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珍,李 賽,周歡歡,田新羽,郭 海
(涿州市醫院1.產一科;2.放射科 河北 涿州 072750)
?美容心理?
婦科術后腹部瘢痕患者的美學修復需求調查
郭 珍1,李 賽1,周歡歡1,田新羽1,郭 海2
(涿州市醫院1.產一科;2.放射科 河北 涿州 072750)
目的:探討婦科術后腹部瘢痕女性對美學需求的現狀,為針對性的治療與護理提供有力依據。方法:采用曼徹斯特瘢痕評定量表(Manchester Scar Scale,MSS)和自行設計的美學需求調查問卷,對本院206例行婦科手術后腹部遺留瘢痕的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腹腔鏡手術患者MSS總分顯著低于開腹手術患者,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對瘢痕美學修復需求最為強烈(95.1%),其余需求依次為瘢痕相關修復方法(94.2%)和美學相關知識(92.7%);本組患者對于美學信息來源主要是醫護人員(50%),其次為網絡(25.2%)。結論:婦科術后腹部遺留瘢痕的患者對手術部位的美學效果有著較高的要求,醫務人員應根據患者不同的瘢痕類型和美學需求,給予針對性地醫療處理及健康指導,以提高術后患者的滿意度及其生活質量。
婦科手術;腹部瘢痕;醫學美學;需求
部分婦科手術后遺留的瘢痕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心理負擔,運用美學理論指導下的整形美容外科技術對瘢痕進行治療,可獲得良好的美學修復效果及較高的患者滿意度。而掌握術后瘢痕患者的美學需求狀況,是提升醫護質量的前提。本研究以婦科術后腹部瘢痕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曼徹斯特瘢痕評定量表(Manchester Scar Scale,MSS)和自行設計的美學需求調查問卷進行調查,評估患者瘢痕情況并分析其美學需求現狀,以期提升醫療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3月-2016年10月于本院行婦科手術后腹部遺留瘢痕的患者206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了解本次調查研究目的,并知情同意者;②手術類型包括腹腔鏡和開腹手術;③手術后時間≥1個月。排除標準:①因某些原因無法正常交流者;②有精神病史、認知障礙者;③臨終患者;④患有腫瘤、心肺功能衰竭等嚴重軀體疾病者。
1.2 調查工具
表1 婦科術后腹部瘢痕患者MSS各項參數評分 (分,±s)

表1 婦科術后腹部瘢痕患者MSS各項參數評分 (分,±s)
手術類型 例數 色澤 輪廓 變形程度 質地 表面 總分開腹手術 89 2.28±0.66 4.01±1.00 4.39±1.10 4.57±1.24 4.16±1.82 19.82±2.01腹腔鏡 117 1.83±0.24 2.21±0.92 3.04±1.02 3.44±1.19 2.87±1.53 12.79±3.0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2.1 一般資料問卷:一般資料內容包括患者的年齡、住院天數、手術類型、婚姻狀況、文化程度。
1.2.2 曼徹斯特瘢痕評定量表:該量表是由Beausang等人提出并設計[1]。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評估,即色澤、輪廓、變形程度、質地和表面。量表中色澤分數評估值為1~3分,輪廓、變形程度、質地和表面分數評估值均為1~6分,分數越高則表示瘢痕越嚴重[2]。
1.2.3 美學需求及美學信息來源問卷:經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并與患者進行面對面交談后自行設計。問卷分為兩個部分:①美學需求:共12個條目,每個條目包括“不需要、需要、非常需要”3個分級,該問卷經相關領域專家評審后修改而成,通過預調查得出該問卷Cronbach's α系數為0.79,KMO值為0.80;②美學信息來源:包括網絡、電視、宣傳單、醫務人員、雜志、其他。
1.3 方法:患者知情同意后進行問卷調查,由研究者發放問卷并當場填寫回收。
1.4 統計學分析:所有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問卷回收情況:本次共發放21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206份,有效回收率為98.10%。
2.2 患者一般資料調查結果:本組患者年齡22~51歲,平均(40.55±5.61)歲。其中,手術類型:腹腔鏡手術117例(56.8%),開腹手術89例(43.2%);住院天數:<7d 65例(31.6%),7~15d 83例(41.1%),>15d 58例(28.2%);婚姻狀況:有伴侶者188例(91.3%),無伴侶者18例(8.7%);文化程度:小學及小學以下8例(3.9%),初中73例(35.4%),高中或中專89例(43.2%),大專及大專以上36例(17.5%)。
2.3 患者瘢痕情況評定結果:由表1可知,開腹手術患者術后瘢痕評分為(19.82±2.01)分,腹腔鏡手術患者評分為(12.79±3.02)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患者美學需求狀況及信息來源調查結果:由表2可知,206例患者美學相關知識非常需要者為191例(92.7%),瘢痕美學修復為196例(95.1%),瘢痕修復方法為194例(94.2%),整體需求較高。患者美學相關信息來源主要是醫務人員(103例,50%),其次為網絡(52例,25.2%),其他來源還包括電視、宣傳單、雜志等。

表2 婦科術后腹部瘢痕患者美學需求狀況 [n=206,例(%)]
婦科術后腹部瘢痕可造成外觀及功能改變,使患者發生心理及生理上的變化,給其生存質量帶來了嚴重的影響。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追求健康的同時,對于人體美學也有著較高的要求。以美學為基礎的學科日益增多,幫助患者恢復了軀體美感,改善患者自身形象的同時也得到了社會角色上的圓滿。美容醫學不僅有醫學維護生活質量的作用,還具有社會和心理學功能[3]。本次通過對婦科術后腹部瘢痕患者美學需求調查研究,為不斷完善當代美學醫學學科構架提供依據,以期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及患者滿意度。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的手術方式對瘢痕恢復情況有一定的影響,腹腔鏡手術患者MSS平均得分低于開腹手術患者,且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因為開腹手術的切口長度和寬度都大于腹腔鏡手術,對瘢痕的外觀、恢復等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從而影響局部皮膚的美觀。研究顯示[4-5],患者對小切口術后切口恢復以及外觀更為滿意,其美學效果更好。這提示對于婦科疾病需要手術的患者,盡量應用腹腔鏡以減少創面大小,并不斷提高和完善婦科治療技術和美學醫學領域,使患者恢復健康的同時,滿足患者軀體美觀需求。目前,為了降低婦科術后瘢痕增生率,常采用抗瘢痕劑加貼硅膠制品外用,硅膠貼能夠使瘢痕水分蒸發減少,可有效緩解術后瘢痕增生,必要時加以局部注射皮質激素。
