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碧元
摘 要:幼兒園環境,是指幼兒園教育賴以進行的一切條件總和。幼兒的有效學習,需要一個有目的、精心規劃的學習環境。在這個環境里,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進行探索和游戲,表達自己見到、聽到和內心想到的。作為教師,就需要在幼兒自主的探索和游戲中,觀察和了解幼兒真實的興趣、需要和能力,并在此基礎上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引導。
關鍵詞:幼兒園環境;區角;規則;觀察
幼兒的學習環境,既包括幼兒園內的環境,又包括與幼兒園教育相關的園外的家庭、社會和自然環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環境創設要明確具體、操作性強。所以,環境的創設不能只供觀賞,成為“花瓶”擺設,它既要能滿足幼兒身體、認知和社會情感多方面學習和發展的需要,還要滿足幼兒個別差異的需要。下面,我就簡單說說我對幼兒園內環境創設的看法。
一、學習環境的創設要符合一些基本的要求
一是空間規劃上要滿足幼兒進行不同形式和類型的活動。這就要求我們幼兒教師要因地制宜的、盡可能多的提供學習和游戲區角,例如認知角、操作區、建構區、表演區、種植區、美工區、閱讀區、音樂角;還要有一些提供幼兒探索的區角,例如小小廚房、美發屋、愛心醫院、小超市等等。在每個活動區要有擺放物品和材料的柜、架,并且這些柜、架也可用來劃分區域。各班還要有開展班級集體活動和小組活動的空間。當然,在這些區角中,必須留有方便幼兒活動的無障礙流動通道,嚴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是區角的劃分要有明顯的標識和范圍,避免相互干擾。我們可以在各個區角用幼兒能夠理解的圖片加文字做成標識牌,并且將吵鬧的活動區角與安靜的活動區角盡可能的離的遠一些,避免相互之間的干擾,這樣,幼兒才能全身心的投入。
三是環境中的各個學習區角都要有相應的活動規則。教師可以根據區角空間能夠容納幼兒的多少來規定進區的人數,或者是將各種材料、物品或玩具用容器(筐或籃)分類裝好,整齊擺放在柜架上,讓幼兒分組進行游戲。所有的操作材料要有固定的擺放位置,幼兒游戲過后要收拾整理,并放回原處。
四是課堂環境中應有展示幼兒學習內容和學習歷程的空間。我們可以在教室內制作“幼兒作品墻”,里面展示的內容包括幼兒在各種活動中創作的作品和成品,如:圖畫、折紙、粘貼、泥工等等,所有的展示都能反映幼兒正在進行或剛剛進行過的活動歷程。
二、我們還要注重學習環境的管理和指導
教師在幼兒的日常活動及游戲中,一是要督促幼兒遵守活動區角的規則,培養他們的規則意識及自覺遵守執行規則的能力和習慣;二是根據幼兒游戲發展的需要,及時調整、撤除和補充游戲材料,并引導和鼓勵幼兒自己收集和補充材料;三是要盡可能的觀察和記錄幼兒投入活動的過程,支持他們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四是在幼兒自動自發的游戲過程中,如沒有特殊情況和需要,盡量不要干涉或中斷他們的活動;五是教師要鼓勵和支持幼兒經常主動的選擇和參與多種區域游戲的活動。
在當代幼兒教育中,重視環境教育已經越來越受到大家的認可和推崇,成為了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應當做一個有心的人,為幼兒創設各種不同但適宜于幼兒發展并能與幼兒相互作用的學習環境。只有這樣,幼兒才能獲得身心全方面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2]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3]當代幼兒教育.
[4]區域環境創設與游戲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