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虎
摘 要:音樂教學對繼承傳統文化,提高國民素質,推動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特別是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更好地進行傳統文化滲透,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認真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傳統文化
音樂教學與音樂相關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音樂又是一種全球化語言,是人類文明傳承的一種手段。它自產生以來就一直深植于文化之中。它與相互交融,相互依存又相互促進。同時,音樂是文化的傳承代表之一,能反應出一個時代的潮流與精神。然而在音樂課中,要正確處理音樂與其相關人文知識、地理知識等相關文化的關系。既要適度地拓展音樂的文化性,以此來幫助學生達到審美的最高境界,又要把握好堅守以音樂為本體的陣地,其他所有的綜合都是從音樂出發,再最終回歸到音樂中去的尺度。本文就音樂教育與音樂相關文化滲透作出以下淺析。
一、傳統文化在中小學教育中的基本現狀
隨著國際化的發展和全球一體化的趨勢不斷增強,很多學生越來越多地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和熏陶,在生活中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關注不高。這種現象反映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首先是學生們愛看的動畫片人物,對于米老鼠、白雪公主、奧特曼等,每一個學生都是耳熟能詳;其次是西方的快餐食品可樂、漢堡、雪糕在中小學生中很受歡迎;再次是西方的很多節日,比如圣誕節、情人節、母親節、萬圣節等,其慶祝的隆重程度已經可以與中國的傳統節日相比……這些生活中的現象讓學生對于中國的本土文化和傳統文化的體驗和感悟越來越少,對于中國的傳統文化感受越來越淡。中國的國產動畫片中宣揚了很多傳統文化中的孝悌、謙讓、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等優良傳統,他們會讓學生變得獨立自主、尊老愛幼、勤儉節約、奮發圖強;中國的傳統食品如年糕、湯圓、粽子、早茶等融入了中國人的智慧和風俗;中國的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更是包含了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具有任何西方節日都無法取代的意義和作用。生活中缺少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欣賞和體會,導致了學生不會主動地去探究和感悟傳統文化,而是融入到西方文化中,促進了西方文化的盛行。這些現象都反映出在少年兒童中文化傳承的現實危機。
二、傳統文化與音樂教育的關系
音樂教育是推動傳統文化傳遞的重要途徑,這是兩者之間關系尤為本質的特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近年來傳統文化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當今社會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之際,音樂教育在促進傳統文化傳遞的同時,傳統音樂也為初中音樂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契機。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國家,傳統文化豐富多樣,傳統文化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多樣性特征,是音樂教育中豐富而寶貴的資源。特別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倡導下,音樂教育非常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廣泛接觸音樂資源,增強審美意識對學生今后的成長尤為重要。將傳統文化融入課堂之中,可以起到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的作用,是學習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的需求所在。學生接受傳統文化的藝術熏陶,對自身的藝術修養提升也具有積極的作用。這無疑都是音樂教育多元化發展的方向。
三、在音樂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
1.音樂教學含有豐富的教育內容,通過生動的音樂形象,在進行審美教育的同時,不僅僅是單純的理解作品與傳授技巧。如何在音樂教育中,滲透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不斷提高學生的民族意識,更深入的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師在音樂教學當中,分析作品時要將作品當中的傳統文化背景和內涵,要將作品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創作而成的,給學生一個清晰的作品創作背景,在作品背后更多的只是傳統文化的講解,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作品本身,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內涵。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教學中滲透。如歌曲《看龍船》表現了端午節熱烈緊張的賽龍舟場面和興奮激動的心情。在學習習俗文化為何存在差異,等等。對中國傳統古文化的傳承起著重要的作用。美育手段之一的音樂教育,它對于陶冶情操、品行修養、樹立正確的審美觀起到獨特的作用。教師不僅抓旋律、節奏、音色、拍子、曲式、和聲等音樂要素塑造美的形象,更應該讓學生在理解美、表現美、鑒賞美中深刻領會作品中傳統文化的精髓,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在民歌的作品中,比如,《長城謠》最能體現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運用音樂本身的特點,既準確地表現了歌曲,又激起對民族無比熱愛之情,自覺地將古代傳統文化融匯在表演當中。使音樂教學成為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音樂教師成為普及文化的傳播者。
2.在音樂教學中應當開設中國傳統文化這門課程,使學生在學習中國傳統思想、傳統價值觀和道德觀、傳統風俗習慣、傳統文學藝術的同時,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與之相輔相成,吸收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從而提高道德修養獲得美的教育。重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才能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才能在經濟全球化導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中國傳統文化也能得到更好地傳承和發展。在民主平等、開放創新的環境中開展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如果不能很好的利用傳統文化,否則很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要求教師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能夠營造輕松、民主的課堂氛圍,并能在其中滲透傳統文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使用恰當的方式進行教育,使學生既能受到傳統文化的感染與教育。
四、結束語
要讓世界了解我們的音樂,我們就要先學習好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比如我們在練習書法的時候,不但要求字寫得好看,還包括了中國對審美、對點線之間構圖、對提案頓轉的理解。如果我們對中國不了解,對中國的戲曲不了解,如何能創作出游中國特色音樂來呢?西方音樂有各種學派,都是建立在本土民族音樂文化基礎上的。我們想建立一個音樂學派,一定要扎根在中國的傳統戲曲文化、傳統繪畫文化、詩詞歌賦等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上。
參考文獻:
[1]張岱年.論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國文化研究集刊[M].復旦大學出版社.
[2]司馬云杰.文化社會學[M].山東人民出版社.
[3]徐梅,盧黃鶯.略論“參與式”審美音樂教學[J].宜春學院學報,2006,(10).
[4]葉瀾.教育研究方法論初探[M].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