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婦科術后腹部瘢痕患者有著較高的美學需求。特別是對瘢痕美學修復需求最為強烈(95.1%),其次需求依次為瘢痕修復方法(94.2%)和美學相關知識(92.7%)。因此,對于婦科術后腹部瘢痕患者健康指導重點應放在上述三個方面。傳統外科手術是利用手術最大限度地切除病灶,促進患者身體健康,可能遺留較大瘢痕。目前,臨床上瘢痕的防治方法包括壓力治療[6]、激光[7]、手術去除等。筆者建議治療前應向患者詳盡講明各種治療方法的目的、過程及相關注意事項,患者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瘢痕治療方案。同時,護理人員應該讓患者了解醫學美學的創傷最小化原則,在獲得健康的同時,還要達到美容修復的效果[3],以提升患者的自信心。
本次調查還發現,患者美學相關信息來源主要是醫護人員(50%),其次為網絡(25.2%)。通過院內醫護人員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同時加強對患者出院后定期隨訪,可增加患者對于美學及瘢痕防治的認知程度,從而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患者出院后還可通過網絡進行互動式康復指導,對患者提出的相關問題,醫護人員給予及時準確的解釋和答復,還可向患者介紹一些瘢痕修復的成功病例,促進患者接受治療及康復指導的積極性及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治療效果[8]。
綜上所述,個體化瘢痕修復及美學修復方案是幫助婦科術后腹部瘢痕患者改善軀體外觀的前提,提高患者美學相關知識可促進患者健康行為,醫護人員應充分認識上述觀點,采取各種健康指導方法,提高醫療護理質量,滿足患者的美學需求,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及生活質量,促進其恢復健康。
[1]Beausang E,Floy H,Dunn K W,et al.A new quantitative scale for clinical scar assessment[J].Plast Reconstr Srug,1988,102(6):1954-1961.
[2]馬林梟,鮑濟洪,陳斌.瘢痕:評估、防治、早期干預方法的研究與進展[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19(20):3253-3257.
[3]李尚操.醫學美容中的美學含義[D].武漢理工大學,2013:33-37.
[4]Dobrinja C,Trevisan G,Makovac P,et al.Minimally invasive video-assisited thyroidectomy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hyroidectomy in general surgery department[J].Surg Endosc,2009,23(10):2263-2267.
[5]郭晉,雷福明,王鵬,等.低領小弧形切口術式在甲狀腺近全切術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雜志,2010,90(30):2107-2110.
[6]Atiyeh BS,El Khatib AM,Dibo SA.Pressure garment therapy(PGT) of burn scars: evidence-based efficacy[J].Ann Burns Fire Disasters,2013,26(4):205-212.
[7]譚軍,李高峰,吳東輝,等.點陣激光治療面頸部淺表性瘢痕治療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08,17(10):1508-1509.
[8]王華芬,馬燕,呂敏芳,等.網絡互動式健康教育對炎癥性腸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2):163-164.
Investigation of the Aesthetic Needs of 206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Scar after Gynecological Surgery
GUO Zhen1,LI Sai1,ZHOU Huan-huan1,TIAN Xin-yu1,GUO Hai2
(1.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2.Department of Radiology,Zhuozhou City Hospital,Zhuozhou 072750,Hebei,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esthetic needs of female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scar after gynecological surgery in our hospital,and to provide a strong basis for targeted treatment and nursing.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206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scar after gynecological operation by using the Manchester Scar Scale (MSS) and the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Results The patients of laparoscopic group of patients MSS scores were signi fi 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open surgery group patients with MSS score,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 fi 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Patients of scar repair needs aesthetics was the strongest(95.1%),followed by the needs in order to repair scar related methods(94.2%) and the relevant knowledge(92.7%). Patients of the aesthetic source of information is mainly for medical staff (50%),followed by the network(25.2%).Conclusion Gynecological postoperative abdominal scar of female medical aesthetics has a high demand,nursing personnel should be based on the type of scar and aesthetic needs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given targeted nursing and health guidance,so as to promote gynecological surgery abdominal scar patient satisfaction,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gynecologic surgery;abdominal scar;medical aesthetics;demand
R622
A
1008-6455(2017)11-0121-03
2017-03-10
2017-07-15
編輯/張惠娟