,對待這部分學差生降低預習作業的難度和量,并且給予他們自主選擇的空間,以期達到異步達標;其次,對學差生進行輔導,以優帶差,不盲目放手,讓他們得到關心和幫助,對預習產生興趣,克服預習障礙;最后,教師對他們的預習完成情況應給予更多的肯定和鼓勵,以維持他們持之以恒完成預習作業的動力。
四、改進措施二:有效的檢測方式
(一)尋找原因,對癥下藥
1.家庭因素:①父母在外打工,學生由老人監管;②外地生父母在本地打工,工作時間長,無力監管;③農村中家長家庭教育意識差,不重視對子女的管理和教育。
2.學生因素:①學生回家后看電視,玩電腦、手機,不愿去預習;②為完成任務,胡亂去做,沒有起到預習的作用;③由于家長沒有及時檢查,學生的預習錯誤率高。
(二)嘗試解決方法
1.合理構建學習小組,明確成員分工:①組員編號:組長為1號,副組長為2號,作業完成困難組員為3、4號;②以組長為領頭,每天組織組員完成預習作業;③1、2號檢查并修訂3、4號預習作業;④組長給組員預習作業打分。
2.培養學生小組合作檢測預習的方法:①檢測生字預習,我指導學生分為三步檢查。1讀2組詞3聽寫;②檢測讀書情況,也有三個步驟。1齊讀勾畫易錯字詞,2輔導學差生認讀,3依次檢測讀;③檢測對課文內容的了解;④檢測課后問題解決情況。
3.建立評價機制,使得學生熱愛預習:①組長完成預習作業評價表;②每周一次全班預習作業完成情況統計;③小組捆綁評價,選出每周預習作業完成優秀小組;④每一個學月對預習作業完成進步大的學生單獨表揚。
4.組長培訓:①明確小組長的職責,在小組長的引領下,使得組員能按時保證質量的完成預習作業;②明確小組長的要求,每一個小組長都是老師精心挑選的成績最好、能力最強的學生,要有帶領同學進步的信心;③學會團結同學,小組長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要有奉獻精神,打造和諧的小組學習氛圍;④要學會合理的安排時間,小組內有預習作業不能按時完成的小組,要在校擠出時間進行預習作業輔導,保證全員完成。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對于“學本”的研究還需要我們把握好老師在課堂上的角色,更加努力的去實踐、去摸索、去思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