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蘭 楊曉輝
我們說現代課堂教學是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有計劃的有效學習活動過程,是師生之間情感和知識的雙邊活動。要營造健康、和諧、敢說、敢做、有想、有說、有做、樂想、樂說、樂做的課堂;就得讓學生在思考、討論活動的過程中主動學習、善于學習、樂于學習,而良好的課堂氛圍可以使學生在愉快的心情下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重新定位師生課堂角色
1.課堂上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隨著課堂教學模式的不斷更新,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明顯,學生展示的舞臺越來越大,因此,教師要認真安排學生的課堂活動,從預習、討論到展示、解疑都盡量讓學生獨立完成,學生通過活動能完成的,老師盡量不講,這樣,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就會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探究的成就感,營造出積極向上的課堂氣氛。
2.知識權威者轉變為平等的朋友。教師需要改變那種讓人望而卻步的“權威”形象,而應蹲下來跟學生說話,用商量的口吻和學生探討,在活動中和學生一起實踐探索,尊重學生心靈深處的需要,關注來自學生自身的問題,處處以自身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樹立榜樣,做學生心目中最友愛、溫暖、貼心的朋友。
二、設計貼近學生學習、生活的教學內容
1.課堂內容安排上,適合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思維能力、情感狀態。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通過觀察、交談、舉行活動等了解大多數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在課堂資源的整合上,要回歸學生的生活實際,除了充分利用好學校的課程資源外,更要善于利用好來自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讓每個學生盡量尋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來進行探究思考。
2.運用幽默,有親和力的語言調節課堂氛圍。課堂中學生千差萬別,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突發事件,如果老師能夠適時巧妙地運用幽默的語言,親切隨和地去引導,不僅使教學充滿人格魅力,而且可以使課堂充滿陽光,充滿和諧,從而使課堂教學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學手段的充分運用。現在的教學手段越來越豐富,多媒體的使用,不僅增加了課堂的知識容量,而且音響效果,視頻畫面更加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能夠更大程度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結合課堂教學和任務和目標,盡多地去滿足學生的感性認識。
4.微笑面對學生。教師在課堂上面要帶微笑,對每一個學生都表現出關注、欣賞的表情,用眼神表示自己對學生的鼓勵和贊賞之情。學生的身體和精神的承受力是有限的,如果老師經常扳著一幅面孔,學生就會感到恐懼和不安,心情沮喪,感受無助,對老師失去興趣,繼而出現厭學傾向。而微笑則會讓學生感到欣慰,為課堂教學營造寬松和自由的氣氛。
5.讓學生多發表自己的看法。課堂上師生探討問題時,經常有人站起來發表自己的見解:“老師,我認為怎么樣,我覺得可以這樣去處理。”“老師,我還有更好的辦法。”“老師,我還可以給它換個更好的詞。”“老師……”課堂上經常會有這樣的“發現”出現。
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正是他主體意識覺醒,積極思維探究,發現新知識,產生問題的時候。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勇于質疑。無論是課中還是課后,學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課堂氣氛會在學生的提問中得到活躍。
6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學生在動手的基礎上動腦,就一定能促成主觀能動意識,培養出創新意識。經過動手操作,讓學生學會了知識,發展了能力,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培養了創新意識。
三、正確的去評價
我們要改變學習評價的原有理念和方式、過程,增強評價的激勵機制,營造學生樂想、樂說、樂做的學習氛圍,讓評價服務于學生的持續有效學習。
1.評價要全面、多元化。現代社會需要全面發展的尤其具有積極主動意識和創新思維的新型人才。學習除了依據學生掌握的知識技能這個結果外更要考量學生在綜合實踐中能力的發揮。每個學生都自己的特點,因此,我們應通過很多方式進行評價,如探究活動、討論交流、設計、制作等都可以運用上述這些方式。
2.正確理解和衡量評價所體現出來的功效。評價要分層有選擇,要看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要看學生身心發展的增加值。同時,評價過程中要展現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看到自己成績、特長、增強信心,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從而體現評價促進情感價值觀形成的功能。
3.評價過程真實、客觀、有效。評價時教師對學生不能帶有任何偏見,不能受任何他人之見的影響,評價學生一個階段是學生本階段的動態變化過程,真實、客觀的評價有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可以幫助學生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老師應該從現代教學的本質出發,本著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要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績,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營造出激勵,學生持續學習的環境,激發學生更大學學習熱情。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責任建立一種安全的、和諧的情感氛圍,使學生能夠在歡快、愉悅的心情中主動學習和健康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