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艷
培養學生語感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之一,這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在閱讀教學中重視對學生的語感訓練。葉圣陶先生說:“文字語言的訓練,我以為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覺。”呂叔湘先生提出:“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我們可以這樣認為:語感是以語言習得為基礎經長期的語言學習而形成的一種對語言的全方位的感受的能力。因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重視學生的語感訓練。
一、加強閱讀教學的語感訓練是培養學生語感能力的主體
閱讀教學中語文知識并不等同于語感。前者是知識,后者是能力,中間需要一個轉化的環節。一個能把一篇文章背的滾瓜爛熟的人未必能理解語言。每一部具體的作品都離不開特定的語言環境。就像世上不存在沒有形貌的人一樣,不存在沒有語言的文章。豐富的語文知識使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運用越來越熟練,使語言教育變得具體。同時語感能力的培養也防止了一種偏向,即將閱讀教學課上成講解、說明課,過分強調知識因素而忽略了言語材料的的本身。語文知識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用來學習語言,體會語感。
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學生語感能力的基礎
習慣是教育力量的基礎,是教育活動的杠桿。在閱讀教學中培養閱讀習慣對形成良好的語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使學生終身受益;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談不到自覺地學習,也就談不到語感能力的培養。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匯集人類文明的寶庫,是學生們的良師益友,閱讀使學生的精神世界更加豐富。在這里他們可以自在地漫游童話王國,參觀未來世界,可以隨時與偉人見面與英雄交談……從而喚起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假惡丑的憎恨,悟道人生的真諦,插上理想的翅膀,獲取奮斗的力量。閱讀是語感的應用和體現,沒有閱讀也就談不上語感,學生在自由、寬松的氣氛中博覽精讀,猶如蜜蜂采蜜。他們與書中的主人同歡樂,共憂思,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
三、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可以深化學生語感能力
良好的語感能力得之于良好的思維品質,良好的思維品質就是思考能力。有思考能力的人才是真正力量無窮的人。學生階段正是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養成優良的思維品質是非常重要的。在閱讀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思維品質存在不少缺陷:不善于全面看問題,以偏概全;不善于認識事物的本質,淺嘗輒止;不善于聯系地看問題,孤立思考;不善于創造性地分析問題,生搬硬套。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是深化語感能力層次的必由之路,從具體課文的語言本質特征和基本要素入手,努力將自己精湛的思維品質在語感能力中加以變現和運用,這樣就會逐漸感受語言在各種環境中的不同意境,并最終自如地甚至創造性地駕馭形形色色的各種語言,使語感能力達到一個新的層次。
我從以下兩方面進行具體敘述:
1、加強朗讀訓練,讀中感悟
語文教學的主要手段是學生自身的聽說讀寫活動。語文閱讀教學要達到培養語感的能力,關鍵在于改革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把寶貴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多讀,以讀代析,讀中求悟。
(1)增加讀的機會
小學語文課文一般來講篇幅比較短小,內容比較淺顯,學生大多能夠依靠多讀來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思想。因此,我把“以讀為本”教學思想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上,從學生讀的角度來設計教學。課堂上要讓學生人人讀起來,增加個體讀的時間。如初讀課文時,讓學生自由誦讀;了解課文時,讓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輕讀;精讀課文時,引導學生斟酌詞句地讀。然后,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同時用比比、賽賽的方法激起學生的讀書興趣。這樣,既能保證每個學生讀書的量,又能提高學生讀書的質,使學生在讀中體味課文內容、表達方法和思想感情,增強語感。
(2)豐富讀的形式
讀的形式過于單一,學生就會感到乏味,收不到預期的效果。老師要善于調動多種讀的形式。對于結構嚴謹的段落,可采用“問讀”的形式。為理清層次、分析段落做準備;對于段落較長,精彩句子較多的段落,可采用“選擇讀”,便于激發學生的情趣。對于文章的對話部分,老師要指導學生抓住人物表達情感的提示語分角色朗讀。
2、揣摩推敲,析中感悟
咬文嚼字,體味語言是語感訓練的關鍵環節。葉圣陶先生講到語感訓時曾說,不了解一個字、一個詞的意義和情味,單靠查字典是不夠的,必須引導學生推敲、揣摩、細細品味。這樣,學生對語言文章才會有正確豐富的了解力。可見語感訓練的關鍵是“了解一個字、一個詞的意義和情味”,并通過文章這座橋梁與作者會面,使情契合,練敏語感,使閱讀教學成為“學生、作品和教師之間的平等對話。”
(1)比較中訓練,感悟用詞的準確性。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是培養語感精確性的有效手段。在閱讀教學中,往往發現課文中有些詞語雖然并不深奧,表層意思也不難理解,但用的精妙傳神,耐人尋味。可通過減一減、換一換、調一調、加一加等形式引導學生開展討論,推敲、揣摩語言運用的準確精妙,挖掘其蘊含意義,從而有所感悟。
(2)想象中訓練,感悟語句的意境。引導想象培養語感,語文教材是將各種文化信息用抽象的文字記錄下來的一種“閱讀材料”。只有充分利用語言材料進行想象,才能深切地感受語言的原始信息。因而,要得到敏銳、豐富、深切的語感。應讓學生運用形象思維,品味語言文字,啟發想象,達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的境地,讓學生在心中產生“內心”感悟課文的意境,獲得豐富的語感。因此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引導學生運用想象來培養語感。
(3)品嘗中訓練,體驗語句的情感。應該說,語感的訓練方式、手段很多,語感的培養室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葉圣陶先生說過;“訓練語感,就是要通過訓練自己能透徹地了解語言文字的意義和情味,接近作者的旨趣”的確,語感的培養需要長期反復的閱讀積累,接觸大量新鮮活潑的語言現象,誦讀時入情入景,才能逐步培養良好的語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