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海英
摘要:有效教學是指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教師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獲取大量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識。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這是每一位教師值得深思的問題。本文,筆者結合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經歷,以研讀教材,挖掘教學資源,以生為本,優化學習方式,臨場應變,形成教育機智這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想法。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課堂是學校教學的載體,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都必須在課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追求“有效教學”,始終是我課堂教學所關注的目標。經過自己多年的數學教學體會加之借鑒,認為做到以下幾點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辦法:
一、精彩引例,提高效率
精心設計引例是打造有效性數學課堂教學的基礎和重要前提。在教學中,要善于分析學生,把數學教學目標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在活動中由“給出知識”轉向“引起活動”,設法將那些枯燥的抽象的教學內容,設計成有趣的易于學生接受的問題,使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積極的合作交流討論中去品嘗學習數學的樂趣。這是打造有效的數學課堂的必要前提。
二、激發興趣,提高效率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這是打造有效性數學課堂的必要途徑。課堂上,當學習內容與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相聯系時,學生對學習才會是有興趣的;當學習材料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結合時,數學才是活的,才會富有生命力。巧妙設置與學生的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知識的內在動力,創設自主參與的條件,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意投入到現實的探究性教學活動中去,同時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抽象、枯燥的認識,從而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使教學活動充滿活力與情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數學。
三、“適度”探究,提高效率
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合作交流,可以使學生將所獲得的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螺旋上升,進而提高學習效率。但是在很多數學課堂中,當教師把設計的問題拋給學生時,很多學生雖能迅速的給出預期的答案,思維卻停留在表面。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當然效率學習無從談起。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就曾遭遇過類似的尷尬。
四、提高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
(一)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
1.動手實踐與數學思考
動手實踐可以讓學生初步感知要學習的數學知識,為進一步理解數學知識與發現數學原理提供支持和幫助。
在學習《菱形的性質》時,我會設計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利用折紙、剪切的方法,既快又準確地剪出一個菱形的紙片?學生馬上動手去做,結果有些剪出來的不是菱形,通過小組討論,得出將一張長方形的紙對折、再對折,剪下一直角三角形,打開,發現這個圖形就是菱形,學生在動手對折裁剪過程中,就會發現菱形邊、角、對角線的性質,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有效提問
巴西著名的教育家、哲學家保羅·弗萊雷說過:“沒有了對話,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了交流,就沒有了真正的教育。”
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內涵。課堂提問是一種常用方法,其目的就是使學生產生疑問,積極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的觀察、思維想象等能力,并能有效地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同時教師可以從中發現問題,有的放矢地展開教學增進師生交流、集中學生注意,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思維,鍛煉學生表達能力,有效獲取反饋信息。
(二)對學生回答的評價:
1.激勵與有效表揚相結合的原則。在對一道題判斷正確時,我們應從答案的正確性、格式、書寫、語言表達等方面作出判斷,例如:“你的做題格式寫得真好!”“你的普通話說得真好,比老師都說得好!”“你講題的邏輯思維能力真厲害!”教師表揚要具體,不能籠統用一句“你真棒!”來代替。
2.有效指導。我喜歡與學生一起,一行接一行地查看:“你一開頭做得很對,你的第一行是對的,你的第二行也是對的,你做了這個那個,現在關于這一行,你是怎么想的?”
五、課堂中有效運用信息技術
數學學習的重難點主要是定理、法則、公式、結論等抽象概念,數學概念的學習關鍵讓學生經歷和參與它們的形成過程,多媒體技術能夠把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學生熟悉的形象,把靜態的知識轉化為動態的圖像,幫助學生更加清晰完整的認知概念,以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比如數學里的動點問題,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進行演示動點在線段上移動,從而讓學生找到動點的特殊位置:線段的兩個端點和中點,這樣多媒體起到應有效果;又如學習全等性的知識時,兩個美麗的圖案是全等性嗎?可以通過動畫演示,如果兩個圖形可以完全重合,那么它們就是全等形,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對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究知識、動手操作、分析解決問題等起到了推動作用。
六、課堂中變式練習,提高效率
變式練習是對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也是提高數學練習效益的有效方法,一題多探,能促進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形成解題技能技巧,還能幫助學生克服思維定勢,克服靜止、孤立的看問題的思維習慣,激發思維的深刻性,既起到了舉一反三的示范性,又能激發學生積極探究的熱情,使學生的知識網中產生新的生成,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幫助學生積累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學數學,把生活經驗作為促進學生進行數學思考的催化劑,引導學生把現實、具體的生活經驗,提升為理性、抽象的數學經驗,在數學化的思考活動中建構數學,提升教學質量。
總結:
有效的課堂就如同一首詩、一幅畫、一段旋律、一項發明,是獨一無二的創造,學生聽這樣的課如沐春風就像是在獨享一片風景。課堂教學呈現的是展示和分析知識的發生過程、人的思維過程、人類改變現實的創造過程。當學生對數學某一知識發生興趣的時候,他就會不顧一切的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去學習。這樣學生對問題理解深刻,才能記得更牢,學習就會更靈活,教師的教學工作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